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之鏡—戴錦華教授點評、推薦瘟疫相關的影片

上期北京大學圖書館邀請北大中文系教授、北大電影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戴錦華老師推薦、評析了瘟疫相關的部分電影與書籍,本期是該系列的第二部分,

本文原載於北京大學圖書館公眾號,感謝戴老師及公眾號授權轉載!

瘟疫之镜—戴锦华教授点评、推荐瘟疫相关的影片

《愛在瘟疫蔓延時》

影單推介、評析人簡介:

瘟疫之镜—戴锦华教授点评、推荐瘟疫相关的影片

戴錦華

戴錦華,北京大學中文系比較文學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電影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從事大眾傳媒、電影與性別研究。曾獲北京市社科研究優秀獎,國家級精品課程。曾在亞洲、歐洲、北美、南美、非洲、澳洲數十個國家和地區講學和訪問。專著10餘部。專著與論文,被譯為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俄文、日文、韓文、阿拉伯文出版。

專業特長:中國電影史,大眾文化研究以及女性文學研究。

瘟疫之镜—戴锦华教授点评、推荐瘟疫相关的影片

1.《瘟疫》

瘟疫之镜—戴锦华教授点评、推荐瘟疫相关的影片

電影名

《瘟疫》

製片國家/地區

丹麥

片長

106分鐘

上映日期

1987-09-11

豆瓣評分

6.6

導演

拉斯·馮·提爾

主演

拉斯·馮·提爾 / 尼爾斯·沃塞爾

丹麥瘋狂且天才的導演拉斯·馮·提爾早期拍攝的歐洲三部曲中的一部。影片採取劇中劇的表現手法,講的是一個電影導演和一個編劇正在編寫一本描述傳染病肆虐全球的恐怖驚悚片劇本,與此同時,有一種瘟疫正在他們身邊擴散……丹麥電影學者彼得·謝普勒認為,《瘟疫》不算是部好電影,但卻是部不得不有的電影。

戴錦華點評

的確不算“好電影”,而且並非那麼“不得不有”。倒更像是某部電影製作的紀錄片,或拉斯·馮·提爾電影創作過程的揭秘作。但對於拉斯·馮·提爾粉或自身歐洲藝術電影的觀眾說來,影片不失為有趣。關於我們的想象與身處的真實及想象/幻象的真實,關於劇本——紙上的文字與影片——聲畫的幻象,關於我們消費災難影像的惡趣味及災難自身的詭異兇殘,關於拉斯·馮·提爾其人其作……

不錯,拉斯·馮·提爾是著名的“道格瑪95(Dogma 95)宣言”的發起人與倡導者,這宣言事實上成了數碼轉型時代的影像民主實踐、電影本體論保衛戰與獨立電影的一道戰表。儘管一貫翻雲覆雨的拉斯·馮·提爾本人除了一部乏善可陳的《白痴》,此後連續褻瀆了這“電影貞潔宣言”的近乎每一條款。逆轉時間鏈和視域,《瘟疫》一片或可視為對“道格瑪95”的戲弄與深思。

2.《屋頂上的輕騎兵》

瘟疫之镜—戴锦华教授点评、推荐瘟疫相关的影片

電影名

《屋頂上的輕騎兵》

製片國家/地區

法國

豆瓣評分

7.9

上映日期

1995-09-20(法國) / 1995-10-06(美國)

片長

135分鐘 / 134分鐘(阿根廷) / 136分鐘(德國) / 118分鐘(美國)

導演

讓·保羅·拉佩諾

主演

朱麗葉·比諾什 / 奧利維埃·馬丁內斯 / 皮埃爾·阿迪提 / 弗朗索瓦·克魯塞 / 讓·雅南 等

根據龔古爾獎得主讓·吉奧諾的同名小說改編。

十九世紀中期,奧匈帝國統治下的意大利。輕騎兵上校安吉羅參與密謀暴動,卻遭告密敗露。在與警察密探的生死廝殺間逃到法國,卻撞入了霍亂肆虐的疫區,那裡已是人間地獄。在生死一線間的地獄之行中,他偶遇了美麗果敢的少婦寶林娜。兩人結伴而行的旅程將地獄紀事譜寫為騎士愛情傳奇。

