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瑪麗們的時間線

最近偶然入手了三本小說,《命喪斷頭臺的法國王后——瑪麗·安託瓦內特》《瑪麗·斯圖亞特》和《瑪戈王后》。說來有點意思,稍微搜索一下,就會發現歐洲歷史中,名叫“瑪麗”的貴族少女多得不得了,就連這三本書的主角們,她們的親戚中還有好幾位叫“瑪麗”的,因此,不深入瞭解,肯定很容易越讀越糊塗。我先讀的是《命喪斷頭臺的法國王后——瑪麗·安託瓦內特》,主要還是對砍頭和波瀾壯闊的法國大革命感興趣,不過無所謂啦,反正瑪麗·斯圖亞特最後也難逃被砍頭的命運。

關於法國大革命這段歷史,我其實知道的不多,後來讀了狄更斯的《雙城記》,對於大革命之後的恐怖統治(以及忙碌的斷頭臺)又稍微加深了一點印象,高中畢業就乾脆全部忘光。以前也就是在課本上不過腦子地呱呱背誦了一些大概情況,什麼導火索啦,真正原因啦,開端啦,發展啦,意義啦,而且歷史書上的這一段全部都是分開講的,美國講幾章,法國講幾章,中國的所有歷史完全在另外幾本書上,直接導致我對這些事件的認知也是很分裂的,很多事情的發生發展聯繫不到一起,以至於我現在讀這幾本小說的時候對時間線完全理解不能,所以現在需要認真整理一下,方便自己的理解,也方便之後的論述。對於這幾個瑪麗,我相信不只是我,大部分人根本分不清誰是誰,誰分別在什麼年份出現,都做了些什麼。整理清楚時間線,明明白白地知道這一段時間世界上正在發生什麼,對於歷史小說,這點非常重要。大家可以看到,將這些歷史人物放入浩大的時間線之中,放入歷史的滾滾洪流之中,他們當時的抉擇和努力是那麼的微不足道,但是當我們來看將他們自己的一生放大時,我們又不得不為他們謹小慎微,錯失良機或者莽撞冒進,引火上身而感嘆不已。可能有人會說,啊,歐洲史我沒讀過,這些小說看不懂,中國歷史小說也沒見你看懂了啊,況且現在好玩的遊戲那麼多,多去玩幾個(《刺客信條大革命》我居然沒有玩過,懊惱),對歷史產生興趣,一點點查資料,一切就很好辦了。因為有三本書,所以我不會侷限於法國大革命這一段時間,之前的伊麗莎白和瑪戈王后在位的一些重要事件也需要收納進來。現在讓我們看看,那段時間都發生了什麼改變世界的大事件吧。

關於瑪麗們的時間線


關於瑪麗們的時間線


蘇格蘭女王瑪麗一世(Mary Stuart ,1542年12月8日-1587年2月8日)是蘇格蘭的統治者(在位時間1542年12月14日─1567年7月14日)以及法國王后(1559年7月10日至1560年12月5日)。她的一生充滿悲劇色彩,也因此成為蘇格蘭君主中最有名的一位。蘇格蘭女王瑪麗與她的表姑——也就是被稱為“血腥瑪麗”的英格蘭女王瑪麗一世——因為在位時期大致相同,所以經常被人錯誤的混為一談。

瑪麗一世(Mary I,1516年2月18日-1558年11月17日),是英格蘭和愛爾蘭女王、都鐸王朝第四位和倒數第二位君主(1553年7月6日-1558年11月17日,實際上任日為7月19日)。她於其同父異母弟弟愛德華六世死後繼承其王位,並再次於英格蘭內恢復羅馬天主教(舊教),取代她父親亨利八世提倡的盎格魯教派(新教),過程中,她下令燒死約300名宗教異端人士,此舉動為她得來“血腥瑪麗”的綽號。最終,瑪麗苦心經營的羅馬天主教在她死後,被繼任的伊麗莎白一世以新教所取代。

伊麗莎白一世(英語:Elizabeth I;1533年9月7日-1603年3月24日),於1558年11月17日至1603年3月24日任英格蘭和愛爾蘭女王,是都鐸王朝的第五位也是最後一位君主。她一生未婚,因此有“童貞女王”(The Virgin Queen)之稱,亦稱“榮光女王”(Gloriana)“賢明女王”(Good Queen Bess,或直譯“好女王貝絲”)。在她之前的都鐸王朝君主順序是亨利七世、亨利八世、愛德華六世和她的異母姊瑪麗一世。

瑪格麗特(瓦盧瓦),出生時間是1553年05月14日,死亡時間是1615年03月27日。

聖巴託羅繆之夜又稱聖巴多羅買大屠殺(法語:Massacre de la Saint-Barthélemy),發生於1572年法國宗教戰爭期間,由宮廷內部針對雨格諾派(法國加爾文主義新教徒)領導人物的刺殺行動引發,之後發生天主教徒針對雨格諾派的暴動。傳統上認為此事件是由查理九世的母后凱瑟琳·德·美第奇煽動。屠殺發生於國王的妹妹瑪格麗特·德·瓦盧瓦與新教徒亨利·德·納瓦爾(未來的亨利四世)婚禮的五天後。這場婚姻被視為是眾多最有權勢、最富有的雨格諾派人物在以天主教徒為多數的巴黎集中的信號。屠殺發生於1572年8月23日晚間(聖巴託羅繆紀念日前夜),雨格諾派軍事和政治領袖加斯帕爾·德科利尼遭刺殺未遂後的第二天。國王下達了殺害雨格諾派多數領導人的命令(包括德科利尼),隨後屠殺在巴黎蔓延開來。屠殺持續了數週,擴散至鄉間和其他城鎮。現在估計死傷者數目的範圍十分寬泛,大約從5,000人至30,000人之間。

