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行舞陽北舞渡鎮,探訪被寫入中學歷史課本的賈湖遺址

現在的中學生都都知道,舞陽縣賈湖遺址及其出土的七孔骨笛,已經被寫入中學歷史課本中。賈湖遺址發掘,再現了八千年前人類生活的景象,是淮河流域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文化遺存,2001年6月,國務院將其確定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確定為20世紀全國100項重大考古發現之一。

騎行舞陽北舞渡鎮,探訪被寫入中學歷史課本的賈湖遺址

對於賈湖遺址,“歷史小揹簍”並不陌生,之前已經去過一次,兩年後,又懷揣渴望,在1月16日下午1時許,趁著雪後放睛,氣溫回升,再一次踏上了前往賈湖的道路。

經過九街鄉,沿著大沙河河堤水泥路向西進發,4時到達舞陽縣北舞渡鎮。不得不說,這[次來的太晚了,此時太陽已經西偏45度。這北舞渡鎮在過去就是方圓百十里名鎮,靠著沙河,商賈雲集,非常繁盛。賈湖遺址位於北舞渡鎮西南1.5公里的賈湖村,剛到村東頭,一座碑坊式的大門立在村邊,上書“賈湖遺址”四字,最上方是一巨型的七孔骨笛造型,非常醒目。

騎行舞陽北舞渡鎮,探訪被寫入中學歷史課本的賈湖遺址

矗立在村東2裡處的碑坊式的大門,上有骨笛雕塑

從大門向西2裡多便是賈湖村,路分左右道,中有綠植。路兩過也在搞綠化,看來是在為打造休閒旅遊小鎮做準備。遠遠望見村東有幾座高大的平頂亭閣式建築突兀屹立,幾年前我來的時候還沒有這些。

騎行舞陽北舞渡鎮,探訪被寫入中學歷史課本的賈湖遺址

賈湖考古遺址公園,宏大莊嚴

騎行舞陽北舞渡鎮,探訪被寫入中學歷史課本的賈湖遺址

賈湖遺址石碑`

在村東路口,立有一塊大理石石架,中嵌一書有“賈湖遺址” 四字的黑色石碑。我先沿村東的南北路向南參觀。這裡首先便是那三座高大的建築物了, 面積很大,巨柱支撐,平頂覆草,很壯觀。這就是剛建的賈湖考古遺址公園了, 外面有低矮的白色圍欄,很整潔素雅。進入園區,裡面有墓葬展示區,宗教藝術,農業文明,一期二二期三期遺址展示區等,實際挖掘遺址在此路東,只是在這裡集中展示罷了。通過圖片介紹,人們知道這裡有世界最早的釀酒作坊,還有世界上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樂器--骨笛,改寫了世界音樂史,創造了中國音樂史上的奇蹟。說明一下,這裡出土的骨笛,是鶴骨笛,多是七孔,細如指頭,大概有二十多公分左右,這些骨笛現保存於河南博物院,兩年前我專程看過,有好幾十根的樣子,也是館裡鎮館之寶之一。

騎行舞陽北舞渡鎮,探訪被寫入中學歷史課本的賈湖遺址

河南博物院珍藏骨笛,1997年手機拍攝,像素低點

騎行舞陽北舞渡鎮,探訪被寫入中學歷史課本的賈湖遺址

賈湖遺址圖片

騎行舞陽北舞渡鎮,探訪被寫入中學歷史課本的賈湖遺址

賈湖考古遺址公園內的“農業文明主題展示區”

整個遺址總面積約55000平方米。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在此進行了6次發掘,,清理出房址45座、陶窯9座、灰坑370座,墓葬249座、甕棺葬32座、埋狗坑10座,以及一些壕溝、小坑、柱洞等。出土的遺物十分豐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如刻符龜甲、骨笛、稻作遺存等。

賈湖遺址還有人工栽培稻遺存的發現,證明了黃淮流域是稻作農業的起源地之一;。這個也應該改寫了歷史,在此之前的歷史課本中明確提出距今六七千前的浙江灑姆渡遺址,那裡是中華種植水稻的起源。

這裡發現的契刻符號,被認為是“早於安陽殷墟的甲骨文卜辭4000多年”是迄今為止人類所知最早的文字雛形。

賈湖遺址最重要的發現除世界上最早的釀酒坊外,也打破了伊朗公元前5400年前的釀酒的歷史,成為新的世界之最。

賈湖遺址的發現,與原舞陽縣博物館館長朱幟分不開,1961年他下放賈湖村勞動時,在土井和薯窖斷壁上首次發現該遺址,從此賈湖遺址開始揭開了它神秘的面紗。

騎行舞陽北舞渡鎮,探訪被寫入中學歷史課本的賈湖遺址

冬日傍晚的賈湖風光,賈湖文明也因它而孕育

賈湖村三面環水,只有東面與外連接,南面水域面積寬闊,水邊蘆葦叢叢。上次來時,水邊雜木叢生,現在整治,多已伐去。沿著湖邊漫步,村中房屋整飭一新,所有房屋大門均由政府撥款,統一樣式,建成仿古樣式,村中主路是水泥路面,路燈排排,小巷全部青磚鋪,紅燈懸掛。村西新修了一座七孔新橋,那裡又建了一座尊祖亭,幾位老年人在此聊天。轉到村東,新建的仿古式村委會二層小樓也很突出,旁邊是鄉村大舞臺,是群眾健身場所。村裡多是老年人和兒童,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一片喜氣洋洋。

騎行舞陽北舞渡鎮,探訪被寫入中學歷史課本的賈湖遺址

賈湖廣場

騎行舞陽北舞渡鎮,探訪被寫入中學歷史課本的賈湖遺址

賈湖村委會

太陽西沉,天色已暗,逗留了一個多小時後,“歷史小揹簍”懷著不捨的心情離開了賈湖村,騎行到家時已時晚上九點多鐘。明天,“歷史小揹簍”又可能到了另一地點進行探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