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德西效應”:你的獎勵,可能“抹殺”了孩子的學習興趣

小心“德西效應”:你的獎勵,可能“抹殺”了孩子的學習興趣

一、你對孩子的獎勵是不是越來越不管用

同事的女兒豆豆前段時間十分喜歡畫畫,為了培養孩子這方面的專長,提高畫畫積極性,她特地設立了一個獎勵機制,只要豆豆完整的畫出一幅畫,就獎勵一個小紅星,如果畫出一幅令她滿意的畫,就獎勵五顆小紅星。當小紅星累積到二十個時就滿足孩子一個願望。如果獲了獎,那獎勵就更高了。

起初,豆豆的積極性很高,幾乎每天都自覺主動的畫畫,還常常提醒媽媽不要忘記小紅星。可是時間長了,同事發現,孩子對畫畫的興趣沒有以前濃了,很多時候只是為了完成任務拿到小紅星。甚至後來即使媽媽提高獎勵制度,孩子都無動於衷。

為什麼孩子會有這樣的變化呢?從心理學上來說,這是典型的德西效應。

小心“德西效應”:你的獎勵,可能“抹殺”了孩子的學習興趣

二、什麼是德西效應

心理學家德西在1971年做了一個專門的實驗。他讓大學生做被試者,在實驗室裡解有趣的智力難題。

實驗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所有的被試者都無獎勵;

第二階段,將被試者分為兩組,實驗組的被試者完成一個難題可得到1美元的報酬,而控制組的被試者跟第一階段相同,無報酬;

第三階段,為休息時間,被試者可以在原地自由活動,並把他們是否繼續解題作為喜愛這項活動的程度指標。

結果發現,無獎勵組的學生比獎勵組的學生花更多的休息時間去解題。這說明:獎勵組對解題的興趣衰減的快,而無獎勵組在進入第三階段後,仍對解題保持了較大的興趣。

實驗證明:進行一項愉快的活動時,如果同時提供外部的物質獎勵,反而會減少這項活動對參與者的吸引力。也就是說當外加報酬和內感報酬兼得的時候,人的工作學習慾望不僅不會增加,有時反而降低,甚至變成二者之差,這種外加報酬抵消內感報酬的現象,稱之為“德西效應”。

簡單的說,就是一個人做他喜歡的事情時,是自發的。如果這時候再給他獎勵,可能就降低了他做這件事情的興趣,由單純的自己喜歡,變成了為了得到獎勵而做。

小心“德西效應”:你的獎勵,可能“抹殺”了孩子的學習興趣

三、為什麼會出現“德西效應”

1.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

人的動機分為兩種: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

內部動機去是個體的內部需要所引起的動機。比如豆豆喜歡畫畫,便會主動的去畫畫,感受畫畫的快樂。這種喜歡是豆豆的內部動機。

外部動機是在外部刺激作用下產生的,目的是為了得到某種獎勵而被動產生的一種動機。豆豆媽媽為了提高豆豆對畫畫的興趣,採取了獎勵機制,而當豆豆得到了外部的物質獎勵後,原有的畫畫興趣就會相對減弱,主動性也會有所減弱。

就像德西的實驗,起初所有大學生都很愉快的進行著解題工作,但是其中一組有了外界的物質獎勵之後,必然會影響到他們的原動力。當獎勵暫時消失時,他們之前的內在動機自然會隨之減弱,從而主動性也會有所降低。

2.過度的獎勵可能會扼殺孩子的興趣

心理學家愛德華•德西說過:“適度的獎勵有利於鞏固個體的內部動機。但過多的獎勵卻有可能降低個體對事物本身的興趣,降低其內在動機。”

舉個例子:很多家長在孩子考試前,會承諾說:“如果你這次考100分,放假就帶你出去玩。”、“如果你進步了,就給你買玩具。”等等。正是這種不恰當的獎勵機制,將孩子的學習興趣一點點地消減了。孩子學習取得好成績的目的變成了為了得到某些獎勵,內在的學習動機逐漸降低,最後家長髮現,孩子對學習越來越沒有興趣,對獎勵也開始無動於衷。

小心“德西效應”:你的獎勵,可能“抹殺”了孩子的學習興趣

四、怎樣獎勵才能避免“德西效應”,合理使用獎勵方法

1.避免獎勵的控制性

在對孩子進行獎勵時,家長往往不能區分積極的表達與控制性獎勵。積極的表達讓孩子感到自己的行為是合理的,並受到鼓勵繼續為做出道德行為而努力。而控制性獎勵則是成人用來塑造兒童的。

控制性獎勵強調的是孩子本身而不是孩子的行為,比如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誇讚:

“豆豆,你真是個好孩子。”

“文文,你真棒!”

