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親,男人如斯


看著八十多歲的父親,我內心黯然,嘆息。

我的父親,男人如斯


母親剛過世,幾個親戚嘰嘰喳喳,對著我不停地數落父親。讓我這父親的唯一兒子,很是傷感,很是黯然,很是鬱悶。

此後,我眼裡,總浮著親戚們那一張張有些尖酸,有些刻薄的老臉,我的耳裡,總灌滿與迴盪著那種鄉里人才有的近似嚷叫的話語:

“你媽就是可憐,就是可憐,嫁個當工人的男人,一輩子沒得他的錢用,沒得他的錢用!沒得他的錢用……”

乍一聽這話,我不由地雙眼漓淚,同時,心生詫異,滿腹辛酸,滿臉訕訕。

似乎,在那班人眼裡,好似,我的父親自私自利,冷酷無情,多麼不堪……

這是真的嗎?這是真的嗎?

我本以為,長期來我以為,父親是退休工人,每月拿著上百上仟的退休工資,以父母一向節儉的生活習慣,二位老人在鄉里的生活花費,應當足夠用了,他們的生活應當不會差。何況,我認為父母間是有感情的,父親是會給母親錢花的。

父母一向身體健身。母親還常常給種植戶做些零工,有點收入。當然,我們兒女每次見到母親,多少都要給她老人家一點,給他們買吃買用,就更不必說了。物品食品總是大袋小袋的買,以至母親常常責備我們夫妻亂花錢,不會過日子。我以為,父母的生活過得不差,母親不會缺錢用。

可是,為母親打抱不平的這些人,為母親訴苦的這些人,是母親晚年在鄉里接觸最多的老夥伴。我的母親,一定向他們訴說,一定向他們抱怨。

母親,怎會那麼抱怨呢?難道父親拿那麼多的工資,竟然一點不給母親?

我既震驚又詫異。做為兒子,我對父親不抱得到幫扶的希望。同樣,我也從不過問父母的經濟。雖然是獨子,雖然我們不存在分家過日子;但父母在鄉村,我在小城裡。實際上,我們各自過。

可是,對我說這番話的親戚,一個是我的娘娘,我父親的妹妹。這個娘娘啊,我知道她一向心直口快,對我們家向來是親善,她的話,不會無端作弄,不會無緣無故。

另一個,是我的嬸嬸,是父親弟媳。她呀,向來呵呵的,因為是有矛盾的親戚,平時我少了與他家走動,這會兒,她應該有氣出了,自然藉機說點怪話了。

親戚如此,那麼外人呢?村裡幾個與母親走得近的鄉黨鄉友,一見到我,說的話與親戚如出一轍:

你媽呀,真是好人沒好報,得不到你爹的錢用,可以享福了又走了……


我的父親,男人如斯

這些嘰嘰喳喳的聲音,讓我這做兒子的,幽幽地面對父親。看來,我不懂父親,也不瞭解父母的生活,我不得不研判一下父親。

父親,你怎會這樣待妻子?父親,你的錢呢?你的幾千工資呢?難道,難道你老人家,把那些錢獨吃了?還是你無情……

1.父親性格古怪,是經歷的產物

我的父親,是一個脾氣暴躁,性情古怪,又扭又牛的男人。這大概是遺傳吧,他向來如此。或是,父親屬牛,天生一股牛脾氣。同時,父親身上頗顯霸道與強悍,骨子裡既自以為是,又有點自高自大……

在我的印象中,我的老爹,父親的爹也是這德性。

按理說,老爹是私熟先生,識文斷字,本應通情達理,為人溫和,待親至善;但是,年幼的我總見老爹的老臉上,總掛著一副惡狠狠的兇相,滿是戾氣,不是髒話罵我的奶奶,就是罵我媽。當然,對他的兒子,我的父親就罵得更難聽了。

我的父親,他臉上的表情,也頗似他的父親。只不過,父親不是兇,而是嚴厲與冰冷。

在我的記憶中,父親只是對我兇而已,大概少時我太調皮,或許,我這兒子不是父親喜歡的類型。要不然,在外工作的父親,見兒子的時間不多,與兒子一起生活的時間很少,不就是一年三十天的探親假嘛,怎麼?怎麼對唯一的兒子,不是罵,就是打?哎!我彷彿鼻子還在流血……

