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毒源”韩某竟是女的!这真是个事实稀缺、口水泛滥的时代


哈尔滨“毒源”韩某竟是女的!这真是个事实稀缺、口水泛滥的时代

小城绥芬河压力山大

这几天,关于新冠疫情,大家的关注点转到了祖国的北大门黑龙江省。在那里,除了边境小城绥芬河的数百输入病例让人揪心外,还有一个事儿引发了如潮热议,那就是所谓的“哈尔滨爱情故事”。

这个故事说:韩某3月19日从美国回到哈尔滨,居家隔离期间与同单元邻居曹某发生故事,于是把病毒传给了曹某,曹某另有男友,男友还有其他女朋友,这是一条传染线;曹某和妈妈同住,曹母有个男友郭某某,郭某某在外喝酒传给陈某,陈某又传给家人等等,这是第二条传染线。传来传去的,至少已经导致17个人感染,500多人被隔离。

很多人看了这个所谓的“哈尔滨爱情故事”,都觉得关系太复杂,太烧脑。有人专门画了一张关系图,以便理清来龙去脉,说明病毒的传播路径。

这个“哈尔滨爱情故事”让很多人,特别是黑龙江人义愤填膺。他们都恨透了韩某和曹某。他们认为,正是韩某和曹某的不检点,导致疫情在哈尔滨扩散,严重破坏了哈尔滨乃至黑龙江的防疫形势,严重影响了当地的复工复产复学工作,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


哈尔滨“毒源”韩某竟是女的!这真是个事实稀缺、口水泛滥的时代

哈尔滨,冬季的松花江

在这种氛围中,曹某遭到痛骂,她和母亲的名字、住址、身份证号,甚至是电话号码,都被公布在网上。相对于当初郭某鹏在郑州遭遇的声讨,曹某在哈尔滨遭到的声讨有过之而无不及。

然而,今天,真相爆出,从美国回来的韩某,竟然是个女的。

具体情况如下:

留学生韩某,女,22岁,3月19日从美国回哈后,按照当时有关规定,在道里区某小区居家隔离医学观察。韩某与曹某为上下楼邻居(韩某居住三楼,曹某居住四楼),存在因转运垃圾过程中污染电梯问题,可能造成韩某与曹某间接交叉感染。3月31日韩某核酸检测为阴性,抗体检测IgM、IgG均为阴性,4月3日解除居家隔离。4月9日,曹某被确诊为无症状感染者,4月10日和11日再次对韩某进行了两次抗体检测,其中IgM均为阴性,IgG均为阳性,为新冠肺炎既往感染者。

不但韩某是个女的,而且韩某和曹某根本就没有直接接触,是因为垃圾转运导致的间接交叉感染!

所谓的“哈尔滨爱情故事”“新冠时期的爱情”等等,根本就是子虚乌有,都是人们脑补出来的。

显然,这又是一个网络时代以讹传讹的典型案例。真是“成也网络,败也网络”啊。

诚然,网络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数的便利。但是,凡事有利就有弊。网络让信息的传播无比方便快捷,也让谣言的传播无比方便快捷;网络让大家的生活无比便利,也让很多人丧失了深入实际生活的兴趣,仅仅满足于活在线上。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传统媒体在网络时代的迅速式微,随着调查记者的逐渐消失,我们这个社会,剩下的都是人云亦云,以讹传讹,已经很少有人关心真相,更不要说去挖掘真相了。

比如这个所谓的“哈尔滨爱情故事”,已经在网络上流传三四天了。韩某是男是女这个简单的事实,只要有人跑到事发小区去,或者找一下有关部门,可能只用打一个电话,立马就弄清了。但是,根本没有什么人愿意做这个工作。直到目前有关部门已经公布了相关内情,“韩某是男的,和曹某如何如何”的内容还是网上的主流信息。


哈尔滨“毒源”韩某竟是女的!这真是个事实稀缺、口水泛滥的时代

北国冰城哈尔滨


如今的时代,事实稀缺,口水泛滥;论点太多,论据太少;都在抖机灵,没人搞实证。网络上那一篇篇的10万+,其中有多少水分,又有多少干货?

写到这儿,我忽然意识到,自己何尝不是如此呢?我天天在网上写啊写的,不也是很少去搞实证吗?很多论据不也是来自网络吗?虽然在采用网络论据之前,我会多做一些核实工作,但是本质上好像区别不大。

反思中。以后的稿子,该如何写呢?欢迎朋友们留言指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