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種植,西瓜乾裂是什麼原因,農戶們該如何應對

在農戶們種植西瓜的過程中,常常會遇到西瓜乾裂的問題,嚴重影響了農戶們的種植效益。那麼,西瓜乾裂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農戶們該如何應對西瓜乾裂?以下內容將為大家做詳細的介紹,供農戶們參考。

西瓜種植,西瓜乾裂是什麼原因,農戶們該如何應對

一、西瓜坐瓜靈使用不當導致西瓜乾裂

瓜農為了促進西瓜座瓜,許多種植戶都採用坐瓜靈在西瓜雌花開花當天或花前1天噴胎1次。有些瓜農擔心坐不住,就提高了坐瓜靈的濃度,或者重複噴瓜胎,導致西瓜出現大量的畸形瓜、裂瓜、空心瓜等。

防治措施:

立即摘除所有畸形果、裂瓜,不論大小,加強水分管理和整枝,促進第二批瓜的開放和生長,培育新的雌花,適時授粉,將損失降到最低。

儘量採用人工輔助授粉或放養蜜蜂的辦法促進坐果,如果遇到連續陰雨或低溫可採用坐果靈,但必須在適當的時間使用適當的濃度。

噴施坐瓜靈要根據溫度、氣候選擇合適的濃度,防止濃度偏高或偏低,在22-28℃時,10ml座瓜靈兌水3-5斤,溫度低時應適當減少兌水量,儘可能避開高溫時間段處理瓜胎,以防藥液水分蒸發導致濃度過高而引起裂瓜。

西瓜種植,西瓜乾裂是什麼原因,農戶們該如何應對


噴施瓜胎時,一定要正反兩面噴施,避免由於藥劑噴施不均勻造成西瓜畸形;瓜胎上附著的藥液過多,應用手彈擊瓜蔓,去掉多餘藥液,以減少裂瓜機會。同時避免重複處理瓜胎而引起裂瓜。

二、氣候因素導致西瓜乾裂

西瓜幼果期,前期低溫細胞分裂不足,生長緩慢,膨大期溫度升高,細胞分裂加快,而瓜皮細胞分裂慢,造成西瓜瓜瓤的生長速度大於瓜皮,出現裂瓜。


西瓜結果期溫度急劇變化導致裂瓜。例如:陰雨天時,大棚內低光照和低溫容易使瓜皮木栓化,瓜皮的韌性降低。天晴之後,氣溫快速回升,西瓜瓜瓤部分生長速度大於表皮組織生長速度,從而導致西瓜開裂。

防治措施:

做好大棚溫度調控,西瓜開花結果期溫度為28-30度,果實發育的最低溫為15度。西瓜膨果期,氣溫升高,就要適時放風降溫,調節風口大小,白天保持在28-32℃,夜間保持在15度以上。

西瓜種植,西瓜乾裂是什麼原因,農戶們該如何應對


三、大棚西瓜澆水不合理導致西瓜乾裂

西瓜結果期果實的供水量驟然變化,前期大棚*壤過於乾旱,西瓜生長緩慢,皮層老化,後期突然澆大水,西瓜吸水後瓜瓤體積增大過快,瓜皮的生長速度跟不上瓜瓤的生長而炸裂。控水過度後,澆水過急,即使水量不是很大也會造成裂瓜。

防治措施:

澆足定植水,在鋪設地膜前,澆一遍緩苗水;授粉前期,7天至西瓜長到雞蛋大小不得適當控水;幼瓜褪毛後及時澆膨瓜水,水量不可過大;膨瓜期澆水要均勻,防止短期澆水驟增或大水漫灌,每隔7-10天澆一次水,高溫期禁止中午澆水,採收前7天停水。

四、大棚西瓜營養不均衡導致西瓜乾裂

西瓜膨大期偏施氮肥氮肥使用過量,導致瓜皮韌性降低,生長速度慢,瓜瓤擴張速度快,兩者速度不統一,發生裂瓜。

西瓜膨大期由於缺鈣、缺鎂、缺硼、缺硅等中微量元素,造成西瓜皮層韌性和硬度降低,造成裂瓜。

大棚*壤板結,透氣性不好,根系活力降低,對於水分和溫度等緩衝力下降,出現裂瓜現象。

防治措施:

底肥施用充分腐熟發酵的農家肥或者微生物有機肥,改良*壤,適當添加鈣肥或鈣鎂磷肥。西瓜膨果期控制氮肥的用量,注重磷鉀肥。同時葉面噴施糖醇鈣、氨基酸鈣等鈣肥以及磷酸二氫鉀等防止西瓜裂瓜。

西瓜種植,西瓜乾裂是什麼原因,農戶們該如何應對

五、西瓜品種因素導致西瓜乾裂

西瓜生產中,薄皮西瓜、圓形西瓜容易裂果;厚皮西瓜、橢圓形西瓜不易裂果。

防治措施:根據當地的市場情況,建議選擇瓜皮韌性相對較大的西瓜品種種植,例如:紅玉、甜王、黑美人等。

易裂西瓜品種可適當多留1條蔓,減少營養物質向果內運送,防止單瓜膨大過快引起裂瓜。

六、大棚防風操作不當導致西瓜乾裂

西瓜大棚在放風時,突然放風過大,造成西瓜表皮失水,表皮幹縮裂瓜。

防治措施:

開棚放風掌握早開棚,早關棚,先上後下,先小後大的原則。吊蔓西瓜應設立防風帳,防止大風直吹。

七、西瓜留瓜不當導致西瓜乾裂

西瓜留瓜節位過長,葉面積過大,營養供應過足,西瓜膨大過快時,會發生裂瓜。西瓜定瓜時瓜臍大的臍部韌性小,易出現裂瓜。

防治措施:

西瓜留瓜位置一般選擇在12至14片葉之間,留瓜時,選擇臍部小,果型周正的瓜紐。

八、膨瓜期膨大劑使用過量或者打早了導致西瓜乾裂

防治措施:

科學施用膨大劑,避免高溫用藥,或者拒絕施用膨大劑產品,可以選擇使用高鉀型水溶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