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發家史:穆公伐晉,一個老好人最後的怒火

這裡是大秦發家史的第三期,關注我,不錯過每一的更新。

上期我們說到秦穆公通過一次政治聯姻獲得了兩位治國能臣百里奚和蹇叔,然而強大的晉國正如日中天,這是秦國東進征程上最大的一塊絆腳石。秦穆公自知秦國實力無法去挑戰魏國,所以韜光養晦36年。


大秦發家史:穆公伐晉,一個老好人最後的怒火

秦穆公


在晉獻公時期,秦穆公迎娶了晉獻公的女兒,兩國姻親相連,後世秦晉之好這個詞便是由此而來。以兩國現在的狀態,秦國東進的霸業宏圖看起來是遙遙無期。


而就在兩國都在和平發展之時,晉國發生了一場內亂。晉獻公的妃子驪姬毒害了太子,迫使太子的兩個弟弟夷吾和重耳逃亡。帶到晉獻公去世,驪姬將自己的兒子立為新的晉王,然而在那個講究按照血緣關係立嫡立長的時代,新的晉王是沒有辦法服眾的。於是便有大臣將驪姬的兒子殺死,推舉了驪姬的妹妹的兒子擔任晉王。然而更加令人迷惑的行為出現了,又出來了一個大臣將驪姬妹妹的兒子以及擁立這個兒子當晉王的大臣給殺掉了。(秦穆公:貴圈真亂,我就靜靜吃瓜)


大秦發家史:穆公伐晉,一個老好人最後的怒火

驪姬亂國


就在晉國陷入大亂之時,在外逃亡的夷吾向秦穆公提出了一個條件,只要秦穆公能擁護他成為新任晉王,那麼他便將河西之地的八座城池劃歸秦國。老秦人窮怕了,為了這八座城池,秦穆公派出武裝軍隊將以夷吾送歸晉國,史稱晉惠公。然而晉惠公繼位之後,立即與秦國翻臉,曾經許諾的八座城池權當沒說。秦穆公當時就傻眼了,沒見過如此出爾反爾的國君,到嘴的八座城池都飛了。雖然秦穆公吃了一個大虧,但是他並沒有立即興兵伐晉,就當是白白做了一次好人。


大秦發家史:穆公伐晉,一個老好人最後的怒火


在等到秦穆公十二年時,晉國突遭天災,土地顆粒無收,迫不得已向秦國求救。面對晉惠公這樣一個出爾反爾的人,秦穆公一時不知是否該伸出援手。手下的大臣有人主張趁著晉國饑荒進行征戰,一定能搶佔河西之地;然而百里奚卻說出“夷吾得罪於君,其百姓何罪”來進諫。秦穆公聽從了百里奚的建議,不將晉國君主的過錯加在晉國百姓身上,選擇拿出糧食救濟晉國。秦穆公也得到了仁君的名聲,援助勁敵,天下稱譽;樹立形象,政治得分。


然而他的仁慈並沒有換來晉惠公的感恩,在秦穆公十四年時,秦、晉兩國遭遇反轉,秦國受災,糧食大幅度減產。秦穆公向晉國求援,晉惠公不僅沒有幫助秦國,反而興兵討伐。


在韓原之戰中,晉惠公的馬陷入泥潭無法脫身,秦穆公見機去擒拿晉惠公,然而卻陷入了晉軍的包圍圈中。就在這危急存亡之時,秦國軍隊中出現一支三百人的隊伍,奮死拼殺將秦穆公救出包圍,並順手抓住了晉惠公。


大秦發家史:穆公伐晉,一個老好人最後的怒火

韓原之戰


這三百個人曾經因在不知情的狀況下殺了秦穆公的寶馬而被捕,即將遭受懲罰之時,秦穆公說“君子不會因為牲畜而去懲罰人”,不僅將他們釋放,而且送給他們酒喝。這三百餘人大受感動,誓死追隨秦穆公,在穆公遭難之時不惜自己的生命,將秦穆公救了回來。


在抓住晉惠公之後,秦穆公曆數他的罪狀,決定用晉惠公祭天。然而由於周天子的出面調解,以及秦穆公妻子的勸解,秦穆公選擇了既往不咎,並以諸侯之禮接待晉惠公。這件事導致晉惠公對於自己之前所做的事後悔不已,在回國後將八座城池劃分給了秦國,並且將自己的太子送往秦國做人質,以表示自己的態度。經過這次秦國與晉國的交戰,大家都認為秦穆公是一個老好人,對待晉王寬容,對待百姓仁慈。


