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七千元的英語學習平板?是智商稅嗎

從小霸王學習機,到現在的各式學習平板,這種便攜式的電子學習設備擁有廣大的學生用戶人群。最近,有這麼一款價格近七千元的“英語學習神器”在微信群和微博上被推廣,然而,它在退貨、性價比、版權以及銷售模式等多方面都屢遭質疑。

這款英語平板名為iEnglish,根據其官方公眾號,自3月1日起,這款產品的零售價上調至6980元,往後每月零售價還會在前一個月基礎上上漲100元。在4月1日,其售價已經超過七千元。這個售價已經遠超步步高家教機、讀書郎學習機、優學派學習機等一眾學習機的價格。這款學習平板的廣告聲稱“零基礎用戶每天堅持朗讀40分鐘,兩年可達初中畢業水平,三年可達到高中畢業水平”,這樣的廣告顯然吸引了一批消費者,但是當消費者們購入後,卻發現不如想象中這麼美好。

近七千元的英語學習平板?是智商稅嗎

首先是退貨難,該產品的官方說明稱,用戶可通過免費試用賬號體驗,正式賬號開通後不可退貨,但消費者表示,購買產品時得到的賬號就是正式賬號,意味著一旦開始使用就無法退貨。其次是性價比和版權問題,該產品稱內含1.9萬冊書籍,搭載“類母語英語學習訓練系統”,但當問到其中的具體書目時,官方卻閉口不談,說屬於核心商業機密,版權證明也同樣“不便公開”。價格如此高昂的平板,許多消費者卻表示,其實就先當於裝了個英語APP的平板,也未見能為孩子帶來多大的進步。

近七千元的英語學習平板?是智商稅嗎

更讓人覺得玩味的是這款產品的銷售模式,這款產品代理分為四個層級,發展下線獲取利潤,這樣的運作模式讓部分人認為像是教育圈的傳銷。官方給出的“闢謠”理由則為“有實體(商品)”。

這款所謂“神器”顯然是存在許多問題的,但這其中也暴露出了一些家長對於工具的依賴。拋開這款產品不談,許多學習機的宣傳口徑一般是為孩子阻擋娛樂的誘惑,這點不無道理,普通的手機、IPAD有多樣化的娛樂內容,沒有自制力的孩子容易迷失其中。

但是工具終究是工具,可以提升效率,但是並不能做到更多。隔絕娛樂誘惑是“堵”,但是隻“堵”不“疏通”只會漸漸消耗孩子的學習熱情,當孩子將來離開校園時,很有可能產生報復性的厭學行為。真正想實現學習能力的提升,需要的是有益的教學內容和孩子學習積極性的產生。以英語學習為例,中國教育學會外語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龔亞夫認為,英語學習的關鍵在於真正實質性接觸語言的頻次。英語進步需要大量練習與溝通,僅靠工具是難以實現的。

市面上總有一些“學習神器”層出不窮,這跟“大腦開發”、“量子波動速讀”等教育騙局有著類似的宣傳方式,都利用了家長們的焦慮情緒,提供所謂“捷徑”,但是家長們需始終擦亮雙眼,可以根據個人需求購買學習輔助工具,但為了一個“神器”付出高代價難免得不償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