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燕:做哈尼族文化的“滿優”傳人

楊燕:做哈尼族文化的“滿優”傳人

作者 | 沈傑

秋日的一天,前往元江,在元江大酒店大堂內,記者被總檯一側陳列的一排排民族服飾所吸引。走近一看,這家名為“滿優”的店,將哈尼族編織、刺繡與亞麻、純棉等現代服裝製作工藝巧妙融合,特色鮮明,風格獨特。“滿優”店主——楊燕,是玉溪市民族民間工藝師,哈尼族棕扇舞服飾製作的民間藝人。

杨燕:做哈尼族文化的“满优”传人

學習鍛鍊,明確人生目標

楊燕,元江縣那諾鄉打芒村委會亞朗村人,1983年出生,在家中排行老七。滿優,為楊燕的哈尼名,因她出生時個頭小,父親就給她取了這個名字,希望她長高、長大,飛得高、走得遠。因母親在當地哈尼山寨是小有名氣的繡娘,不但善於刺繡,而且對本民族服飾的設計製作有研究,所以楊燕從小就受到母親的薰陶,10歲時開始跟著母親學習手工刺繡和編織,憑藉著自己的天賦和熱情,短短的幾年就掌握了哈尼族刺繡技法。

1999年,16歲的楊燕考入昆華女子學校春蕾班,主修服裝工藝美術。通過對服裝設計、手工編織等課程的系統學習後,楊燕的各項成績優異,多件作品在學校各種比賽中獲獎並被收藏。2002年8月,楊燕到雲南奧斯迪服裝公司實習,期滿後被公司留用。

在奧斯迪公司上班期間,雖然收入穩定,但是從小熱愛本民族文化的楊燕認真分析了自己的志向,覺得自己更偏向於民族手工編織、民族服飾的製作與創新,於是毅然離開,開始四處闖蕩,一邊跟哥哥學做元江紅寶石生意,一邊構思、鑽研自己的創作。

杨燕:做哈尼族文化的“满优”传人

保留傳統,大膽改良

2005年,楊燕的第一件作品——扇形玉佩手工編織掛件完成,標價880元,最終以800元成交。“那一年,一般企業、工廠的工資也就幾百元,我的一件作品能以那樣的價格被顧客所接納,我整個人都很激動。”楊燕告訴記者,“這讓我更加堅信自己的創業方向是正確的,因此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2007年,24歲的楊燕成了家,留在元江。好心的嫂子將自己的服裝店收拾出一個角落,給楊燕做展臺。楊燕用自己的積蓄購買了原材料,做了些手工作品放在櫃檯上銷售。平日裡,楊燕四處拜師學藝,走村串寨收集傳統民族服飾和古老民族手工藝品,回來後認真研究如何在傳承的基礎上進行創新,使傳統民族元素與現代時尚相結合,提升作品的民族品位和文化內涵。

杨燕:做哈尼族文化的“满优”传人

(李薇攝)

2014年,楊燕自己經營“喜福珠寶店”,做珠寶生意的同時,不斷設計創新手工編織與珠寶相融合的作品。2015年,楊燕創辦“滿優民族服飾研發中心”,她將“滿優”定位為集民族服飾研發設計與手工編織製作為一體的研究基地。

經“滿優”研發的作品——哈尼族流蘇尾飾(哈尼語“拉茲”),將傳統的兩塊需要進行兩次穿戴後重疊在一起的尾飾進行改良,合而為一,變成了一塊。改良後讓曾經穿戴麻煩,略顯豐滿的尾飾變得簡潔而顯身段,深受哈尼族姑娘喜愛,很快便在哈尼山寨得到推廣普及。一塊看似簡單的尾飾,其收藏價格為2600元,製作週期需半年左右。

杨燕:做哈尼族文化的“满优”传人

“滿優”研發改良的繡花馬褂、繡花尾飾、繡花帽子、繡花綁腿、繡花挎包,彝族服飾及配飾,傣族傳統織錦、圍腰、筒裙等多個品種受到了消費者青睞。

楊燕店裡的員工說,“滿優”的作品在保留民族文化內涵的同時,對細節進行改良,款式更加簡潔內斂、美觀大方,更符合當代審美需求。很多省內外的表演團隊、文藝團體都找上門來訂購,“滿優”的作品得到了市場認可。

成為工藝師,傳承有希望

2017年,楊燕的手工編織作品《美瑪普導》獲“創意雲南2017文化產業博覽會”工藝杯二等獎,《披甲》獲三等獎。

《美瑪普導》,漢語意為嫁妝,整件作品將紅寶石、玉石、珍珠、瑪瑙、銀器、植物種子外殼等編織為一體,每一樣配飾都有其獨特的意義。比如:老銀所制的兩顆乳釘,是母親對女兒的祝福,希望她為人母時乳汁充盈;刻有白鷳鳥的玉扇,時刻提醒女兒保持純潔、善良;扳指,象徵女性在家庭裡的女主人地位;兩枚戒指,希望夫妻和睦;珍珠、瑪瑙,象徵榮華富貴;老銀製作的野貓爪子,用於辟邪;項鍊兩邊有兩個木質的針筒,意為衣食無憂;植物種子,代表勤勞、希望等。整件作品重約1斤,長約40釐米,彙集了哈尼族父母嫁女時所有美好的願景,實屬當之無愧的“嫁妝”。

杨燕:做哈尼族文化的“满优”传人

(李薇攝)

2017年,楊燕被市婦聯授予“巧繡娘”稱號;2018年,作品《阿樸迷楚》獲雲南省工藝美術“玉溪文博·工美杯”精品評選金獎;2019年被玉溪市人民政府授予“民族民間工藝師”稱號;2019年7月,作品《哈尼改良生活裝》獲“絲路雲裳·七彩雲南2019 民族賽裝文化節”創意民族服裝服飾比賽少數民族十佳設計獎。

來自北京的遊客劉志彬說:“滿優的作品款式新穎別緻,刺繡圖案清晰明朗、自然流暢、栩栩如生,也是我這次來雲南領略到的極具現代氣息的民族特色工藝品。我相信,不僅是我這樣的外來遊客喜歡,當地人也會喜歡的。”

杨燕:做哈尼族文化的“满优”传人

如今,楊燕在元江縣青少年課外活動中心開設的手工編織培訓班授課,把民族民間傳統文化和自己的手藝一道傳授給孩子們。

楊燕感慨道:“這麼多年,我在專注民族服飾研發製作的同時,不斷吸取其他民族優秀的設計理念和傳統經驗。‘滿優’的作品要想成功,得在秉承原、本、真的原則下加以創新和發展,才能成為當之無愧的‘滿優’。”

杨燕:做哈尼族文化的“满优”传人杨燕:做哈尼族文化的“满优”传人
杨燕:做哈尼族文化的“满优”传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