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屢戰屢敗,只因一戰取勝,一雪前恥,成為秦國名將!

孟明視,春秋時期秦國名將,百里奚之子,名視,字孟明,常稱孟明視。自幼時起,百里奚便一直在外謀官,孟明視則在家哥母親杜氏一起生活,練得一身武藝。後秦穆公用五張羊皮將百里奚從楚國贖回,穆公拜百里奚為相。百里奚將妻子杜氏及孟明視接到秦國,秦穆公任用孟明視為將。

歷史上關於孟明視的記載也是不完整的,百里奚相秦的時間是秦穆公五年(公元前655年),孟明視應該也在這個時間不久之後入秦。但是在秦晉韓原之戰(公元前645年)和秦楚鄀之戰(公元前635年)中都沒有孟明視的身影。記載的孟明視的事蹟主要在晉襄公在位的一段時間。孟明視三戰於晉,史稱“秦穆公三用孟明視”。

此人屢戰屢敗,只因一戰取勝,一雪前恥,成為秦國名將!


崤之戰敗於晉國先軫

第一戰便是著名的崤之戰。崤之戰,源於秦國戍守在鄭國都城北門的兩千餘軍隊。當年晉文公與秦穆公聯合伐鄭,鄭文公派燭之武去說退秦軍,便是歷史上著名的“燭之武說秦師”。秦軍放棄攻打鄭國,反而與其結盟,並派2000餘軍隊保衛鄭國。晉文公見秦穆公變卦,只得放棄鄭國,與鄭國達成協議,鄭文公將公子蘭派到晉國作為質子。

公元前628年,鄭文公與晉文公相繼去世。公子蘭回國繼位,是為鄭穆公。秦穆公見晉文公去世,便想取代晉國成為霸主,便打起了鄭國的主意。雖然晉國的實力依舊強大,秦穆公想到自己已經年老,有生之年他定要做一次霸主,而且自己有恩於晉國,晉國不會插手。

秦穆公下定決心,以鄭國那2000軍隊作為內應,以孟明視為大將,西乞術、白乙丙為副,率軍300乘突襲鄭國,百里奚、蹇叔諫秦穆公不要攻打鄭國,秦穆公未應。

大軍出發前,秦穆公率一班大臣為大軍踐行。孟明視父親百里奚、西乞術與白乙丙的父親蹇叔卻失聲痛哭:“哀哉,痛哉!吾見爾之出,不見而之入!”孟明視認為父親過於膽怯,白乙丙倒是認為父親的憂慮有道理,但君命不可違,只得出發。臨行前,蹇叔交給白乙丙一封密函。大軍出發後,蹇叔告病謝政,百里奚囑託公孫枝準備船隻,接應將敗的秦軍。

大軍浩浩蕩蕩渡過黃河,向鄭國出發。白乙丙打開父親給的密函:“此行鄭不足慮,可慮者,晉也。崤山地險,我將到此處收爾骸骨。”

秦軍路過洛邑,經周天子北門,秦軍300乘,競相奔馳,當時周王孫滿說:“秦軍不守禮制,定是一支敗軍之師!”

秦軍行至滑地,鄭國商人弦高假託鄭伯之名來犒賞秦軍,賜予12頭牛,感謝秦軍幾年來保衛鄭國。孟明視以為鄭國早已做好防備,不能再繼續按照與先前的計劃行動了,於是放棄鄭國,但又不想空手而歸,便順手滅掉滑國,滿載而歸。滑國地處晉國邊疆,秦軍的動向早已被晉國知曉。

此人屢戰屢敗,只因一戰取勝,一雪前恥,成為秦國名將!


晉國中軍元帥先軫在崤山兩側埋伏大軍,派人挑釁秦軍,使其進入埋伏圈內。結果可想而知,秦軍慘敗,孟明視、西乞術和白乙丙都做了晉軍俘虜。若不是秦穆公的女兒(晉文公夫人)向晉襄公求情,此三人早已死在絳都。

孟明視生怕晉襄公後悔,急忙向秦國方向奔去,到黃河處,恰好公孫枝已經派人準備好船隻,晉人這才沒有追上。

孟明視鎩羽而歸。秦穆公將敗軍之責,歸罪於自己,依舊重用孟明視三人如故。百里奚謝政,穆公任命由余、公孫枝擔任左右庶長,代替百里奚、蹇叔。

彭衙之戰再敗於晉

公元前625年,孟明視請求再次伐晉,秦穆公許之。孟明視同西乞術、白乙丙率車400乘伐晉。

沒想到晉國迅速得到消息,晉襄公拜先且居為大將率軍伐秦。由於秦國雍都到黃河的距離三倍與晉國絳都到黃河的距離,兩軍在秦國的彭衙相遇,沒想到辛苦籌劃的秦伐晉成了晉伐秦。這一次是秦晉兩軍正面對決。雙方都沒有什麼重大突出表現。但是進軍有一員驍將叫做狼盰,他和好友鮮伯率領一支“敢死隊”向秦軍衝殺,鮮伯被白乙丙所殺,狼盰身創數十,仍在戰鬥,直到倒下,秦軍已亂,先且居又率大軍殺向秦軍。秦軍再次戰敗,但是這一次敗的沒頭像崤之戰那樣狼狽。

秦穆公派人到城郊迎接孟明視,穆公不責孟明視之敗。孟明視感激涕零,自愧不勝,於是散盡家財,撫卹陣亡將士家屬,每日操練軍士,以忠義勉勵他們,以期再次舉兵伐晉。

當年冬天,晉國糾合陳、宋、鄭等國率師伐秦攻取秦國江城及彭衙。

此人屢戰屢敗,只因一戰取勝,一雪前恥,成為秦國名將!


王官之戰一雪前恥

第二年夏天,孟明視第三次伐晉,率軍五百乘,秦穆公為勉勵將士,親自督戰。秦軍浩浩蕩蕩殺向晉國,渡過黃河之後,孟明視破釜沉舟,將渡河舟船全部焚燬,以表死戰之決心。孟明是自請為先鋒,長驅直入,攻取王官城。晉國見秦軍來勢兇猛,告令四境堅守,勿與秦軍交戰。這一次,秦軍終於在晉國土地上耀武揚威。秦軍行至崤山,穆公將崤之戰陣亡將士屍骨收檢起來,葬於一處,為其發喪,致哀三日。江城及彭衙的百姓聽聞秦穆公伐晉得勝,將晉國守將逐出。二城復歸秦國,秦穆公奏凱而歸。

此人屢戰屢敗,只因一戰取勝,一雪前恥,成為秦國名將!


此一戰,秦國之威名傳至東周,周襄王遣使祝賀秦國。後穆公稱霸西戎,以孟明視為右庶長,掌秦國之政。

孟明視屢戰屢敗,又屢敗屢起,終於在王官之戰證明自己,終成一代名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