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嚴重的紅血絲症狀究竟該怎麼修復?直白的答案是什麼

樓主的標題比較寬泛,我也順坡下路,寬泛的寫一下。不過都是基於自己工作室的客戶群體的修復經驗來寫的,也算是有理有據。

特別嚴重的紅血絲症狀究竟該怎麼修復?直白的答案是什麼

樓主說嚴重的紅血絲,雖很難界定“嚴重二字”,但可以想象到那種滿臉巨紅、血管密佈的狀態,那就暫且以這種為例子來講吧。

1、太嚴重的紅血絲一定是毛細血管出現了擴張性的炎症。

這個炎症究竟怎麼來的?很多因素,在此不詳細說了,但是最終的結果就是毛細血管失去了本應該的良好彈性,一直處於血液的“充漲狀態”。

這種狀態在一般情況下,會凸出明顯,外觀看起來面部佈滿毛細血管,典型的紅血絲症狀。

這種狀態在特殊情況下,也就是非常嚴重情況下,血液會出現滲透出毛細血管現象,這樣的話就出現了整體的面部泛紅。這種情況下的毛細血管已經出現了功能性障礙。

特別嚴重的紅血絲症狀究竟該怎麼修復?直白的答案是什麼

治療修復這種嚴重的紅血絲必須恢復毛細血管的彈性。這裡面就涉及到補充什麼成分來增強彈性的問題。

1、膠原蛋白

真皮層由兩大纖維組成,一是膠原纖維,主要成分是膠原蛋白,堅韌又柔軟。二是彈力纖維,主要成分是彈性蛋白,彈性很強,這兩種纖維,交叉形成一張彈性網。如同彈簧床裡的彈簧一樣,保持肌膚的彈性和張力。

膠原蛋白的缺少自然讓整個真皮層出現鬆弛和塌陷,失去各種“張力”。真皮層的毛細血管也自然變的毫無彈性和易產生“非恢復性的擴張症”。

怎麼補充膠原蛋白的話,只需要記住一點:食用外補的方式過程很緩慢,補充程度非常有限;而護膚品補充的話,一定是小分子的肌肽類成分才可以。因為大分子隨即就會被表皮層統統拒之門外了。

特別嚴重的紅血絲症狀究竟該怎麼修復?直白的答案是什麼

2、小分子肌肽

嚴重的紅血絲,說明樓主不僅是真皮層,那麼角質層也一定遭受到了破壞損傷。總體來講整個皮膚進入了“快速衰老狀態”。這種衰老的狀態是因為種種因素提前透支了皮膚的健康生命週期。那麼就需要一款物質來防止皮膚的衰老和返還給皮膚應有的年輕狀態。

小分子肌肽是必須要有的。

肌肽經證實能延長纖維母細胞再生週期,得以持續製造膠原蛋白與彈力纖維,維持皮膚的密度與彈性,同時兼具抗化與抗醣化作用,保護膠原組織,提高熟齡肌的防禦力。

肌肽有如肌膚的貼身保鏢,幫助表皮與真皮細胞抵抗自由基傷害,延長細胞生命週期,不會因為受損而複製出殘缺老化的細胞,使肌膚能夠順利修復,再生健康光澤。肌肽能同時使真皮層增生膠原蛋白,鞏固真皮組織,使皮膚飽滿有活力。

特別嚴重的紅血絲症狀究竟該怎麼修復?直白的答案是什麼

3、神經酰胺等巨保溼成分

水是生命之源!這句話用在肌膚的護理上一點也不為過。別幹很多護膚品都打著補水的功效,但真正進入到真皮層的有效水分其實真的不多。只有那些被皮膚認定為“同介質類”的成分才會穿透角質層進入到真皮層補水。幸運的是,神經酰胺算是其中的一種有效成分。

神經酰胺是天然存在於皮膚裡的脂質,由長鏈的鞘氨醇鹼基和一個脂肪酸組成,由於本身來源於皮膚,所以神經酰胺很容易滲透進皮膚,與角質層中的水分結合,形成網狀結構,能夠牢牢鎖住肌膚水分。這就是神經酰胺比一般的保溼成分都要強大的原因。

除了強大的保溼鎖水功效,神經酰胺對修復受損肌膚,保護皮膚屏障也有很好的作用。神經酰胺修復屏障的過程略複雜:當皮膚受損時,皮膚失水增加,同時,鈣鉀離子也發生損耗,PH上升;從而引起細胞快速反應,細胞釋放更多的薄層小體到細胞間質,合成更多的鞘胺酯,從而增加神經酰胺DNA的合成,修復受損肌膚。

這個太專業了,就記住一句話:想補水,就找成分裡含有神經酰胺成分的護膚品就好了。當然某些其他的保溼成分如角鯊烷也是可以的。

特別嚴重的紅血絲症狀究竟該怎麼修復?直白的答案是什麼

4、抗敏成分不可少

樓主所講的嚴重毛細血管症狀在修復的過程中就一定存在著“祛敏”的考慮,否則當事人無法忍受那種紅血絲所帶來的痛癢的感覺。

我所推薦的抗敏成分,非常的有效果。不過這裡不再過多贅述了,碼子很辛苦的!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私下聊聊。

特別嚴重的紅血絲症狀究竟該怎麼修復?直白的答案是什麼

上面的這些內容,都是自己工作室客戶在一次次的修復過程中不斷實踐出來的真經。從事這敏感肌膚修復時間久了,各種各樣的紅血絲症狀都會遇到,不過只要抓住了某些表現症狀的本質就一定可以儘快的把紅血絲修復起來。

紅血絲朋友們,認識到上面的來龍去脈後,剩下的就是選擇一款產品能夠有效的覆蓋所列舉的幾個核心成分就成功了一半。剩下更重要的工作就是在使用這些護膚品的時候,如何的進行科學的搭配和指導性的使用。這塊內容就先不講了,畢竟因人而異的建議,不適合通篇講解出來。自己工作室裡的客戶都是有著各自的搭配方案。護膚嘛,從來就不是從一而終的一成不變。

撰寫於 激素臉敏感肌膚修復工作室 2019/6/10 @宋慧護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