不過,我少年時代,就沒聽父親罵過我媽一一他的妻子。如果說罵過,拌過嘴,那也是晚年的事了。父親母親,看他們很有感情嘛,畢竟,他們自小就有親情。

我的父親是鋼廠的工人。五六年,因為他的大哥成了烈士,所以,21歲,被照顧去當了工人。

父親一直是帶著榮譽感做了幾十年工人,他是英烈的弟弟嘛。因為沒有文化,父親一輩子只是生產一線的工人。

我的父親,男人如斯

他做工人,做得很積極,令人又敬又畏。敬的是他有技術有力氣,帶出許多徒弟。畏的是他脾氣暴躁,工作認真,過於耿直直爽,總是罵徒弟,嚴格要求徒弟。這特點,我八零年去頂他的班後,聽說感受。

那年代,做工人也不容易,尤其做鋼鐵工人。勞動強度大,生產環境惡劣。特別是一直工資很低。

我估計,父親的工資,大概四五十,加上中夜班補貼,崗位高溫補貼,不過六七十元吧!

父親受過幾次工傷,至今身上還留著鋼板。工資低,還要養家,所以他的生活十分節儉。這,八零年我去頂他的班,可以感同身受。

其實,鋼廠的工人,情況與父親相同的一群人,情形大致相同。他們長期幹著艱苦的工作,住幾個甚至十幾個人的集體宿舍,吃食堂的飯菜,過枯燥的生活……

這使工人們養成節儉的生活習慣,同時,他們的性格多顯怪異,既孤僻,又孤獨……

八零年,我的父親退休,那年,他四十四歲。本來,這正是改革開放初期,正可大有作為。父親有點技術,有些經歷,他完全可以闖蕩一番,再譜寫人生詩章。

可是,父親選擇留在鄉村,再做一次農民。我想,父親的心裡,大概是想陪伴我的母親,補償我的母親吧,畢竟父母分居異地幾十年,他不想讓母親再受勞苦。

2.父親,是一個無私的男人,是一個把愛深沉的男人

轉眼間,父親退休居村三十多年了。看他的形象,看他的生活,看他的性情與為人處事,我這做兒子的,內心一直是噓噓而感慨。

我的父親,男人如斯


父親總是處在格格不入的狀態。鄉村裡,沒有他情投意合,談的來,玩的攏的人。就是親戚或鄰里,他跟誰都處不融洽。即便與我的母親,晚年的他們,常常拌嘴。

我是他的兒子,他對我從來都是嚴厲,嚴厲到冷酷。一輩子,父與子沒有好好講過幾句話。在我這兒子心裡,父親是父親嗎?

我決不會做父親這樣的父親!這是我內心立志的心聲。曾經,我年輕時代,需要關心時,父親沒給關心。需要幫扶時,父親沒給幫扶。就是我落難時,父親給我的只是壓力,我結婚成家養家,父親的支持幫助在哪裡?

我靠自己去闖,去拼,去搏!

想不到,父親對我如此,對母親也如此?唉!這樣的父親!

那麼,如此父親,他是自私?還是吝嗇?還是貪於享受?還是有外心?

其實,父親多年來足不出村,更不與人交往。他身上,常年就穿那套衣服,吃喝也很隨便。他老人家,一直不抽菸,不喝酒。他非常節儉,節儉的讓親人難受。

燈開一會,他見了發脾氣罵人,水多流一點他見了說人。我們兒女的生活方式,如果讓他知道,那豈不是讓他責備?

父親,過得非常節儉!

終於一天,父親吞吞吐吐的對我媳婦說:說不定那天就走了?然後顫顫巍巍地拿出一個塑料袋,裡面滿是他的一些積蓄。我想,這樣的場景,應當在我們兄妹間呈現。

哦,我的父親!兒女需要你支持的時候,你怎麼文絲不動?你的老伴健在時,你怎麼不拿給她用?

你自己捨不得用,也不給親人用。我的腦裡,浮現起妹妹上小學時給他老人家要錢用的情景,五分錢丟在地下。而我這大兒子,在最落末時,多少次想向父親張口尋幫扶,話到嘴邊又忍住。還有,老母親期待的眼神……

父親如斯,是無情還是深情?怪怪的父親啊!

母親走了,村裡再沒父親的伴。做為唯一的兒子,我要把他接到小城與我生活。可是,我怎麼說,他,不去;就是請長輩親戚勸說,他,還是不走。

他說,他要守著家,守著與母親的生活。

我的父親,一個怪怪的人。即是工人,又是農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