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坑!關於選壺的8大不靠譜經驗|絕對乾貨

上期小砂普及了下“新手選壺防坑大法”,答應大家這期破一些選壺的謠言,

選壺的8大不靠譜經驗,你是這樣選壺的嗎?


出坑!關於選壺的8大不靠譜經驗|絕對乾貨

錯誤經驗 一

一檔節目上所謂的“專家”傳授經驗,說紫砂壺蓋取下,倒扣桌面上,壺嘴、壺口、壺把三點是在同一水平上就是好壺,太絕對,很容易誤導,真實情況是:壺嘴與壺口水平有一定必要性,否則嘴低於壺口,壺水未滿嘴就先流茶,反之,嘴未出水口先出水了。而把手的高低則無必要強求一致。‍


出坑!關於選壺的8大不靠譜經驗|絕對乾貨


出坑!關於選壺的8大不靠譜經驗|絕對乾貨

錯誤經驗 二


關於三點一線的筆直程度。有些朋友用直尺測量相差半毫米就認為不是好壺,有點鑽牛角尖了,做紫砂壺的師傅都要兩眼翻白了。


出坑!關於選壺的8大不靠譜經驗|絕對乾貨


出坑!關於選壺的8大不靠譜經驗|絕對乾貨

錯誤經驗 三


關於倒茶壺嘴流涎。首先,嚴重流涎是不能允許的,但是過於偏激就有點鑽牛角尖了,很多壺因為整把壺的造型而決定了壺嘴不可能做到毫不流涎(比如石瓢壺,水平壺),要綜合而論,不要因為一丁點的流涎而否定作品的價值,那樣的話做紫砂壺師傅都得氣暈。‍


出坑!關於選壺的8大不靠譜經驗|絕對乾貨


出坑!關於選壺的8大不靠譜經驗|絕對乾貨

錯誤經驗 四

關於倒茶時茶湯不能從壺口流出,實際上符合這個標準的不等於就是一把好壺,稍有流涎的也不等於是劣壺,這裡除了跟個人使用習慣有關外(有些朋友出茶的時候,壺身直接傾斜90度,這樣所有的水都壓向口蓋,口蓋不流水的概率很小),還與壺型不同有直接關係。‍


出坑!關於選壺的8大不靠譜經驗|絕對乾貨


出坑!關於選壺的8大不靠譜經驗|絕對乾貨

錯誤經驗 五

有些朋友相當在意子口與紫砂壺口的間隙,選紫砂壺的時候總要左右晃一下壺蓋,要是能晃動的距離大一丁點馬上否定這把壺的價值,總希望壺蓋蓋上是紋絲不動的。實際是太緊就僵死,太鬆也不行,一定空隙是需要的,適中最好,也和持壺倒茶的角度習慣有關係。


出坑!關於選壺的8大不靠譜經驗|絕對乾貨


出坑!關於選壺的8大不靠譜經驗|絕對乾貨

錯誤經驗 六

關於通過按壓透氣孔來控制茶湯的流出與停止,能做到收放自如就是好壺。這個是很多壺友所追求的,實際少有人是這樣控制收放的,而且有相當的壺是按壓不到氣孔的,比如石瓢壺根本無法按住氣孔。


出坑!關於選壺的8大不靠譜經驗|絕對乾貨


出坑!關於選壺的8大不靠譜經驗|絕對乾貨

錯誤經驗 七

關於淋水上壺,幹得快的就是好料。這和泥質的粗細也有關係,好料經茶水潤養,經久玉潤,玩壺久的親們應該會明白!


出坑!關於選壺的8大不靠譜經驗|絕對乾貨


出坑!關於選壺的8大不靠譜經驗|絕對乾貨

錯誤經驗 八

關於全手工紫砂壺比半手工壺好。全手工的確難得,非常考驗作者功力,且全手工製作茶壺技藝的人越來越少,公認的高級和特高級作品;同樣,半手工成型的紫砂壺也精品不斷,由於很多器型原因,為了更好地達到創作意圖,在某些環節採用特定摸具,屬正當的手工方法。一把美壺,不僅需要工藝的精湛,也要創意和神韻。‍

全手工和半手工都有其價值所在,都應得到肯定,而灌漿方法批量生產的茶壺則是不可取的。

下期小砂就帶你來識貨

——“從外觀和內壁來識別全手工、半手工擋坯以及灌漿制壺”,絕對乾貨!

(關注紫竹小砂持續瞭解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