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農民交了這麼多的公糧,能充當社保費,用於現在養老嗎?

現在的年輕人應該很少有人知道,以前的時候,農民種田是需要繳納“農業稅”的,而那個時候農民幾乎沒有什麼錢,都會拿“糧食”替代“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交公糧”,特別是上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農民交公糧更是全國盛行。那麼以前農民交了這麼多的公糧,能充當社保費,用於現在養老嗎?

以前農民交了這麼多的公糧,能充當社保費,用於現在養老嗎?

通過交公糧就同時滿足了國家的稅收需求,又可以保證糧食的安全,但是由於以前農業技術落後,糧食產量不高,交完公糧之後自家糧食所剩無幾。自身家庭的糧食消耗完全不夠,偶爾碰上自然災害,糧食產量更少,有時交公糧都需要鄰里幫親互相借一點,家庭就到了吃飯都難的境地。因為當時交公糧是具有一定強制性的。所以很多人都是很看重糧食的,許多人都有著囤積糧食養老的想法。

以前農民交了這麼多的公糧,能充當社保費,用於現在養老嗎?

然後一直延續到2016年,在我國沿襲兩千年之久的這項傳統稅收的終結。作為政府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舉措,停止徵收農業稅不僅減少了農民的負擔,增加了農民的公民權利,體現了現代稅收中的“公平”原則,同時還符合“工業反哺農業”的趨勢。

以前農民交了這麼多的公糧,能充當社保費,用於現在養老嗎?

農業稅的問題剛解決,新的問題又來了。最早交農業稅的那一代人已經面臨著養老的問題,雖然國家有著養老金,但是物價飛漲,幾百塊的養老金已經完全滿足不了一個月的的生活需求,所以很多老年人就只有自己在繼續務農或者出去工作。

以前農民交了這麼多的公糧,能充當社保費,用於現在養老嗎?

後面也有不少農民對於交公糧覺得不滿和疑惑,覺得以前交公糧算是給國家做了貢獻,感覺白交了,就是能不能轉換一下,把交的公糧來當做買社保和養老金。前面已經解釋了,交公糧是一種國家稅收,並不具備社保的性質,並且在那個時代,社保主要針對的是城鎮的職工,農業戶口的居民是沒有辦法享受到的。交公糧是稅收性質,和社保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性質,所以說交公糧是不能充當現在的社保繳費的。

以前農民交了這麼多的公糧,能充當社保費,用於現在養老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