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秋天的懷念》——探析中國式母親自我關懷的缺失

“每一個活過的人都能給後人的路上添一絲光亮。也許是一顆巨星,也許是一把火炬,也許只是一支含淚的蠟燭。” ——史鐵生《奶奶的星星》

寫此文之前,我又反覆讀了史鐵生先生的《秋天的懷念》(音頻深情朗讀),字字戳心,次次淚目!然而,每次讀後都有喚醒家庭教育中偉大母親的衝動!呼籲中國的媽媽們:關愛自己吧!孩子不是您的全部!


《秋天的懷念》——在回憶中含淚追悔

史鐵生是我個人比較喜愛的河北作家之一。不僅僅源於我是河北人,更主要的是他字裡行間沒有故作風雅的姿態。品讀他的文章就如同和他面對面聊天一般,而品讀《秋天的懷念》時就如同史鐵生在和你這個至親好友在傾訴、感懷,旁邊沒有第三個人的哭訴……

品讀《秋天的懷念》——探析中國式母親自我關懷的缺失


《秋天的懷念》用心寫真情,毫無矯揉造作的懷念母親。說母親,必須先要說史鐵生。說史鐵生,必須要從特殊經歷故事說起:

1951年出生於北京。1967年畢業於清華大學附屬中學,1969年去延安一帶插隊。因雙腿癱瘓於1972年回到北京。後來又患腎病並發展到尿毒症,靠著每週3次透析維持生命。30餘年的癱瘓和10餘年的腎病透析,考驗的不僅僅是對於病魔的抗爭力,還有對生命對死的積極樂觀力。

品讀《秋天的懷念》——探析中國式母親自我關懷的缺失


他不是一般的作家,人生半路身患殘疾卻有著深沉的情感和堅強的毅力。正因為史鐵生的不同尋常,母親的形象又不同於一般常人的母親,因為她背後承擔的更加厚重。史鐵生的殘疾不是與生俱來的,面對老天的突然襲擊,任何一個人都無法接受!這殘酷的現實需要他和母親一起來面對。

母親熱愛生活。養花就足以看出。

品讀《秋天的懷念》——探析中國式母親自我關懷的缺失


母親和其他許許多多平凡的母親一樣,對生活充滿著希望,她喜歡美的東西。喜歡養花的她自從史鐵生癱瘓後,一切愛好也都沒有了。整個世界都只有兒子,只有兒子的病痛。彷彿這種病痛是她帶來一般。她平時“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她的世界裡花已經變了,變得不再鮮豔,變得可有可無了。她的愛好也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兒子。癱瘓的兒子不時地大呼小叫、摔東砸西的情景在她眼裡,在她的生活裡已經像悲劇一樣一幕幕地上演著。

雙腿癱瘓後,我的脾氣變得暴怒無常。望著望著天上北歸的雁陣,我會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聽著聽著李谷一甜美的歌聲,我會猛地把手邊的東西摔向四周的牆壁。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

這“悄悄”“偷偷”的背後,是一個母親多麼複雜而又微妙的心啊。這又是多少個母親曾經經歷過的無奈與傷痛啊。

托爾斯泰:“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樣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不同。”

我要說:“中國的母親對孩子的奉獻精神都是一樣的,不同的家庭母親的犧牲卻各有不同”

兒子身患殘疾,其實最痛苦的不是史鐵生本人,應該是母親。母親看著自己的孩子經受著如此的身體和精神的苦難,她更加自責和悲苦。

品讀《秋天的懷念》——探析中國式母親自我關懷的缺失


這點我是深有體會的。我小時候生病時,也經常聽媽媽趴在我的枕頭上說著:“閨女啊,把這病給了媽媽多好啊,你可別有個三長兩短”每次生病都是媽媽在祈禱,讓老天把我的病魔轉給媽媽。那個時候,還嗤笑媽媽的愚昧。現在想起媽媽蹣跚走路,耳不能聽 眼不能看的樣子,只有淚千行。彷彿是媽媽在為我經受著太多的病痛。我雖未癱瘓,

卻和史鐵生一樣悔恨自己的無知與年幼時的輕狂。對母親內心的傷害,恐怕自己一生都無法原諒。其實,母親現在早已忘卻,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自己也為人母時,才發現自己在走著媽媽的老路,此刻才能明白那前幾十年母親的艱辛。

歌頌母愛——亙古不變的話題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遊子吟》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蔣士銓《歲暮到家》