戴錦華點評

法式文藝大片。一如影片中許多瘟疫場景堪為福柯《癲狂與文明》的插畫,影片的主題也可以借用某部福柯傳的標題,表述為“生、死、愛、欲”。自開篇起,便是撲面而來的危機情勢與生死廝殺,繼而,便是穿行霍亂地獄的系列險境,主人公一次再次地在多路兇殘追兵的手下化險為夷,脫身並觸發新的“副本”和險境。不同於好萊塢計算精當的危機主線的一張一弛與視聽打擊的累積升級,本片保持了並非絕對連續、卻保有持續強度的危機情勢,如同大仲馬小說般的時間鏈上滿載的高強度戲劇性事件——騎士歷險故事式的赤子之心、男主角的種種壯舉,以及,他與女主角間未曾牽手的生死相隨。

影片素描:經典調度、流暢剪輯,不時地,間之以尼德蘭畫風的猙獰場景與康斯坦布爾式田野風光。少數情節推進稍緩的時刻,則充滿了畫外旁白:男主持續寫給母親的書信(但影片主創完全無視類似的、為20世紀通俗敘事最愛的弗洛伊德梗)。導演親自下場客串的亂世混子,也給影片添加了些許諧趣。

如果不是在電影本體與語言自覺的層面,而是在“電影—20世紀的公眾說書人”的意義上,《屋頂的輕騎兵》也可謂一部佳片:恢弘、滿溢,血汙殘忍的底景上,是男女主角的纖毫無染的高尚、美好和純潔。不愧為人文主義的主旋律之作。也許,這才是夢工廠的初衷?

3.《人類之子》

瘟疫之镜—戴锦华教授点评、推荐瘟疫相关的影片

電影名

《人類之子》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 英國 / 日本

片長

109分鐘

上映日期

2006-09-22(英國)

豆瓣評分

7.5

導演

阿方索·卡隆

主演

克萊夫·歐文 / 朱麗安·摩爾

未來的人類社會,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滅頂之險——無名病毒或未知原因令全人類喪失了生育能力。此時的東歐和非洲已處於分崩離析,絕望的人們開始朝向英國及發達國家遷徙。

英國境內,社會同樣陷入恐慌和混亂。末日倒計時中,到處是暴力和瘋狂。此時,人們意外地發現一個來自非洲的非法移民肯竟懷有了身孕。為了保住人類最後的血脈,警察蒂奧(克里夫•歐文)和前妻朱麗(朱麗安•摩爾)聯手決定不計代價將肯安全帶離,等待著他們的,是槍林彈雨、亂兵暴民……

戴錦華點評

在《人類之子》這部科幻-災難-動作類型片中,無名病毒或生態異變造成全人類的不孕不育雖然只是故事的先在設定,但影片敘事張力飽滿、懸念貫穿、奇觀頻出。好萊塢敘事的張弛有度,輔之以墨西哥三杰特有的奇思妙想,令觀影體驗酣暢快意,爾後間或響起略呈澀重的餘音與迴響。選擇這個片目,固然在於與病毒有關的先設,也在於科幻寫作曾共同持有的、如今間或繼續持有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前提。這直接成為這個故事、這部影片的主部與主題:作為一個種群人類的存續,取決於人類之為社群共同體的現狀和選擇。

於我,選擇這部影片,更在於它在電影工業-文化-藝術史上的意義。在這部影片中,導演阿方索·卡隆與攝影師艾曼努爾·盧貝茲基共同創造了一個電影史時刻:三個長鏡頭段落中不僅有極端複雜、近乎不可能的場面調度,還有戲劇性的戰爭場景的連續呈現。然而看似天衣無縫的連續攝製,實則是數碼技術的創造。換言之,這是膠片時代“作為時刻連續紀錄的長鏡頭”概念、美學及實踐死亡的時刻,是數碼偽長鏡頭面世的當口。因為這一時刻,才有此後《鳥人》的好萊塢長鏡電影,才有《1917》的“一鏡到底”。正是這一因素,而非敘事或主題,為影片贏得了奧斯卡數項提名並將影片帶入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最終贏得了金奧塞拉-傑出技術貢獻獎。