瑪麗·安託瓦內特(Marie Antoinette,原名瑪麗亞·安託尼亞·約瑟法·約翰娜,Maria Antonia Josepha Johanna;1755年11月2日-1793年10月16日),早年為奧地利女大公,後為法國王后。她是神聖羅馬皇帝弗朗茨一世與皇后瑪麗亞·特蕾西亞的第十五個子女,在所有子女中排行倒數第二。1785年項鍊事件公諸於世後,安託瓦內特的民望滑入谷底。大革命發生後,她被稱為“赤字夫人”(Madame Déficit)。法國大革命爆發後,王室出逃未成,1792年9月21日,路易十六被廢,法國宣佈廢除君主制。王室遭拘於聖殿塔內。安託瓦內特被控犯有叛國罪,路易十六處決九個月後,即1793年10月16日,被交付給革命法庭審判,判處死刑,魂斷斷頭臺,得年38歲。

工業革命(英語:Industrial Revolution),又稱產業革命,更準確的說是第一次工業革命,一個起點約於1760年代,一直持續到1830年代至1840年代的歷史時期。在這段時間裡,人類生產逐漸轉向新的製造過程,出現了以機器取代人力、獸力的趨勢,以大規模的工廠生產取代個體工場手工生產的一場生產與科技革命。由於機器的發明及運用成為了這個時代的標誌,因此歷史學家稱這個時代為機器時代(the Age of Machines)。馬克思主義史家將它視為資本主義工業化的早期歷程,即資本主義生產完成了從工坊手工業向機器工業過渡的階段。工業革命在1759年左右已經開始,但直到1830年,它還沒有真正蓬勃地展開。大多數觀點認為,工業革命發源於英格蘭中部地區。

美國獨立戰爭(英語:American War of Independence或American Revolution,1775年—1783年),或稱美國革命戰爭(英語:American Revolutionary War),是英國與準備獨立的美國及法國這個歐洲強國之間的一場戰爭。

《獨立宣言》(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是北美洲十三個英屬殖民地宣告自大不列顛王國獨立,並宣明此舉正當性之文告。1776年7月4日,本宣言由第二屆大陸會議(Second Continental Congress)於費城批准,這一天後成為美國獨立紀念日。《獨立宣言》由四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前言,闡述了宣言的目的;第二部分闡述政治體制思想,即自然權利學說和主權在民思想;第三部分歷數英國壓迫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條條罪狀,說明殖民地人民是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被迫拿起武器的,力爭獨立的合法性和正義性;第四部分,也就是在宣言的最後一部分,美利堅莊嚴宣告獨立。

啟蒙運動(英語:Enlightenment,Age of Enlightenmeng,or Age of Reason),又稱啟蒙時代或理性時代,一般認為是發生於18世紀歐洲地區的一場哲學及文化運動。啟蒙運動相信理性發展下的知識可以解決人類實存的基本問題。人類歷史從此展開在思潮、知識及媒體上的“啟蒙”,開啟現代化和現代性的發展歷程。德意志哲學家康德以“Sapere aude”(拉丁語,意為Dare to know,敢於求知)的啟蒙精神來闡述人類的理性擔當,康德認為啟蒙運動是人類的最終解放時代,將人類意識從不成熟的無知和錯誤狀態中解放。

法國大革命(法語:Révolution française, 1789年-1799年)是一段法國社會激進與政治動盪的時期,對於法國曆史以及全歐洲都留下深刻廣泛影響。法國政治體制在大革命期間發生史詩式轉變:統治法國多個世紀的絕對君主制與封建制度在三年內土崩瓦解,過去的封建、貴族和宗教特權不斷受到左翼政治團體、平民和鄉村農民的衝擊,傳統君主制的階層觀念、貴族以及天主教會統治制度被自由、平等、博愛等新原則推翻。整個歐洲的皇室因而心生恐懼,因此在1814年發起反法討伐,併成功恢復君主制,但很多重大改革已成永久。革命導致各界對立,特別是共和派和保皇派在往後長達二百年的政治對立。

《人權宣言》(即《人權和公民權宣言》,1789年8月26日頒佈)是在法國大革命時期頒佈的綱領性文件。宣告了人權、法治、自由、分權、平等和保護私有財產等基本原則。德國學者耶利內克(Georg Jellinek)認為人權宣言以美國的各州憲法的權利法案為藍本,甚至“基本上是抄襲北美各州權利法案而來的”,法國學者布特米(Emile Boutmy)則認為人權宣言是法國的文本,是法國原創的,與英國的權利法案都源於歐陸的“18世紀精神”。

最後順便說一句,1789年的中國,還處在康乾盛世的美夢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