品讀《秋天的懷念》——探析中國式母親自我關懷的缺失


歌曲《母親 》 演唱閻維文

你入學的新書包有人給你拿 你雨中的花折傘有人給你打

你愛吃的那三鮮餡有人給你包 你委屈的淚花有人給你擦

啊 這個人就是娘 啊 這個人就是媽

這個人給了我生命 給我一個家

啊 不管你走多遠 不論你在幹啥

到什麼時候也離不開咱的媽 你身在那他鄉住有人在牽掛

你回到那家裡邊有人沏熱茶 你躺在那病床上有人她掉眼淚

你露出那笑容時有人樂開花 啊 這個人就是娘

啊 這個人就是媽

這個人給了我生命 給我一個家

啊 不管你多富有

不論你官多大 到什麼時候也不能忘咱的媽

啊 這個人就是娘

啊 這個人就是媽

這個人給了我生命 給我一個家

啊 不管你多富有

不論你官多大 到什麼時候也不能忘咱的媽

品讀《秋天的懷念》——探析中國式母親自我關懷的缺失


詩詞、歌曲、小說、名言等等,他們刻畫的母親偉大形象都有一些共同的特點:

(1) 母親的偉大在於細膩。

《秋天的懷念》裡提到,史鐵生的母親無意說起“踩”“跳”時會格外的謹慎和敏感。生怕傷害了兒子的內心。當“我”如此痛苦的時候,想要捶打自己的腿時,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孃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品讀《秋天的懷念》——探析中國式母親自我關懷的缺失


母親能忍住自己的內心焦灼,能夠想到兒子的痛楚,並及時的安慰孩子,鼓勵孩子。母親就是如此,她能理解孩子的一切,細膩的理解他內心所有複雜的世界。

(2) 母親的偉大在於無畏。

相信大家永遠都不會忘記那個定格的畫面——5.12地震中母親用身體保護孩子,自己卻被垮塌的房子壓死在了廢墟中。

品讀《秋天的懷念》——探析中國式母親自我關懷的缺失


2008-05-20 17:15搶救人員發現她的時候,她已經死了,透過那一堆廢墟的的間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勢,雙膝跪著,整個上身向前匍匐著,雙手扶著地支撐著身體,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禮,只是身體被壓的變形了,看上去有些詭異。

經過一番努力,人們小心的把擋著她的廢墟清理開,在她的身體下面躺著她的孩子,包在一個紅色帶黃花的小被子裡,大概有3、4個月大,因為母親身體庇護著,他毫髮未傷,抱出來的時候,他還安靜的睡著,他熟睡的臉讓所有在場的人感到很溫暖。

隨行的醫生過來解開被子準備做些檢查,發現有一部手機塞在被子裡,醫生下意識的看了下手機屏幕,發現屏幕上是一條已經寫好的短信“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看慣了生離死別的醫生卻在這一刻落淚了,手機傳遞著,每個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淚了……

小編含淚感慨:相信每個母親在這個時候都是如此,為了自己的孩子連死都不怕!這邊是愛的偉大。有什麼可以畏懼呢?當孩子需要母親的時候,任何一個恐高的母親也都會爬上頂峰;任何一個怕黑的母親也都會在黑夜給孩子找到光亮……

(3) 母親的偉大在於捨己。

曾經看過的發生在奧地利的真實故事。羅莎琳是一個性格孤僻、膽小羞澀的13歲少女。很小的時候她的父親就去世了。她總是認為正是母親的卑微才使她遭受如此多的苦難,對母親開始心生怨恨。一次,索非婭決定帶女兒去阿爾卑斯山滑雪。不幸降臨了,她們在雪地裡迷了路,對雪地環境缺乏經驗的母女倆驚慌失措。不想,呼喊聲引起了一連串的雪崩,大雪把母女倆埋了起來。出於求生的本能,母女倆不停地刨著雪,歷經艱辛終於爬出了厚厚的雪堆。母女倆挽著手在雪地裡漫無目的地尋找著迴歸的路。

後來,索非婭看見了救援的直升機,但由於母女倆穿的都是與雪的顏色相近的銀灰色羽絨服,救援人員並沒有發現她們

……此去省略母親的描寫一萬字。

當羅莎琳醒來時,發現自己正躺在醫院的床上,而母親索非婭卻不幸去世了。醫生告訴羅莎琳,真正救她的是母親。索非婭用岩石割斷了自己的動脈,然後在血跡中爬出十幾米的距離,目的是想讓救援的直升機能從空中發現她們的位置,也正是雪地上那道鮮紅的長長的血跡引起了救援人員的注意。


品讀《秋天的懷念》——探析中國式母親自我關懷的缺失

小編每每想起這個故事就會浮現兩個字:捨己。

每一個母親不僅僅是在面臨這樣的大災難時才捨己,而是,每一箇中國式母親在任何時候都會舍掉自己!自己在孩子面前是那麼的微乎其微,那麼的卑小,那麼的可以隨意傷害,隨意舍掉生命!因為,

孩子是天,孩子是自己的一切。

母親只有犧牲自己才偉大嗎?母親的自我關懷在哪裡?

《秋天的懷念》裡,史鐵生看到鄰居們把母親抬上車時,才看到她還在大口大口地吐著鮮血。“我沒想到她已經病成那樣。”

“看著三輪車遠去,也絕沒有想到那竟是永遠的訣別。”

品讀《秋天的懷念》——探析中國式母親自我關懷的缺失


是啊,母親的病要比你的傷殘還要厲害,已經是危及生命,危及生命了。然而,就是如此,母親還在不停的安慰著你,保護著你!這就是母親的偉大!沒有看病的她,犧牲了最佳的治療,犧牲了自己的一切,為的就是要保護自己的孩子!

