歷史趣談:三國曆史中最強天使投資人

研究三國、研究歷史經濟的專家認為,糜竺堪稱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當之無愧的"資本家"、"商貿專 家"、"物流業創始人",清代名士陳文述詩中寫到"當年糜子仲,富過卓王孫。能動神明鑑,因叼天地功。"


糜竺(?—223 年),字子仲,漢東海朐人。

糜家世代經商,經商範圍除了海屬地區,又跨縣、跨省,把生意做到 魯、豫、皖、晉、陝、甘,在朐陽(今海州)、羅陽、徐州、洛陽建有糜家"商品倉庫"、"批發、物流中心"。

糜氏深諳做大經濟、盤活流通的訣竅,要家族合力,要廣交朋友、要物美價廉、要減少流通環節,還需要官府庇護、輿論支持和強有力的保安保衛保護措施。

他講究"和氣生財"、"儒商立業",追求主僕和諧、政商 和諧、官民和諧。

糜竺讓父母及弟弟糜芳在家經營山莊田園、收購加工農林產品、山珍海鮮、海鹽、中草藥;自己帶小妹糜貞在朐縣治所(今海州)建立商業橋頭堡、中轉站,開辦商號;在外公家所在地(今連雲港市贛榆羅陽小東關)設碼頭、醃製海產品;在羽山(今 東海)採製水晶珠寶。千方百計把地方特色產品做優、做大、做強,創造自己的特色產品、"拳頭產品", 贏得四面八方好評和認可,並強力把海州灣名特優產品推廣到更多地區,佔領市場。

同時,他又把外地物美價廉產品採購到糜氏"物流中心"、"銷售網絡",結牢產供購銷產業鏈。


地方誌記載,糜竺的經營之道,贏來了"海州灣物產豐饒,海州儒商精明、 糜竺'生意精'"的讚譽。

糜竺、糜芳兄弟平時注意習武,重視培養自己可使用的、強大的看家護院、護商隊伍(鏢局)。糜竺成為三國時期威震八方、當之無愧的商業奇才。

漢時徐州就是華夏東西南北通衢,兵家、商家 必爭之地,糜竺在此建立了商業、物流大本營,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十分顯著。徐州牧陶謙讚賞糜竺興商聚財能力,期望他扶持自己"造福一方",任命他為"別駕從事"(相當於首長助理、外交財政軍備總管)。


歷史趣談:三國曆史中最強天使投資人


歷史趣談:三國曆史中最強天使投資人


陶謙"三讓徐州"給劉備,糜竺做了許多聯絡工 作。陶謙死後,糜竺親自到小沛接劉備到徐州任徐州牧。漢建安元年(196),呂布乘劉備出兵抵禦袁術之機,偷襲了劉備的下邳城,並擄走劉備的甘夫人,竊奪了稀世之寶"'緣起'水晶項鍊"。

徐州一役, 使劉備勢力喪失殆盡,帶兵轉移到廣陵海西(連雲港市今灌河口一帶),餘殘兵敗將不足千人、馬不足百匹、糧草後勤斷絕、舉步維艱、朝不保夕。正在劉皇叔一籌莫展時,作為當世最傑出的"資本家""、地主、紳士" 糜竺,看中劉備忠厚仁義,又是漢王室之後。糜竺憑著超人的政治眼光和企業家投資智慧,建議劉備收拾殘餘人馬到鬱洲島(連雲港市雲臺山)重整旗鼓,並說:"鬱州人傑地靈,景清物富。到我那裡要人有人,要馬有馬,要錢有錢,要糧有糧。只要你雄心不滅,何愁偉業不成?"一席話說得劉備轉憂為喜。糜竺把家中騾馬千匹、黃金萬兩、家僮奴僕兩千,還有車服糧草全部資助劉備軍用,深信他日後能成大事。


糜竺又請同鄉王朗作媒(就是被諸葛亮罵死的那位),將小妹糜貞(有說她名糜秀、糜英)許配劉備為妻。並把"糜竺院"更名 "益州院"(時人稱劉備為劉益州),大張旗鼓為劉備操辦婚事。此時劉備兵實糧足,又有天生麗質嬌妻為伴,精神面貌為之一新。於是他選擇朐陽石棚山下安營紮寨,操練兵馬、演習陣法。經過兩個月休整,上下同心,兵威大振,

"西進中原,問鼎華夏的時候到了"。劉備手指身邊一塊石頭說:"我有人和、又有地利,現在就看天意了"。他揮劍劈石,一聲巨響,巨石裂為兩半。當日,劉備揮師離朐西進。

現石棚山還 留有藏軍洞、試劍石、劉關張揮旗操練兵馬指揮台等蹤跡。


歷史趣談:三國曆史中最強天使投資人


一代梟雄、求賢若渴曹操敬佩糜竺慧眼識珠,仗義疏財、善於交際、精於運籌,說"謀天下,需糜子仲相扶"。

"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提任糜竺為贏郡太守,其弟糜芳為徐州相。糜竺兄弟不接受任命, 繼續幫助劉備集資擴軍,跟隨他轉戰各地。

劉備取 荊州時,先派糜竺到荊州和州牧劉表聯繫,並任命他為左將軍從事中郎,任糜芳為南郡太守。劉備取了益州後,又拜糜竺為安漢將軍,視為心腹、待以上 賓,"班在軍師將軍之右",政治地位竟然高諸葛亮半籌,是劉備政治班底中職位最高的一位,職權相 當於"軍隊總後勤部長、總參謀長"、"內閣財政部 長"、權傾朝野。

諸葛亮及關羽、張飛、趙雲等對此也毫無怨言。

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吃穿用度,無一不是來自糜家的私財,糜竺將私產變成了公產,將自家融入了蜀漢,體現出一種偉大的人格和傑出的投資眼光,此種高風亮節"非常人所能為也"。


東漢章武年間(221—223)

糜竺弟弟糜芳任南郡太守,對英武蓋世、盛氣凌人的關羽心存二心, 荊州危難,他"見死不救"。關羽"大意失荊州"被吳將殺害,糜芳負有不可推卸責任。糜竺遂向劉備請罪,劉備說:"弟弟犯罪,與你何干!”糜竺總覺得不安和慚愧,不久病故。遵照糜竺"葉落歸根"遺願,劉備、孔明安排船隻載其靈柩,由其子糜照、其孫糜威 等護送回鄉,安葬在劉備曾紮營練兵的"風水寶地" 今海州石棚山下,立"安漢將軍糜竺之墓"碑。糜照、 糜威治喪期滿,仍回西川,劉備信任有加,授將軍 職,後隨軍師諸葛亮"六出祁山,揮師中原,為匡復 漢業屢立戰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