也是這部電影的一段花絮,標識了另一個電影史時刻:在難民營軍事衝突的長鏡頭段落中,用作道具的血漿濺上了鏡頭。這原本意味著這次拍攝的全部素材的作廢——畢竟,隱藏起攝影機的存在是故事片製作的第一規約。但由於攝影師的堅持,導演在剪輯時選用了這段素材,效果卻出人意料:在觀眾的觀影體驗中,畫面上的血漬非但不曾破壞敘境的完整幻覺,相反,還強化了戰爭場景的質感。儘管就像《人類之子》的假長鏡頭的製作秘笈始終不曾揭曉,這犯規之舉的成功也尚未獲得觀影心理學和電影美學的完美解釋,但它已經成為新的電影製作——諸如《荒野獵人》——中的結構性視覺語言因素:濺上鏡頭的水滴,漫上鏡頭的波浪,模糊了畫面的水霧……又一次偶然,改寫著電影藝術、乃至電影本體論自身。

也可以說,這是電影在商業與藝術、奇觀與沉思、技術與表達的蹺蹺板中尋找平衡。

4.《面紗》

瘟疫之镜—戴锦华教授点评、推荐瘟疫相关的影片

電影名

《面紗》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 中國大陸 / 加拿大

片長

125分鐘

上映日期

2006-12-29(中國大陸)

豆瓣評分

8.3

導演

約翰·卡蘭

主演

愛德華·諾頓 / 娜奧米·沃茨 / 託比·瓊斯 / 黛安娜·裡格 / 黃秋生 等

影片改編於英國作家威廉·薩默塞特·毛姆的同名小說《面紗》。故事講述了100年前,20世紀20年代倫敦,25歲的待嫁女吉蒂為了逃離刻薄聒噪的母親,接受了初識的細菌學者沃特·費恩的求婚,隨他來到昔年的上海。婚後的吉蒂,無法忍受丈夫的矜持寡言,紅杏出牆。作為懲罰,羞憤莫名的沃特迫使吉蒂與他同往霍亂肆虐的中國西南鄉間。在這美若仙境、貧窮兇險的鄉村,真愛降臨……

影片準確地捕捉了人類慾望、恐懼和悔恨,將原小說中對人性黯晦的書寫轉化為精美浪漫略帶悲傷的愛情故事。

戴錦華點評

如果能暫時關閉偵測“東方主義”的雷達,暫時擱置原著作者毛姆的性向指認與討論(一如今天女性主義與同志運動的盟友關係,昔日,厭女症表達常常出自“深櫃”中的扭曲的聲線),亦暫時擱置天主教的神父修女們在殖民進程中的多重角色的辨識,《面紗》無疑是一部不錯的文學作品的電影改編。從容不迫、優雅細膩,面紗間咫尺天涯的隔絕,面紗下的赤裸猙獰與血肉模糊……揭開面紗,是自然-肉身-死亡中的返璞歸真。影片聚焦于吉蒂,透過低垂簾幕、雨夜之窗、門內門外、重疊之廊、暗夜鏡中……影片將她框定在凝視的目光與懷舊的氤氳之間。有認同,有體認,有間離。娜奧米·沃茨與愛德華·諾頓的表演也不無華彩之處。

導演約翰·卡蘭盡其所能修訂著原作無可擺脫的“東方主義”印痕。儘管是由於愛德華·諾頓的堅持,影片在中國廣西取景、拍攝。但製作過程中,卡蘭獲取的、對中國的愛無疑真誠。他增補了歷史的線索:英國廠商槍擊罷工工人引發的反帝風潮與仇外情緒,軍閥割據造成的超級權力與真空,疫病的蔓延與陳規陋俗……也許不該苛責,畢竟原作是一個發生在香港——英國殖民者社群內的故事。

彌足珍貴且迷人的是,影片以歐洲古典油畫式的布光、設色再現20世紀初的倫敦社交場景,努力以中國水墨畫的風格捕捉桂林煙雨;某些靜止且疏離的瞬間畫面不無百年前肖像攝影與超級現實主義繪畫的意蘊:可看,但“遙遠”。

5.《我是傳奇》

瘟疫之镜—戴锦华教授点评、推荐瘟疫相关的影片

電影名

《我是傳奇》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片長

101分鐘

上映日期

2007-12-14(美國)

