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滅亡後,虧欠西方列強的賠款為何沒人來討債?

中國近代史是一段充滿辛酸與探索的屈辱史。1840年自從英國人發動侵略戰爭以來,晚清就開始陸陸續續遭受到整個西方世界的侵略。就連曾經中國的學生日本在強大後都對恩師發動戰爭。《南京條約》、《北京條約》、《馬關條約》,來華的列強一步步將中國的版圖蠶食,一張張白紙黑字記錄了羸弱的祖國心酸的前進步伐。

清朝滅亡後,虧欠西方列強的賠款為何沒人來討債?

根據相關史料記載,自從《南京條約》之後,中國前前後後大概和列強簽訂了29個危害性極強的不平等條約。這些條約的內容基本大同小略,基本離不開賠款,割地。僅僅是賠款這一項,這些條約加在一起就差不多10多億兩白銀,而且是沒有商量的餘地。僅僅最後一個《辛丑條約》4.5億賠款,就讓清政府的財政苦不堪言。39年還清(不出意外要到1939年才能徹底結算完),連本帶利算下來,差不多有9.8億,足足翻了一倍。

清朝滅亡後,虧欠西方列強的賠款為何沒人來討債?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面對鉅額賠款,僅僅靠清政府財政部門每年8000萬兩的收入根本行不通,最終只能靠自上而下一系列沉重的稅收制度加上出賣主權來換取暫時的苟存。這樣下去總不是一個長久之計。反觀《馬關條約》,作為第二大賠款鉅額的條約,2億兩對於日本來說,活生生的將日本的經濟發展帶動起來,讓他們成功成為一個自強獨立的國家,之後通過發展,險些14年後的一次侵華戰爭讓中國亡國。

清朝滅亡後,虧欠西方列強的賠款為何沒人來討債?

清亡後,作為接班人的北洋政府責無旁貸只能接手前清留下的一系列爛攤子,包括鉅額的賠付。或許看到這裡你覺得新上任的北洋政府也是軟弱無能,可在那個時代下又哪裡有公平可言。北洋政府想繼續生存下去,得到西方列強的支持,自然避免不了討好列強。不過列強在這些賠款面前也稍微講些“人情”,因為各個國家之間都有利益的存在,很多國家還是會把錢退換北洋政府,日本和俄國除外。

清朝滅亡後,虧欠西方列強的賠款為何沒人來討債?

從表面上看,北洋政府在日俄倆個面前吃了虧。但在段祺瑞執政期間,日本和俄國也沒有佔到太大的便宜,尤其是日本。段祺瑞雖然用內地的部分主權借過日本人1億多白銀,但基本都是空頭支票不會實現。列強之間也會為了自己在華利益之間相互牽制,聰明的段祺瑞正是這樣一步步的在夾縫中生存下來並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