秦穆公面對晉國送來的太子以禮相待,甚至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他。然而這個太子卻在秦穆公二十二年時逃回晉國,拋棄了秦穆公的女兒,並且在晉惠公死後繼位,成為晉懷公。(秦穆公:我就知道有其父必有其子,你們兩個都不是什麼好東西。)


大秦發家史:穆公伐晉,一個老好人最後的怒火

晉懷公


這件事讓秦穆公大為惱火,於是決定幫助晉國另立新君,便將流亡在外的公子重耳迎接回來,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他,並幫助他成為了新任晉王——晉文公。晉文公也是春秋時期霸主之一,在晉文公統治晉國的時代,秦晉兩國關係很好。好到什麼程度呢?晉文公的姐姐是秦穆公的妻子,秦穆公的女兒是晉文公的妻子。(還是古人會玩啊)


秦晉兩國交好,曾一起出兵討伐鄭國。而在這次征戰中,出現了歷史上的名場面“燭之武退秦師”,燭之武通過一頓嘴炮輸出,向秦穆公闡明瞭秦國討伐鄭國的利與弊,最終使得秦穆公退兵,並留下三個將領保護鄭國。而晉文公看到自己的老丈人退兵了,便也緊隨而去。


大秦發家史:穆公伐晉,一個老好人最後的怒火

燭之武退秦師


然而秦國與晉國的較好並沒有持續很長時間,在晉文公去世之後,晉襄公即位。秦穆公又成功熬死了一位晉國國君,堪稱1v5的典範。超長待機的秦穆公收到了一個好消息,在之前幫助守衛鄭國的將領已經掌握了鄭國都城北門的鑰匙。於是秦穆公做出一個大膽的決定,跨越晉國去攻打鄭國,裡應外合將這片土地拿下。結果在去的途中發生了一些狀況,出兵的將領以為鄭國已經做好了防備。

為了不空手而歸,秦國順手將滑國滅了。然而滑國是晉國的附屬國,秦軍的這一舉動使得剛剛上位的晉襄公震怒。於是便在殽地埋伏重兵,在秦軍毫無準備的路過之時,一舉殲滅,僅有三位主帥生還,回到秦國。


得到這個消息,秦穆公親自穿著喪服在城郊迎接三位主帥歸來,並說“孤以不用百里奚、蹇叔言,以辱二三子”,將這次戰敗的原因歸咎為自己沒有聽從諫言,導致了三位主帥受辱。


雖然秦穆公接受了這個現實,但是並不意味著他忘記了這次恥辱。在幾年後,秦穆公任命百里奚的兒子為主帥,並且親自奔赴戰場。在渡過黃河之後命令所有士兵鑿沉所有的船,以表示自己必勝的決心,這也是史上最早的破釜沉舟。由於秦穆公抱著必死之心,秦軍一路勢如破竹,打回殽地,祭奠了曾經死在這裡的秦國士兵後便返回秦國。


之後,韜光養晦三十餘年的秦穆公不再隱藏自己的爪牙,兵出西戎,擊破十二個國家,獲得了千里的土地,給後世秦國的發展留下了八百里秦川的資本。


大秦發家史:穆公伐晉,一個老好人最後的怒火

形勢圖


縱觀秦穆公一生,前期韜光養晦,廣羅人才,在實力不足時與晉國虛與委蛇,樹立了一個老好人的形象。直到統治的後期,自知命不久矣的他東出伐晉,西破西戎,讓諸侯都見識到了一個老好人的怒火。然而在穆公之後,十五代國君並沒有帶領秦國走出這貧瘠的土地,直到秦孝公遇到那個他命中註定的男人,秦國才以他特有的方式讓東方六國感受到了西方巨獸的恐怖。


大秦發家史:穆公伐晉,一個老好人最後的怒火

求關注


在書籍的罅隙中品味歷史,找尋那一段被人遺忘的時光。如果覺得還不錯的話,點個贊來鼓勵我一下吧。不出意外的話,大秦發家史這個系列將會一直更新到秦王掃六合時期,不想錯過更新的朋友們可以選擇關注我。書隙談史,帶你領略你所不知道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