然而,這一切的一切犧牲,只在她去世之時,兒子才深切體會到。

在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人,也如同史鐵生一樣,很多的追悔都已然莫及了……

母親,您的自我關懷在哪裡????

在我懷孕的那年,媽媽因為身體不適,總是住院,但是母親卻一次次的隱瞞,生怕對我和孩子有影響。以至於,給媽媽打電話支支吾吾,其實那個時候已經在醫院接受治療。當我得知後,趕到醫院時,孤零零的母親睜著眼睛望向窗外,我悄悄的站在她的身後,眼淚狠命在眼眶裡打轉,卻不能流下來。

品讀《秋天的懷念》——探析中國式母親自我關懷的缺失


那個時候,我就想,母親啊,您保護好自己也是一種愛。讓兒女懂得您的苦難,也是愛。

為何要讓自己如此悲苦,身為兒女的我們會更加的自責、愧疚、愧怍!

只有成年人才能讓自己的行為和身心進入愛的境界,對孩子而言我們可能是最恰當的模範。言教不如身教,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們必須先成為什麼樣的人。

——約瑟夫·奇爾頓·皮爾斯(Joseph Chilton Pearce)

自我關懷是成為優秀父母的核心。

很多歐洲的國家的家庭教育中,就很注重家長和孩子的獨立成長。家長在教育孩子要懂得關懷自己的同時,不是採用說教的方式。而是讓孩子體會到他們在自己關懷自己。例如在面臨失業的家長,他們會對孩子客觀的講自己的處境,確實是因為自己不夠專業或某些原因被解聘,心情很糟糕,需要得到家人的安慰或陪伴。

品讀《秋天的懷念》——探析中國式母親自我關懷的缺失


這就是一種自我關懷的方式,她會對自己的孩子表達自己的不足和心靈的痛苦。客觀承認自己的弱,希望得到孩子的強大幫助。

而通過這個過程,孩子也明白了,母親不是天,她也有自己的困難。作為她的孩子,必須要強大起來保護媽媽。家庭教育本應如此。

小編認為,母親關懷自己,就是教會了孩子如何關懷自己關懷他人。

給中國嘔心瀝血教育孩子的媽媽們幾點建議

(一)懂得自我關懷

1. 明確自己的角色。在家庭中,我不僅僅是孩子的母親,我也是老公的愛人。父母的孩子。

品讀《秋天的懷念》——探析中國式母親自我關懷的缺失


2. 明確自己的性別。一個女人,獨立,不斷最求完美的女性。

3. 堅持自己的愛好。重拾幼時 青春期時的夢想。一直追求下去。

品讀《秋天的懷念》——探析中國式母親自我關懷的缺失


4. “保姆”是一種職業,我在家庭裡就是女主人。

5. 必須要有自己的事業。哪怕我是一個教書匠、但是我熱愛,我堅守;哪怕我是一名清掃工,我勤勞,我有價值。

(二)懂得示弱

1.向老公示弱。在過去那個重男輕女的年代裡,有多少女性承擔了家庭的繁瑣的事物。而女性卻在家庭中沒有任何地位。從來都是呼之即來揮之即去,最可悲的是,他們從來沒有得到過男主人的真愛。自己也不會向男主人示弱,不懂得讓大家來分擔苦痛。只是自己強硬的堅強的扛著整個家。

2.向孩子示弱。孩子或許一生都不懂你。所以母親啊,千萬不要等著讓孩子來主動走進你的內心。一定要懂得向孩子示弱,告訴他,你也需要孩子的愛。你也會傷心,你也會感到無助孤獨。然後,讓孩子抱抱你,像你曾經無數次撫摸孩子一樣。

品讀《秋天的懷念》——探析中國式母親自我關懷的缺失


3.向同事朋友示弱。找一個能和你有共鳴的,或者能懂得你內心的知己。然後大膽的發洩自己的苦痛。不要害怕被他人嘲笑,盡全力呵護自己的內心。請朋友來幫助你,安慰你,保護你。

(三)和孩子一起成長。

1.繼續你的愛好吧。這同樣能培養孩子良好的品質。讓孩子和你一樣堅持不懈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2.注重個人修養。倘若你也喜歡美術、你也喜歡樂高、你也喜歡書法……那麼,和孩子一起鑽研吧。不要只鑽進廚房做飯,在衛生間擦馬桶!母親也要提高修養,完善自我。

品讀《秋天的懷念》——探析中國式母親自我關懷的缺失


3.把孩子當成知己。你和孩子都在各自的世界中,遇到種種問題,那麼敞開心扉告訴你的孩子吧。或許,孩子會給你更多的驚喜。

小編總結:任何一個母親,請您先要做一個會關愛自己的人。

關愛自己就是對孩子最好的身教。

每個母親的“偉大”千萬不要以犧牲自我來成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