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健康碼”,你所關心的問題在這裡

日前,市政府辦印發《張家口“健康碼”跨地區互通互認工作指引》的通知,明確了在全市範圍內推廣“健康碼”申領工作,加快推動全市企業復工復產,助力經濟社會發展。隨著健康碼的推廣,市民在使用中逐漸產生了一些疑問,記者帶著這些問題採訪了市行政審批局副局長高維民。


●為什麼“張家口健康碼”的微信二維碼,掃描之後進入的是河北健康碼系統?這樣是否意味著該碼可以全省任何地市、縣區通行?

“張家口健康碼”與“河北健康碼”只是進入端口不一樣,進入後的數據平臺都是依託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進行建設,且二者已實現了數據共享,符合相關標準的市民憑藉張家口“健康碼”可在全省範圍內通行。


●健康碼是否全國範圍內通用?

目前“健康碼”在全國尚處於數據歸集階段,應用場景方面各地尚無統一標準。大家注意關注各地政府公告,根據出行地疫情防控需求確定。出行前可撥打旅居目的地政府熱線12345進行諮詢。


●健康碼與企業單位復工復產有什麼關係?

“健康碼”相當於電子健康證明,用於解決疫情期間群眾出行不便、跨地區健康證明辦理難的問題,可為全面復工復產人員跨地區流動管理提供支持。但具體的應用環境,由各地政府、主管部門決定。


●支付寶健康碼申請選項中的“最近14天內是否離開過當前所在地”所指的範圍是街道、縣區、還是全張家口轄區範圍?

是指註冊時的區縣。如若變更所在地,需實事求是選擇旅居地址。


●支付寶健康碼申請選項中“是否接觸過確診或疑似人群”選項只有“是”和“否”,如果不確定該怎麼辦?

國家健康碼中還有“不確定”選項。支付寶目前只有“是”和“否”,後續會按國碼標準加以改進、完善。


●申領成功後是否需要以後每天打卡?如果中斷會怎麼樣?

需要每天打卡。如果不能連續14天打卡,可能會影響通行。相關具體政策,目前全國並未統一。


●老人與兒童等不便申領電子健康碼的人群應如何證明個人健康狀況?

健康碼不是唯一通行憑證,後續也會不斷完善配套功能,例如為老人與兒童等不便申領電子健康碼的人群提供線下核驗手段,以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綠碼”期間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怎麼辦?

“綠碼”一詞是某些地方的應用情景,不是國家健康碼標準。國碼的健康狀態是以“未見異常”文字表述。對於“打卡”期間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的,應及時到附近醫院就診,並在“打卡”時如實填寫健康信息。


●信息填錯了,能修改嗎?如何修改?

填報信息提交前,系統會提醒用戶對所填信息進行復核確認。在提交後,每日健康信息可隨時進行修改;個人註冊時填報的基礎信息內容,目前無法修改。


●如何確保所填信息的真實性?謊報瞞報將受到哪些處罰?

“健康碼”信息由個人親自填報,並對真實性負責。謊報瞞報涉嫌危害公共安全,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罰。


●如何判斷健康碼出示者與健康碼顯示內容是否匹配?

“健康碼”目前只證明健康狀態,暫不具備身份確認功能。現實生活中,各地可能會結合二代身份證或人臉比對等功能加以補充。


●目前在外地需要返張,申領健康碼需要注意什麼?

河北省範圍內按照申領程序申領即可,但必須堅持每日打卡,如實填報健康信息,並且至少需要連續14天的打卡記錄,以避免產生不必要的麻煩。省外人員可播打政府熱線12345進行諮詢。

(記者 劉柱 李鳳榮 龍志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