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封閉墮落or自我救贖?談安卓10的巨大變化

從安卓誕生開始,它在用戶口中的一大優勢,就離不開“開放”這個關鍵詞。

是的,和競爭對手無論iOS抑或是WP相比,安卓都好玩太多——你可以在安卓中任意安裝應用軟件,而安卓的每個角落似乎都可以魔改,很多功能不可思議的APP只有在安卓中才能有用武之地。


安卓封閉墮落or自我救贖?談安卓10的巨大變化


然而,開放是一柄雙刃劍,它令高階玩家們為之痴狂,同時卻為眾多對電子數碼不求甚解的普通用戶造成了困擾。

同樣的APP,為何安卓版就是要比iOS版更加花裡胡哨?為何安卓推送的通知就要比iOS更狂亂?為何安卓更容易出現莫名其妙的卡頓、耗電問題?

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安卓並沒有對APP的行徑進行嚴格管理,開放為用戶帶來可玩性的同時,也給了APP玩弄用戶的機會。


安卓封閉墮落or自我救贖?談安卓10的巨大變化


谷歌顯然也意識到了這一問題,在最新版安卓10系統當中,谷歌對很多系統機制進行了大刀闊斧的修改,然而這卻引來了爭議。

有人認為,安卓10的這些改動正是谷歌為拯救生態的救贖之舉,而也有人認為安卓10正走向封閉的墮落不歸路。

那麼安卓10中到底發生了怎樣的巨大變化,以至於令人如此議論紛紛?這些改動的得失如何?一起來談談吧。

收緊文件訪問權

和iOS相比,安卓開放的一大表現在於文件系統——在安卓機當中,用戶可以自由瀏覽文件目錄,甚至可以當成U盤使用。

而各個APP也可以自由訪問其他APP創造的數據,例如相冊APP能夠讀取美顏APP的自拍照等等。然而,在安卓10當中,情況卻發生了變化。

安卓10對APP的存儲讀寫權限進行了限制,APP們的數據相互隔離,體驗更類似iOS。

同時,APP也無法在手機中隨意創建文件,亂糟糟的文件夾可以得到改觀。不過安卓10的這一限制只針對使用TargetAPI 29以上的應用,作用還是相對有限的。


安卓封閉墮落or自我救贖?談安卓10的巨大變化


但無論如何,這一改動仍可以視為是安卓系統發展的大趨勢。

對於用戶而言,這一機制能夠減少APP對數據肆意妄為所帶來的煩惱,但同時也意味著可玩性有所下降,安卓變得不那麼像電腦了。

這一改動對於安卓的體驗來說,無疑是顛覆性的,Google也明白這點,因此並沒有將這一機制推行到所有APP當中。

同時,國產ROM可能也會對該機制進行一些更改,因此短時間內這項變動對用戶體驗的影響可能不大。

禁止APP獲取身份信息

相信很多朋友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在某個安卓APP打開過一些感興趣的資訊,例如手機電腦新品等,開啟另一個購物APP的時候,居然就能給你推薦相應的產品了。

這往往是由於APP間的廣告API對手機身份信息進行了追蹤,令廣告得到更精準的投放。

然而這無疑也對用戶隱私造成了威脅,並不是什麼人都喜歡讓APP將家中有幾條內褲都打聽得一清二楚的。在安卓10中,這個問題終於得到了改善。


安卓封閉墮落or自我救贖?談安卓10的巨大變化


在安卓10當中,谷歌大大收緊了身份信息方面的隱私管理,例如APP再也無法獲取手機的IMEI、設備串號等身份信息,甚至無法得知設備的mac地址!

這意味著APP在很大程度上再也無法鎖定用戶的身份,也不會出現一個APP莫名其妙居然會跟你很熟的情況。


安卓封閉墮落or自我救贖?談安卓10的巨大變化


這一改動的爭議不大,關於隱私方面保護的加強措施,可是廣大安卓用戶呼聲已久的了。

很多用戶之所以更喜歡iOS,原因就在於iOS能更好地保護隱私,安卓10這一改進也算是眾望所歸了。

APP權限不再一刀切

這是另一個和權限相關的改進。在以往,如果一個APP使用時需要用到某個權限,例如地理位置,賦予權限後無論該APP是否在前臺運行,它都能隨時隨地通過這個權限來獲取信息。