豆瓣評分

8.1

導演

弗朗西斯·勞倫斯

主演

威爾·史密斯 / 艾莉絲·布拉加 / Charlie Tahan / 達什·米霍克 / 莎莉·理查德森

影片設定在2012年。3年前,據稱經生物工程改造、將百分之百治癒癌症的病毒問世,結果卻是大疫病的全球流行,人類的90%罹難,少數存活下來的變成狂暴嗜血的夜魔。軍方病毒學家羅伯特·內維爾因為不明抗體而對病毒免疫,成了紐約城及可知世界唯一的倖存者。他帶著他的狗開始在荒城中尋找物資、呼叫並期盼著倖存的同類,頑強地延續著疫苗的科學實驗……

本片是根據理查德·馬特森同名小說《我是傳奇》的第三度電影改編,是大製作的奇觀災難片,票房大熱。但因對原作基本設定及結局的改動而造成口碑不佳。

戴錦華點評

典型的好萊塢奢華大製作。其最為奢靡、震撼的場景並非CGI製作的夜魔形象及其恐怖如鬼魅的大規模襲擊,而是實景拍攝的、浩劫過後的紐約荒城景象。不僅是闃無人跡、荒草蔓生、鹿群狂奔、猛獸出沒的曼哈頓風景自身具象了末日夢魘(事實上,我們早在《12猴子》中已領略過人類逃離、動物“收復”失地的費城風景),而且對於老道的電影觀眾說來,這直接意味著製作方揮金如土的豪舉,意味每張票根的驚人的含金量,因此物超所值,消費快感翻倍。當然,這也並非首創。2001年,在卡梅倫·克羅及湯姆·克魯斯的《香草天空》(翻拍自西班牙才情之作《睜開你的眼睛》)中已出現了實景拍攝的、空無一人的紐約時代廣場,但那畢竟只是五大道、48-42街兩小時的封閉拍攝。而在《我是傳奇》中,則是六夜封閉布魯克林大橋、出動上千群演的大手筆,是“佔領”五大道多街區、華盛頓廣場數月間多個週末與夜晚的好萊塢製片紀錄。影片的前三分之二亦是好萊塢經典敘事法成功營造的波瀾迭起、情感(狗血)濃郁,險象環生;然而影片卻在應進入好萊塢華彩樂章——三分之一或超三分之一長度的情節團塊/高潮戲處偏離了影片、也是原作的基本設定,墜落於“虛構冒險或二流恐怖片”(《好萊塢報道》)的濫套。影片必提及的另一處,是設置兩種不同結局的版本:“大團圓”結局及超級大團圓結局。但這一花式手法也沒能挽救“出軌的列車”。

儘管具備典型的病毒-災難-動作片元素,但嚴格說來,《我是傳奇》與《殭屍世界大戰》,不應歸屬病毒-災難序列。作為“喪屍片”應和吸血鬼、鬼故事(鬼魂、鬼屋、鬼娃……)一起構成恐怖片類型中的子類型或亞類型。如果說,吸血鬼“邏輯”地誕生於歐洲17世紀,成為啟蒙主義必需的冗餘物;那麼,殭屍便是殖民主義歷史、販奴貿易煉製出的惡靈。到了世紀之交,這組形象不同的電影命運是:吸血鬼在銀幕上漸成迷人的“後人類”夢想;殭屍則更多地鎖定了無名、無解病毒的傳播與毀滅,負載了某種“人類後”的夢魘。而《我是傳奇》的原作小說正是後者的文學起始點。美國重要的恐怖、幻想類作家,好萊塢知名編劇理查德·馬特森在《我是傳奇》中將吸血鬼由超自然而病理化,定義為某種邪惡的感染與變異,也因此模糊了吸血鬼與殭屍形象的邊界。此外,恐怖片曾經被視為好萊塢電影工業的地下室——某種不雅卻基礎的類型,直到20世紀90年代,《夜訪吸血鬼》A級製作和豪華的明星陣容才改變了這一類型的產業與文化定位。

最後,想對影迷級觀眾推薦《我是傳奇》(陳寶琛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8年)之電影改編的全系列。理查德·馬特森的原作小說《我是傳奇》事實上是一部彌散著存在主義意味的奇作,荒誕與絕望感的傳遞正來自於對末日、最後一人的日常的書寫。在這種意義上,1964年的首度改編——《地球上最後一人》,是最接近原作的一次。而1971年二度改編的B級片《最後的人》,則拋棄了原作的基調,代之以冷戰年代的寓言式書寫:地面,衣衫襤褸、野蠻飢餓、群體行動的喪屍,對照著摩天大樓之上,燈光璀璨、音樂悠揚、衣食精美、單打獨鬥的內維爾——美國英雄或自由世界的英雄。將此序列一部部看來,也不失為文化-電影史的微縮序列與演變。

