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和國際糧價影響,農村會出現囤糧熱嗎?糧價會大幅上漲嗎?

最近關於糧食的傳言很多,在互聯網發達的年代,消息的傳播速度被無限放大,前段時間就有關於國際糧食價格要上漲的傳言大量傳播,所以引起了一些城市居民對大米的搶購和囤積,大量集中搶購的背後,讓本來就供應比較充裕的一些農產品出現了短期的供應緊張和物價上漲的現象。

受疫情和國際糧價影響,農村會出現囤糧熱嗎?糧價會大幅上漲嗎?

在這次糧食囤積過程中,城市裡的居民成為了搶購的主力,而作為生產農產品的農民來說,其實影響並不是很大,農村也不會出現大量屯糧的現象,之所以這麼說主要是以下原因。

首先是農民手中的剩餘庫存糧食數量很少,一般來說,農民收穫農產品後,一般會在當年及時銷售出去,畢竟在農產品剛下來的時候,是銷售最旺盛的季節,就拿我們當地的大米來說,新米下來的時候,人們都願意嚐鮮或送給親朋好友一些大米作為禮品,所以年前是大米銷售的旺季。而年後由於天氣逐漸炎熱,高端大米的需求減少,所以農民基本會選擇在頭年進行銷售。既然手裡庫存糧少了,想囤積糧食也沒有辦法了。

受疫情和國際糧價影響,農村會出現囤糧熱嗎?糧價會大幅上漲嗎?

再有就是糧食儲存對於環境和氣溫的要求很高,稍不注意就會發生變質和發黴的現象,所以很多有庫存的農民也會在年後抓緊時間銷售出去,4月份正是東北地區開始準備新一年的備耕時節,進入農忙環節後,農民就無暇顧及糧食的銷售了。所以糧食基本會在4月份銷售完畢。

雖然目前市面上流傳著一些關於糧食漲價的信息,但是很多種地的老百姓心裡也明白,每年的糧食價格都是不高不低,維持了幾年都沒有變化,今後糧食也不可能出現大幅度上漲的現象,畢竟糧食是人們生活消費的基礎,如果糧食價格過高,會影響到社會的穩定,這個時候國家就會動用國用糧庫的儲備來平衡市場上糧食價格。所以就沒有冒著糧食變質發黴的危險來囤積糧食,我們當地的大部分農民都趁這幾天收糧價格稍微上漲的時候將稻穀銷售完畢了。

受疫情和國際糧價影響,農村會出現囤糧熱嗎?糧價會大幅上漲嗎?

所以,我認為在農村農民出現囤積糧食的現象幾乎沒有,畢竟儲存糧食的成本和風險太高了,壓了大量的資金,還面臨著糧食變質的風險,這樣就不合算了。現在我國的國有糧庫糧食儲備非常大,我國的糧食價格又會進行各種政策性調控,所以即使外國的糧食價格大幅度上漲,也很難影響到國內糧食價格,糧價會大幅上漲的可能幾乎沒有。

今年農村會出現囤糧熱嗎?糧價會大幅上漲嗎?歡迎大家交流,更多農村精彩,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