“軍軍,你是最好最棒的孩子。”

控制性獎勵的效果是讓孩子的自尊得到暫時的滿足,但卻是以設置一個不現實的高水平的發展為代價的。

怎樣做才是好孩子,他們並不清楚,在此基礎上兒童的行為努力不是來自內在動機而是為了維護外界的讚許。而當外界讚許消失,孩子的行為努力也會隨之減弱。

2.獎勵的頻率和程度要恰當

頻率指當獎則獎,不能無原則的亂用獎勵,使之成為一種效應逐漸降低的手段。程度指獎勵的級別應與成就的高低相當,過高或過低的獎勵都會降低獎勵的功效。

根據斯金納的操作原理,孩子良好的行為出現後,應當立即給予獎勵,及時強化良好行為。但在真實生活情境中,並不能每一個反應都進行強化。

一方面,如果孩子表現正確均給予獎勵,增強的效果將逐漸下降;另一方面,正確行為出現後獎勵就如影隨形,容易使孩子對獎勵產生依賴或錯覺,認為正確的行為是為了得到獎勵。

舉個例子:孩子放學回到家獨立自主的寫作業是作為學生應該做到的事情,如果每一次孩子認真寫作業都得到及時的獎勵,那麼他會逐漸認為認真寫作業就應該有獎勵,如果哪天獎勵停了,孩子寫作業的自覺性就會減弱。

對待孩子的正確行為,要有選擇有策略的進行獎勵。比如孩子一週以來都能主動認真的完成作業,那麼父母可以進行合理的口頭表揚。孩子寫完作業後主動讀書,父母可以進行適度的物質獎勵,比如看完這本書,父母可以獎勵一本孩子自主選擇的書。

小心“德西效應”:你的獎勵,可能“抹殺”了孩子的學習興趣

3.獎勵向孩子提供的應該是有關增強能力知覺和自我效能感的信息

認知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對某一活動的興趣是由兩個認知因素決定的:即對自己從事某項活動的自信程度和活動中的自主程度。

如果一個孩子認為自己對所從事的活動有充分的能力,並對自己如何完成這項活動有高度的自主權,他就會在這一活動中表現出強烈的興趣。所以,家長在對孩子進行獎勵時,要向他們傳遞能力信息和自主信息。

3.1.傳遞能力信息

作為父母,要具體的提供孩子行為受到獎勵的成就信息,讓孩子注意到自己的能力證據。

舉個例子:

5歲的多多吃飯的時候,能夠把掉落在桌子上的米粒都撿起來,把桌面都收拾乾淨,這時父母就可以說:“你的桌面真乾淨,上面一點飯菜都沒有,你都能收拾好,這麼幹淨,媽媽都不用幫你打掃了。”

在獎勵時,應儘量用自然、可信的方式,清楚的向孩子傳遞有關他們的能力的信息。

3.2.傳遞自主信息

因為控制行為的外在獎勵可能削弱孩子的內在動機,所以在獎勵孩子時,應儘量向孩子傳遞他們自主的信息:即獎勵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他們自己的行為上,而不是父母身上;讓孩子認識到,進行某項活動純粹是因為他們喜歡,而不是為了別人的稱讚或獎勵。

分享一則寓言故事:

一個十四五歲的男孩來到青春的路口,似乎有那麼一條小路若隱若現,召喚著他前進。

他的母親攔住他:孩子,那條路走不得。

孩子說:我不信。

母親說:我就是從那條路走過來的,你怎麼還不相信?要知河深淺,要問過來人。

孩子說:既然你可以從那條路走過來,我為什麼不可以走過來?

母親說:我不想你走彎路。

孩子說:我喜歡,我不怕。

母親想了很久,看了孩子很久,然後嘆了口氣說:好吧,你這孩子太倔強了,那條小路很難走,一路多加小心。

孩子雄心勃勃的上路了。在路上,孩子發現母親沒有騙他,那的確是條彎路,孩子碰壁,摔了跟頭,有時碰的頭破血流,但他還是不停地走,終於走了過來,可這一走就是多年。

當他坐下來喘息的時候,看見一個女孩正在當年男孩出發的路口準備出發。

他也像當年母親一樣勸女孩,可是女孩說:我喜歡,我願意,這是我的權利。

男孩看看女孩,又看看自己,然後笑了說:一路小心。

幾千年流傳下來的經驗不是沒有道理,但是很多事情都要自己去感悟。所以,家長在獎勵孩子的時候,要讓孩子自己去感悟,自己能夠得到體驗,這樣對孩子的獎勵才是最深刻的。

4.合理制定獎標準,進行適度獎勵

孩子喜歡獎勵,無論是物質獎勵還是精神獎勵,都能令孩子得到一定的滿足感,但是作為家長,一定不能隨隨便便的對孩子進行獎勵。

當孩子的內在動機足以維持他們的行為時,應儘可能的不用外在獎勵;需要使用時,應凸顯外在獎勵作為傳遞信息的作用,而減弱控制行為的功能。

舉個例子:樂樂是個不甚聰明的孩子,在學習上接受能力有點弱,如果樂樂的父母要求樂樂必須向聰明的孩子一樣,考到100才能得到獎勵,可能會讓樂樂最終放棄努力,因為她不可能達到那樣的標準。

而如果獎勵是以樂樂的努力為標準,並給樂樂定一個“跳一跳就能摸到”的進步要求,那麼孩子的主動性就會被激發。而這時候的獎勵意味著成功,就能增強孩子的能力感和成就感,因此也會增強其內在動機。

5.不以結果為獎勵的標準

獎勵的指向不僅是成功的結果,而且是獲得成就的過程,即過程中表現出的動機、態度、學習方式、意志力等。

小心“德西效應”:你的獎勵,可能“抹殺”了孩子的學習興趣

“德西效應”告訴我們,錯誤或過度的獎勵方式,往往消減了孩子本來的學習興趣,只要合理掌握獎勵方法,適時、適度的對孩子進行獎勵,才能強化孩子學習的內在動機,激發學習興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