6.《末日病毒》

瘟疫之镜—戴锦华教授点评、推荐瘟疫相关的影片

電影名

《末日病毒》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片長

84分鐘

上映日期

2009-08-18

豆瓣評分

6.3

導演

亞歷克斯·帕斯特爾 / 大衛·帕斯特爾

主演

盧·泰勒·普奇 / 克里斯·派恩 / 派珀·佩拉博 / 艾米麗·萬凱普 / 克里斯托弗·米洛尼

該片講述美國爆發了一場可怕的病毒傳染,四個年輕人結伴開車穿越沙漠,逃往西部海灘。疲於奔命的他們最終發現在生存的壓力下,人類本身才最可怕。

這是一部小格局、小製作的影片,並且加入了美國西部沙漠公路的元素,是一部病毒感染背景下的公路片。影片中所描繪的人心深處的猜疑與狠毒令人窒息,讓人認識到人性的黑暗遠比病毒本身更可怕。

戴錦華點評

一對西班牙兄弟導演製作的小成本獨立電影。頗得60年代美國公路片的真傳。從容不迫,看似任意散漫,卻在漸次的展開、累積間令人血冷。冷靜、冷酷的畫面風格與大災難的並置是“戲劇性”的,也許,這源自攝影機背後的一雙熱眼。影片提示,所謂人生箴言:永遠不要去測試愛情的堅固度;文明史的告誡是:永遠不要去測試人性的黑暗面。

家庭錄像帶(四口之家,父母、相親相愛的一對小兄弟)的序幕之後,四個看似張揚恣肆的年輕人(兩兄弟及女友)駕著偷來的轎車嬉笑打鬧地疾馳在高速公路上,似乎是慣常的青春片開鏡。但輕鬆美好漸行漸遠,疫病、大流行、死寂與荒城的真相漸次顯露。他們出發前訂下他們的生存“規則”,並一路恪守了規則,這一過程自身變成了人性測試與卑微之惡的展演。可謂有趣的是,他們的規則是“理性”、“邏輯”的,甚至是“人性”的——如果在你的理解中,趨利避害、怕死貪生便是人性的全部。於是,一如他人即地獄,此時,他人即病毒,染病者被視同死人。片中最可怖的場景尚不是暴行與慘狀(作為一部獨立電影,片中也沒有奇觀性的大場景),而是,發現自己身染疫病時,最先恐懼的是同伴的覺察;是屋中整齊排列著囤積物資:食物、藥品、飲用水、武器,而身著全套防護服的守護者已是游泳池裡的浮屍。在這充分“理性”的規則中,沒有任何縫隙留給“情”:無論是愛情,還是親情。更不必說人與人的柔情憐意。於是,誕生了片中恪盡職守的醫生的“金句”:有一種生,是更恐怖的死。

的確,這不是一部無腦類型片。影片有思考、有質詢、有無言的追問。電影尾聲,有人(暫時?)倖存,至少從這次死亡之行中倖存,但觀影者體驗的不是大夢初醒的輕鬆,而是窒息感之後的默然。也許是自問:“我”碩大無朋,但唯我獨尊的前提和代價是什麼?

7.《完美感覺》

瘟疫之镜—戴锦华教授点评、推荐瘟疫相关的影片

電影名

《完美感覺》

製片國家/地區

英國 / 瑞典 / 丹麥 / 愛爾蘭

片長

92分鐘

上映日期

2011-01-24(聖丹斯電影節) / 2011-10-07(英國)

豆瓣評分

7.6

導演

大衛·馬肯茲

主演

伊萬·麥克格雷格 / 伊娃·格林 / 康妮·尼爾森 / 斯蒂芬·迪蘭 / 艾文·布萊納 等

影片講述了一個在逐漸分崩離析的世界中發生的愛情故事。故事開始時,世界正在遭受一場新型流行病的侵襲。病毒感染的患者會伴隨著短暫的情緒失控漸次喪失嗅覺、味覺、聽覺,直至最後喪失視覺……此間,流行病學家蘇珊與餐廳主廚麥克相識、相戀,但仍無可逆轉地被災難的漩渦捲去。

