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唯一!這戶家庭入選全國抗疫“最美家庭”候選名單!

父親屠應超,今年1月剛結束為期3年的援疆工作回到寧波;

母親侯思聰,今年年初,主動報名奔赴武漢一線抗擊疫情;

兒子屠北辰,在和媽媽分別的兩個多月裡,12歲的他將這段經歷寫進寒假作文“家風故事”,題目為《這一刻,我長大了》。

寧波唯一!這戶家庭入選全國抗疫“最美家庭”候選名單!

一家三口合影。

家是一種守望,也是一種傳承。在這場看不清硝煙的戰場上,寧波這戶家庭舍小家為大家,在各自的抗疫陣地,以實際行動,傳承新時代的優良家風。近日,侯思聰家庭成為全國抗疫“最美家庭”候選對象,也是寧波唯一一家候選家庭。

父親屠應超:寫日誌記錄特殊時期

“3年前,我去新疆支援。3年後,侯大夫去武漢馳援。說實話,作為結婚十多年的老夫老妻,我倆之間有默契,一方在前線,另一方照顧好家裡。所以,這次我像她在過去的3年間那樣,盡力照顧好兒子,照顧好家裡老人。”屠應超十分慶幸,他們一家三口都圓滿地完成了任務。

他口中的侯大夫,是寧波市第六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寧波市援漢醫療隊市六院小分隊副隊長侯思聰。有著5年從事ICU(重症監護)和8年從事呼吸內科臨床的工作經驗,她時刻準備著上前線戰“疫”。當醫院發出召集令後,侯思聰第一時間主動報名參加援漢醫療隊。

接到第二天出發的通知時已是晚上9點,屠應超二話不說,立刻從被窩起來給妻子打包物品,正如3年前侯思聰給他準備援疆的行李。能帶的都帶上,細心的他還為妻子修剪了指甲,以免工作時劃破防護服。

“1月4日我剛從新疆回來,這3年,我們夫妻聚少離多。”屠應超是浙江省第九批援疆幹部,剛剛結束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一師阿拉爾市的對口支援工作。妻子臨走那天,一家三口在機場擁抱告別。當時的屠應超瞬間體會到了妻子3年來的心情。

從那天起,屠應超寫起了日誌,題目叫《侯大夫在武漢》,記錄了那段時間一家三口的兩地生活。他稱侯思聰為“侯大夫”,既代表著對醫生的尊重,也代表著對妻子的一份敬意:“侯大夫去武漢,也是下定決心、緊咬牙關,三分豪氣、七分膽怯。只憑那份職業職責和天性使然。”

母親侯思聰:守在患者身邊3小時不曾離開

抵達武漢後,侯思聰即刻投入阻擊疫情的一線工作。她所在的寧波醫療一隊,整建制接管了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光谷院區E3-3重症病區,那裡有50張重症病床。2月11日,經防護培訓後,病區立即開始全面收治病人。

寧波唯一!這戶家庭入選全國抗疫“最美家庭”候選名單!

侯思聰至今還記得到達光谷醫院時的第一個夜班。當天,她和同事一口氣將40位患者收治入院。

2月12日凌晨2點半,她參與搶救收治了一位合併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的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為了隨時掌握患者的病情變化,侯思聰一步未離開,在病人床邊守了整整3個小時,及時給予全力救治,為患者後續的診治爭搶時間。

每天下班後,侯思聰都會第一時間給家裡報平安。出發前她給丈夫打“預防針”,徵求他的意見。不出她所料,丈夫十分支持:“想去就去吧,這一定會成為你人生寶貴的經歷。”她心裡明白,雖然丈夫沒有沒說出來,擔心卻是難免的。

每次她打開微信,總有來自家裡的問候:“今天怎麼樣?還好嗎?”侯大夫睡得好不好、吃不吃得慣,成了屠應超的每日一問。

這對夫妻間的溝通沒有你儂我儂,更多的是理性的交流。屠應超每天看疫情報道,一天他將一位武漢醫生染疫過世的新聞轉發給妻子,侯思聰回過來:“不要再發了,心理壓力太大。”

屠應超只是想提醒妻子做好防護,完全沒料到是這個反應。他在日誌裡寫道:“侯大夫心大線條粗,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她的害怕和緊張,她甚至拒絕了和兒子的視頻通話。”

患者寫信致謝:你們是“最可愛的人”

“那段時間,正是疫情最吃緊的時候,我和同事們都承受著不小的壓力。好在經過我們的努力,終於有患者出院,這讓我們看到勝利的曙光。打敗病毒,我們有信心。”侯思聰說。

遇到需要使用呼吸機的患者,侯思聰就要頻繁進病房觀察病情,進行評估判斷。這就意味著,和病毒“打交道”的風險不斷提高。然而,侯思聰覺得一切都值得。

“你們冒著被病毒感染的巨大風險不遠千里為我們服務。誰是最可愛的人?這個當下,是你們這些80後90後的年輕人!”這段話是一位老爺爺親手寫的感謝信,字裡行間真情流露。侯思聰告訴記者,很多時候,醫療隊員也同樣被患者所感動。

“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發展。侯大夫說,目前她所負責病床數量的緊張狀況,已經大為緩解,偶爾竟還有空床!這說明,一線‘戰事’已遠不像之前的那般膠著了,侯大夫回家的時間,怕是不遠了。”屠應超在日誌裡的語氣,輕鬆了不少。

正如他所願,3月30日,侯思聰所在的病區“清零”。醫療隊共收治了87名重症患者,其中16名危重患者,治癒率94.3%,戰績斐然。

兒子屠北辰:像爸爸媽媽那樣幫助更多的人

在過去的2個多月時間裡,為了能讓妻子安心抗疫工作,屠應超全力以赴,盡力穩定家庭後方。而侯思聰最擔心的是:3年沒相處,丈夫能不能管好兒子?

寧波唯一!這戶家庭入選全國抗疫“最美家庭”候選名單!

侯思聰與兒子

屠應超翻開兒子的課本跟著兒子一起做題。讓他意外的是,媽媽不在的這段時間,兒子的學習更加自覺了。第一次離開媽媽這麼久,他將自己的想法寫進了題為《這一刻,我長大了》的作文裡:“我不想讓媽媽看到我哭的樣子,就把眼睛裡酸酸的味道憋了回去。每天睡覺前,我都想打電話給媽媽,又怕打擾她。”他知道,媽媽是去做一件很勇敢的事,他希望自己也能像爸爸媽媽那樣去幫助更多的人。

每次打電話時,屠北辰才會問媽媽“你啥時候回來”,可媽媽每次都回答還不知道。直到3月28日,他終於聽到媽媽說“3月31日回寧波”的消息。他高興地親手畫了一塊應援牌,請爸爸託人送到機場,送到媽媽手裡。

寧波唯一!這戶家庭入選全國抗疫“最美家庭”候選名單!

4月15日,侯思聰就將結束為期14天的休養,回家團聚。巧的是,4月14日剛好是侯思聰的生日,貼心的丈夫和兒子早已為她挑選好了生日禮物,準備給她一個驚喜。

侯思聰的生日願望很樸素,和丈夫、兒子目前的心願很一致:“我就想多陪陪孩子和愛人,一家三口坐下來和尋常家庭一樣吃飯,有空到近郊去走走。這個春天來得實在不易。”記者 陸麒雯 通訊員 趙蔚 胡青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