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一張千年夏布,內江8位美女藝成“下山”——



攜一張千年夏布,內江8位美女藝成“下山”——

“咯嘰咯嘰”,4月15日下午,隆昌市普潤鎮一家麻紡廠內,麻線轉動,紡織機響個不停,女工張麗正在織布機前專心紡織,為5月18日即將舉行的內江市“民間手藝人”技能大賽做準備。

攜一張千年夏布,內江8位美女藝成“下山”——


“我從十多歲開始學習夏布紡織,這是祖輩傳下來的手藝。趁著這次大賽終於可以好好展示一番。”張麗告訴記者。


攜一張千年夏布,內江8位美女藝成“下山”——


今年四十餘歲的張麗在隆昌精通麻紡織品有限公司從事夏布紡織已二十餘年,她表示,包括她在內公司共有3位員工報名參加了比賽,希望在這次比賽中有完美表現,進一步弘揚夏布文化。


攜一張千年夏布,內江8位美女藝成“下山”——


一張輕薄的隆昌夏布,承載著厚重歷史。過去,隆昌夏布是朝廷貢品,編織歷史可追溯至唐朝,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2007年被申報為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攜一張千年夏布,內江8位美女藝成“下山”——


隆昌夏布以苧麻做原材料,採用傳統手工工藝,經過打麻、績麻、曬麻、挽麻團,挽麻芋子、牽線、穿竹扣、排線刷漿,上機穿機扣、打重線、泡芋子裝梭,織布、曬布漂洗、印染等十二道工序,精心操作,編織而成。隆昌夏布的編織工藝,是一種文化,也是一種藝術,夏布畫、夏布衣、夏布包、夏布繡品等,暢銷於亞洲、非洲、歐洲等五十餘個國家,經濟效益突出。


攜一張千年夏布,內江8位美女藝成“下山”——


2013年,內江市市中區在此基礎上創新開發的漢安夏布繡,是蜀繡和夏布兩種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融合。她大氣、天然、粗獷、質樸、高雅、俏麗,可大可小,可以保存上千年,具有獨特的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


攜一張千年夏布,內江8位美女藝成“下山”——


在市中區永安鎮尚騰新村,漢安夏布繡專業合作社的高洪曾是一名下崗工人,她接觸夏布繡7年,多次獲獎。這次,她與4名同事一起報名參與內江市民間手藝人技能大賽,不僅準備了多幅夏布繡參加展覽,更為比賽而努力構思、勤奮練習。


攜一張千年夏布,內江8位美女藝成“下山”——


“我自己的作品《大千山水圖》,根據大千先生的名畫,以刺繡的方式再現,是將大千文化和夏布文化有機融合。另外,我們5人合作創作了一幅《晏濟元水墨荷花圖》,長180釐米,寬80釐米,足足花了半年才繡完。以畫仙晏濟元和尚騰新村特色荷花為創作主題,意在弘揚家鄉文化。”高洪表示。


攜一張千年夏布,內江8位美女藝成“下山”——

近年來,夏布繡作為內江一個特色傳統文化產業、一張靚麗的城市名片,得到了快速發展,正朝著“中國第五大名繡”快速邁進。此次內江市民間手藝人作品展覽中,夏布繡將近距離展示其獨特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