該片以末日病毒為背景,沒有傳統災難片的大場面,卻細緻地描寫了末日危機下人們的情感狀態,絕望卻暈染出暖意。

戴錦華點評

本片介於所謂商業片與藝術片之間,是中小成本的優質電影。講述了一個別無選擇而生死相守的愛情故事,在全球瘟疫、毀滅的席捲與淹沒之間。一如導演的定位:小角度,大場景。

《完美感覺》的有趣之處,不僅在於一個劇作構想的有趣腦洞:侵襲全球的病毒症狀是伴隨某種強烈情緒的迸發,人類漸次失去了自己五感中的一感:由嗅覺直到視覺,而且沒有大製作災難片的高科技奇觀,相反全球災難場景更像是我們司空見慣的日常:局部、地區性災難新聞的蒙太奇“集錦”。這場始自餐館後巷的愛情故事,不是災難-奇觀-動作片的情感調味劑,而是絲絲入扣地交織、互動在病毒災難的迸發與惡化之中。故事的主角,一對各自身負情傷、自栩裝備著情感“絕緣設備”的男女,如何由偶遇、互助式的彼此撫慰到劫難之際的彼此攜手,他們向對方袒露自己的創口和脆弱,並因此遭受致命重擊,直到彼此成為毀滅前僅有的依憑。同樣,作為一部病毒-災難-末日電影,影片並未落入類型敘事的窠臼:儘管病毒-情緒爆發之際仍有暴力、混亂、絕望的場景,但影片著墨之處,卻是病毒症狀一次再次升級之間,社會與人們如何勠力同心地嘗試自救、互助與重建。但這一切也未能阻止毀滅的最終降臨。男女主角的職業設定,為情節的推進賦予了獨特趣味與視角。精緻而痛,輕盈而滯重。

事實上,相當怪誕且邏輯的,是21世紀第一個十年之末,末日電影-全球災難片再度湧動。從好萊塢A級大製作(《2012》、《殭屍世界大戰》)到B級情節劇(《末日情緣》)美國獨立電影(《地球最末日4:44》),從歐洲藝術電影(《憂鬱症》)或如本片這樣的小成本優質製作。儘管基督教的末日想象的確不斷成為好萊塢災難類型及歐洲藝術電影的出處和由來,但在剛剛度過了基督教之末日/千年之末的新世紀伊始,這輪“流行”卻別具文化意味。如前所述,其類型變奏的共同點之一,是不可抗、不可逆的外來劫難替代了或可亡羊補牢的人為災禍,毀滅力量的設定通常是無名、無解病毒或撞向地球的小行星;因此其共同點之二便是愛情、親情成為大毀滅之際的唯一的個人救贖或這敘事中僅有的暖意閃現。《完美感覺》便是這新的敘事慣例中的可口小品。若延伸我們的討論,我以為,其顯而易見的文化症候意味在於,我們對今日世界的結構性危機心明肚知卻寧可閉目塞聽,因為20世紀的終結與“大失敗”似乎宣告了尋找現代文明另類出路的種種方案與努力的破產。所以我們便將對文明災難的恐懼轉移給不可抗力的打擊,以愛情的降臨撫慰社會性的無力感。

因此,影片從來不是、也不可能是前瞻、預言。它最多提示了反思與質詢現代生活與現代世界的急迫。但,如果我們身歷的災難不能令我們警醒,一部電影又能有多大的份量?

8.《殭屍世界大戰》

瘟疫之镜—戴锦华教授点评、推荐瘟疫相关的影片

電影名

《殭屍世界大戰》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片長

116分鐘

上映日期

2013-06-02(倫敦首映) / 2013-06-21(美國)

