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與蒙元帝國

蒙古族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古老的民族,但在唐朝之前它卻長期不為人所知;他是一個人數很少的民族,但它是卻曾一統中華、征服歐亞、走向世界。馬可波羅將忽必烈看作是當時世界上“從來未見廣有人民、土地、財貨之強大君主”,中外史學家則將他們建立的政權稱之為征服王朝,稱為橫跨歐亞的蒙古帝國。它包括當今中國境內的元朝、窩闊臺汗國、察合臺汗國和中國境外的欽察汗國、伊兒汗國,其疆域東起朝鮮半島,西抵波蘭、匈牙利,北至西伯利亞,南達瓜哇中南半島,,在北緯15度至60度、東經15度至130度之間,總面積達到3400萬平方公里,超過了號稱“日不落之國”的大英帝國。正如蘇俄一位學者所說:“成吉思汗帝國的建立從某一點上說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世界;把遠東和前亞的文明國統一在一個王朝之下是空前絕後的。”

從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國,到1368年元順帝逃離元大都,我國史學界習慣上將這段歷史稱為“蒙元史”時期 。但中國的二十四史,後來的《新元史》、屠寄的《蒙兀兒史記》等, 則都將蒙古汗國時期納入 元朝範圍。它包括蒙古汗國時期的4位大漢以及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後的11位皇帝。朱耀延的《蒙元帝國》,介紹的就是蒙古汗國元朝和四大汗國的歷史,也就是從1206年至1368年這162年當中15位大漢和皇帝,以及四大汗國真實的歷史故事。這其中許多需要總結的歷史經驗,是極其難得和寶貴的警示。

人所共知,這段歷史充滿了戰爭與殺伐,同時又是中國真正走上世界歷史舞臺的階段。筆者認為,從1179年鐵木真進行奪妻之戰,到1279年崖山之戰滅亡南宋,可以稱之為中國歷史上的“百年大戰”。在這100年內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多元戰爭,包括蒙夏之戰、金夏之戰、宋金之戰、蒙金之戰、蒙宋之戰、蒙古大理之戰、元宋之戰等,其戰爭類型涉及兼併戰爭、統一戰爭、民族征服戰爭、反對民族壓迫性質的戰爭等,這是以往戰爭史上從未有過的。

與此同時,1219年——1225年,成吉思汗進行了第一場西征;1235年——1243年蒙古帝國進行了長子西征;1252年——1260年蒙哥派其同母弟旭烈兀進行了旭烈兀西征。正是在這三次西征的基礎上組建了四大汗國。這種對歐亞各地的征服戰爭也包括在1179——1279年這百年之內。成吉思汗及其子孫取得了這些戰爭的勝利,創造了許多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光輝戰例,這些戰爭反映了成吉思汗及其子孫的戰略戰術,他對當今及後代的軍事科學研究具有不容忽視的歷史價值。

從成吉思汗統一蒙古草原起,直到蒙元各個政權統治期間,不僅發生過若干次戰爭,發生過若干次奪權鬥爭和宮廷政變,還有不少關於宗教文化的鬥爭以及經濟領域、社會生活領域的鬥爭等,其中有不少未解之謎,比如“蒼狼與白鹿的後代”——蒙古族源與黃金家族之謎,成吉思汗的六盤山遺囑與成陵之謎,託雷猝死之謎,蒙古國汗位轉移之謎,蒙哥徵宋和戰死沙場之謎,忽必烈開平稱漢之謎,吐蕃內附及大元帝師制度之謎,以及四大汗國和諸王叛亂之謎等。實際上,這些歷史之謎中隱藏的正是歷史的規律,是值得認真總結的歷史經驗。

多年以來,我國蒙元史學界已經對相關問題進行過全方位的研究,但還很少有人編寫過全面介紹蒙元歷史的、揭示歷史發展規律的通俗讀物。

在今後的時間裡,將會陸續為大家介紹成吉思汗的軍事才能和戰略戰術和蒙古帝國的一系列的事蹟,真實再現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畫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