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入十萬靠努力,年入百萬靠什麼?

正文共:2519 字 11 圖

預計閱讀時間: 7 分鐘

要說這個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你在長江頭,我在長江尾;也不是你在北極,我在南極;更不是你在火星,我在地球……

而是曾經一起玩耍的小夥伴,一起上學的兄弟,收入相差10倍,才是世界上最遠的距離啊~

年入十萬靠努力,年入百萬靠什麼?

是能力不夠?運氣不佳?還是情商太低?都不是,只因為你和他差一個市值管理。

人一旦進入職場,就具有了個人內在價值(能力和素質)和個人的市場價值(收入)兩個維度,個人的內在價值是通過個人的市場價值來體現,也通過個人的市場價值來兌現,所以最關鍵的是要管理個人的市場價值。

年薪10萬和年薪百萬的差距,就是我們以收入體現出來的價值。

擁抱新興行業 享受估值溢價

你要承認,市場對不同行業人才給的薪水是完全不同的

決定你薪水收入的首要因素是你處於什麼行業,一個紡織企業裡的技術人才和IT行業的技術人才是兩種人生,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小職員收入秒殺鋼鐵廠的中層幹部。

決定你收入的不在於有時你做什麼崗位,你的本領有多高,你是否累的跟狗一樣,而在於你處於哪個行業,這個行業整體的利潤率有多少,整體收入水平有多少。

年入十萬靠努力,年入百萬靠什麼?

你如果只有在傳統行業的工作背景,那麼你就跳不出傳統行業的收入魔咒,市場給你的估值就是傳統行業的平均薪水。

上市公司也一樣,它如果把自己定位於傳統行業,在市場中一直以傳統行業的形象存在,它的市值是上不去的,而只有通過價值重組,才能讓市場對自己重新估值

亞馬遜為什麼10年市值能從200億到5000億?因為價值重組。

它在10年裡通過不斷加碼雲計算領域,從一個傳統的電商變成了一家雲計算公司,成為了一家技術服務公司,而市場對雲計算公司、技術服務公司的估值遠遠高於電子商務。

亞馬遜沒什麼資產,但它的市值相當於8個通用汽車,7個時代華納,3個殼牌石油!

年入十萬靠努力,年入百萬靠什麼?

一家傳統的鋼鐵、紡織、造紙行業上市公司,市場給的估值再高也不會超過20倍,而如果搖身一變,變身為大智移雲(大數據、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市場的估值就50倍、100倍甚至到市夢率了。

如果你混跡於一個處於大發展期的新興行業,恭喜你,你已經是人生贏家了。

可是,如果你身處一個夕陽行業,你有沒有想過,你真的是智商和能力比在融創、恆大的小夥伴差很多嗎?

不是!是因為你拼盡所有的才智做出的那一點點業績,都被行業的下降勢頭給對沖掉了。

因為行業好,他們工作的單位時間裡創造的價值,遠遠大於你,所以收入也遠遠大於你。

年入十萬靠努力,年入百萬靠什麼?

我們不能穿越回小時候,沒法從小對自己的人生進行戰略規劃,做商業模式的頂層設計,我們也不能主宰自己所處的行業永遠都有紅利,但是,從現在開始對自己價值重組也不算晚。

如果你身處傳統行業,沒有新興行業的工作經驗,那麼,你就要想辦法把自己的工作範圍逐漸與新興行業鏈接,

比如,現在傳統行業裡也出現了新興的部門,新興的業務,

比如傳統零售行業裡的電商部門、數據分析部門,傳統媒體裡的新媒體部門,爭取你的工作範圍能多和新興行業的圈子接觸,向新興行業靠攏,逐漸你的價值得到重組,

你具備了一定的新興行業的工作經驗和人脈資源、營銷資源,市場已經不把你定義為一個傳統行業的人才,你的市場估值就會提升。

年入十萬靠努力,年入百萬靠什麼?

你也許說了,我不想換行業,也不想換公司。我不是做市場、行政、人力資源、銷售、財務這種通過人才,而是屬於一個行業裡的專有人才,沒法和新興行業鏈接,那麼我的估值如何提升?

資本市場裡,專注於單一主營業務的龍頭上市公司,一定是龍頭,也能獲得資本的紅利,比如網紅股——貴州茅臺。

在這種情況下的價值塑造,是找到你在某一個細分點上的過人之處,使用“精”字訣,在一個點上深耕細作,逐漸培養自己成為那個點上的頂尖人物。

成為傳統行業的頂尖人才容易嗎?其實比新興行業容易得多,頂尖人才都往錢多的地方走,錢少地方人才越來越稀缺,到了一定階段,人才的價值就會有所迴歸。

到錢多人傻的市場去

一個公司能享受到多少倍的估值,還在於它處於哪個市場,一個同樣優秀的公司,可能在新加坡市場只有10倍,在港股、美股有20倍,在我們大A股可能就是30倍。

人才的估值也和市場的交投活躍度有關。

任澤平1500萬年薪被恆大挖走的例子說明,財經圈的人才流動之大,市場化程度之高,使得在這個圈子裡的每個人才價值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

所以你一定要想辦法讓自己市場化,把自己推向錢多人傻的市場!

如果行業所限,你自己整個人不能市場化不要緊,先讓你的產品和服務市場化!比如,電視臺的主持人本身不能市場化,但是在外面主持一個會議和論壇的收費就可以市場化。

在產品和服務市場化之後,就要尋找估值高的市場,同樣一個服務,你的客戶來自於房地產行業、金融行業,跟來自於傳統行業就有著很大的差距了。

給自己用股權定價

一個企業家如果靠利潤的增長賺錢,從公司創業到產生利潤,起碼要三年,因為要交稅還有員工工資,即便有了利潤後,企業還可能要解決庫存、應收帳款,所有問題解決,才有現金分紅。

對企業家來說,靠利潤賺錢如針挑土,而靠股權增值賺錢才是終極目標。

市值管理的目的,也是為了要股權增值。

從個人市值管理角度來說,如果要實現財務自由,靠工資靠辛苦賺錢也是不現實的。

一個成功的家庭,在家庭總收入不斷提高的基礎上,工資收入在家庭總收入中的佔比,應該是逐年下降的,工資收入在家庭收入中的佔比不應該高於30%。

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你總有薪水下降做不動的那一天,總有被主流人才市場拋棄的那一天。

年入十萬靠努力,年入百萬靠什麼?

人到了一定年齡,一定境界,就要想想你是該做賺錢的事,還是值錢的事。是多賺些眼前的收入,還是要為自己今後的20年、30年考慮,哪怕現在幾年之內不賺錢,也要為日後的財務自由做一些奠基性、鋪墊性的工作。

所以,給自己用股權定價的意思,是心裡要越來越重視資產增值的概念,讓投資性收入和被動收入逐漸增加,逐漸成為收入的主戰場,當你退市(即失業或年老退休)的時候,也不用擔心生活質量的下降。

年入百萬+,我能分享的認知就是這些,行動不行動就在於你啦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這裡,希望能對你們有幫助哦!

關注公眾號“韓老師說財商”免費獲得更多財商知識,以及生活中遇到的關於賺錢、花錢、存錢、錢生錢的技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