豆瓣評分

7.5

導演

馬克·福斯特

主演

布拉德·皮特 / 米瑞·伊諾絲 / 馬修·福克斯 / 埃裡克·韋斯特 / 大衛·摩斯 等

影片改編自馬克斯·布魯克斯的同名小說,講述了喪屍病毒大爆發後,波士頓很快淪陷,前聯合國調查員帶著妻小逃脫之後,又展開了絕境求生、對抗病毒的故事。

該影片被評為第40屆土星獎最佳驚悚電影,是一部場面宏大的大製作電影。高牆保護城市及潮水般的喪屍湧入都是非常經典的視覺段落。

戴錦華點評

平心而論,相較於好萊塢“新派”的各類漫改、超級英雄片,種種系列、續集、前傳……《殭屍世界大戰》算得上近年來少數成功的“老”式好萊塢大片。大製作,國際大場景,一線影星,一波三折,高潮迭起,美國英雄拯救自己的家人,進而拯救了人類。結尾低調,餘音猶在……啟示錄式場景終了於人類獲救。因足夠老派,也足夠嫻熟、飽滿、流暢。因遍佈好萊塢災難-動作片的老套,可令資深影迷們網上各種花式吐槽。但說到觀影體驗,多呼“爽”……(後文犯有劇透“原罪”)。

於我,《殭屍世界大戰》的有趣不在“殭屍”,而在“世界大戰”。20世紀,最兇險的歷史事實是世界大戰:人類範圍內使用尖端科技相互屠殺的戰爭;21世紀,我們正親歷的歷史:病毒在地球疆域內播散,“收割”人類生命,另一種世界大戰。當然,在這部影片中,令我會心而鄙視的,是美國視野中的“世界版圖”:片中的世界淪陷於病毒之後,仍閃爍人類文明微光的亞洲國家是韓國——美國的東亞軍事前沿之一;而美國英雄於此獲得的情報,將他帶往的下一站,是以色列——美國的另一個多重盟友。片中,那是因“智慧”地築起了高牆而抵禦了殭屍-病毒侵襲的國家。當以色列出於人道主義情懷打開大門接納阿拉伯人之際,滿懷感恩、載歌載舞湧入的難民終於驚動了殭屍大軍,城破人亡。即使不掉書袋式地追溯短暫而複雜的以色列立國史,我們也知道,以色列確實建有牆——隔離牆,正建於柏林牆倒塌之時。但那牆在其疆土內部,圈住了巴勒斯坦和巴勒斯坦(阿拉伯)人。這地緣政治的內與外,幻象與真實,似乎是這部影片的另一重“老派”和“誠實”。

瘟疫之镜—戴锦华教授点评、推荐瘟疫相关的影片

書名:《屋頂上的輕騎兵》

版本:2013年版

北大館索書號:

I565.45/173b

瘟疫之镜—戴锦华教授点评、推荐瘟疫相关的影片

書名:《我是傳奇》

版本:2008年版

北大館索書號:

I712.45/777

瘟疫之镜—戴锦华教授点评、推荐瘟疫相关的影片

書名:《面紗》

版本:2017年版

北大館索書號:

I561.45/18j2

瘟疫之镜—戴锦华教授点评、推荐瘟疫相关的影片
瘟疫之镜—戴锦华教授点评、推荐瘟疫相关的影片

P.S. 沒有聽夠戴老師點評的同學還可在豆瓣時間收聽“52倍人生——戴錦華大師電影課”,聆聽戴老師對世界經典電影的深度剖析,也可閱讀戴老師電影研究的相關書籍,跟著戴老師看電影~

瘟疫之镜—戴锦华教授点评、推荐瘟疫相关的影片
瘟疫之镜—戴锦华教授点评、推荐瘟疫相关的影片瘟疫之镜—戴锦华教授点评、推荐瘟疫相关的影片

書籍推薦

《電影批評》2015年版

  • 北大館索書號:J905/57.1

《霧中風景》2016年版

  • 北大館索書號:J909.2/25.2

《經典電影十八講 鏡與世俗神話

  • 北大館索書號:J905.1/81e

瘟疫之镜—戴锦华教授点评、推荐瘟疫相关的影片

END

瘟疫之镜—戴锦华教授点评、推荐瘟疫相关的影片

片單推薦 | 北京大學電影與文化研究中心

影票整理 | 陳立人、胡希琴、汪聰

排版 | 汪聰、胡希琴

《外交事務》| 冠狀病毒會終結全球化嗎?

托馬斯·皮凱蒂 | 新冠病毒疫情暴露人類社會長期的巨大不平等

“人必須尋找意義”:2020年選舉是對拜登挫折人生的最新考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