這就造成了很多問題,例如我們只想要開地圖導航,並不想關掉地圖後,仍被不斷被監控位置。在安卓10當中,問題終於得到了改善。

安卓10改良了權限管理系統,可以讓APP僅在前臺運行時,使用某權限。例如地圖APP,可以被限定只在使用的時候,才被定位,這個機制和iOS是比較類似的。


安卓封閉墮落or自我救贖?談安卓10的巨大變化


簡單來說,在安卓10中權限一刀切、給了就沒得收回的情況大為改善。儘管安卓是一個開放的系統,但並不意味著應該給APP絕對的自由——起碼在權限管理方面,APP不該能為所欲為。

APP無法訪問剪貼板

剪貼板是安卓系統長久以來的一個隱私黑洞,只要你複製了某段文本,那麼其他APP都可以讀取你複製的內容。

這個問題在某個場景下,後果還是比較嚴重的——例如你複製賬號密碼,保不準就會被某個APP給讀取到,至於這個APP會不會把你的信息給傳播出去,恐怕就真的只能聽天由命了。


安卓封閉墮落or自我救贖?談安卓10的巨大變化


在安卓10中,系統對這方面作出了改進,大部分APP再也無法肆無忌憚地讀取系統剪貼板的內容,只有輸入法等少數本來就和文字鍵入、編輯有關的APP才有這方面的權限。

然而這也帶來了不好的體驗,例如複製淘寶的口令後,可能無法那麼直接地跳轉到商品頁面。但總體而言,這一改進仍是有必要的。

收緊API調用

除了自由的文件系統和寬鬆的權限管理,豐富多彩的API也是安卓開放的另一大體現。

然而安卓在近幾代系統中一直對API不斷收緊,例如在安卓9當中,大幅限制了第三方API的使用。

而在最新的安卓10中,API的使用被進一步限制,一些安卓玩家常用的利器,例如太極、冰箱、黑域等APP,可能會面臨功能方面的限制。

安卓對API的收緊爭議頗多。一方面,這令可以令APP的行為舉止更規範,減少了常駐後臺的情況;但另一方面,這也令安卓APP的可玩性大減,安卓APP們越來越像是活在iOS中。

這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要如何在開放和管理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恐怕很值得谷歌深思。

統一手勢體驗

iPhone進入了全面屏時代後,所引入的手勢令很多果粉大呼過癮,但對於安卓用戶而言這卻未必是什麼新奇玩意。

安卓機早就出現了大量手勢操作方案,無論是第三方ROM自帶的方案,還是手勢APP,總能滿足你。然而,在安卓10中,谷歌卻對第三方手勢進行了限制。

根據谷歌最新的文檔規範,各大安卓OEM廠商必須使用安卓10自帶的手勢導航以及傳統的三鍵導航。

谷歌實質上是在迫使OEM廠商隱藏自家的手勢導航系統,儘管它們可以包含在設備中,但谷歌表示不能通過“設置嚮導或任何其他方法”(包括彈出窗口或通知)來宣傳它們,顯然也不能成為默認選項。

顯然,谷歌這一做法是出於統一各安卓設備體驗的考慮,但卻引來了不滿。

有觀點認為,很多OEM廠商要比谷歌官方更早涉足安卓手勢操作的設計,而且安卓10的手勢操作不見得比第三方高明。

OEM廠商為安卓陣營改善全面屏體驗、乃至普及全面屏立下汗馬功勞,谷歌這一封閉的策略有卸磨殺驢嫌疑,可謂非常不厚道了。

總結

實際上,谷歌在近年來一直在加強對安卓的管控力度,試圖將七零八落的安卓生態捏合起來。

例如在安卓8、9當中,引入了Project Treble機制加速系統推送、封禁第三方SDK、禁止後臺讀取攝像頭和麥克風數據等,都體現了谷歌的改革思路。

安卓10無疑是這一思路的高度傳承,未來的安卓或許還會進一步封閉,這究竟算不算一種“墮落”?

開放會帶來生態破碎卻能促進活力,封閉能建立秩序卻減少了可能性,開放和秩序該如何平衡,始終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有趣的是,當安卓逐漸封閉的同時,競爭對手iOS卻在開放越來越多的權限,儘管iOS的開放度仍弱於安卓,或許當雙方都找到各自的平衡點時,安卓和iOS能殊途同歸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