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氏遷瓊始祖——黃篪,恩義千秋,族譜中的古老印記

黃氏遷瓊始祖——黃篪,恩義千秋,族譜中的古老印記

  他是南宋末年一位福建籍進士,28歲就上任“廣南西路經略安撫使、統理嶺南諸郡軍民、知瓊州事”;然而,他到海南3年後就英年早逝,留下一個襁褓中的兒子。

  如今,黃篪的後裔已傳至38代,主要分居海口、定安、澄邁、屯昌、文昌、瓊海、瓊中等10多市縣300多個村莊,有部分僑居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文萊及我國臺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

  黃篪後裔傳承先祖“勤勉、厚德、重教”的家風,以德傳家,其十一世孫黃秉與養子李日良之間施恩與報恩的故事,最是值得稱道。

  在距離海口市秀英區長流鎮政府所在地往東北1.5公里地帶,有一片坡地,自古沿稱為馬鞍嶺。這裡,有一座歷經876年曆史風雲的宋代墓葬,即2012年被市政府公佈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黃篪墓。

  日前,因該古墓被海口市政府列入文物保護性開發計劃項目,計劃打造成歷史文化旅遊點而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年輕進士臨危受命


  據《莆田黃氏宗譜》記載:黃姓遷瓊始祖黃篪,字仲韶,號方塘,福建莆田人,生於宋徽宗大觀庚寅年(1110年),是唐代桂州刺史(封開國公)黃岸的第16世孫。

  黃篪出身於書香儒學門第,父親黃汝猷,宋翰林院贈少傅,諡忠教;母親王氏,贈封一品夫人,生有二子,長子黃岩,次子黃篪。更多關於黃氏資料請搜索關注黃氏大家族。黃篪自小受父母從嚴管教與家風薰陶,聰慧好學,博覽儒家群書及兵法,借古鑑今,學習聖賢治國安邦之道。

  南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黃篪考中進士,時年28歲,是當時最年輕的進士。其時,南宋朝廷受金兵武力威脅逼迫而逃往杭州,並改杭州為臨安府。內憂外患,政局動盪,積弊甚多,民眾苦不堪言。

  據家譜記載,這一年,黃篪領受南宋高宗皇帝趙構的聖旨,任“廣南西路經略安撫使、統理嶺南諸郡軍民、知瓊州事”。宋朝的行政區劃實行州、縣二級制。在少數民族地區,繼承了唐朝羈縻州縣的制度,設置“路”,“路”是直轄於中央並高於府、州、軍、監的一級監察區。


  黃篪受命於危難之際,於宋紹興八年(1138年)乘船抵達孤懸海外的海南。當時,島上駐軍紀律鬆散,文化教育、農業生產、社會經濟落後,少數民族地區仍沿襲古人刀耕火種的耕作方式。黃篪到任後,從嚴治軍理政,懲治腐敗官吏。他經常深入民間訪貧問苦,傾聽民意,體察民情,並根據實際制定頒佈系列法規,加強與黎族等民族的聯繫與往來,竭力解決社會矛盾,穩定社會秩序。他大力推廣中原文明,興辦啟蒙學堂,扶持教育,推行先進農耕方式,發展農業生產,支持港口開埠,發展集市商貿經濟等政舉,短短几年,政績顯著,瓊島經濟社會明顯發展進步,受到瓊島廣大民眾讚譽。

  黃篪堅守儒家忠國愛民之道,為政廉正,待民仁慈。史冊記載他“廉正凜其官常,無金玉玩好之藏,無臺榭陂地之娛,時以遠大為期,仁慈宜民”。雖任期不長,但社會評價甚佳,廣受百姓愛戴。

  宋高宗紹興庚申年(1140年),黃篪積勞成疾,不幸英年早逝,卒於任上,時年31歲。臨終前,黃篪北望京城,懷念家鄉莆田,遺囑夫人和隨從,瓊州山水甚好,民風純樸,可立籍留居此地。篪公入土為安時,朝廷官員和百姓數百人痛哭流涕,揮淚送終。墓葬瓊山烈樓嶺第三級坡地,有馬鞍石,墓坐西北向東南,墓場佔地6.54畝,視野開闊。

  後來,黃篪夫人王氏帶著年幼的兒子黃京遷出府城,定居瓊山烈樓(今海口市長流鎮博撫村)。

  黃篪作為福建莆田黃姓遷瓊始祖,是黃岸後裔較早遷瓊者。


  後裔播遷海內外


  黃篪夫人王氏,誥封四品恭人。黃篪去世時,其獨生子黃京仍在襁褓中,王氏悉心撫育黃京成器,京不失母望,獲授國子監生,官任連州(今廣東省連州市)戶漕,娶陳氏,生一子,取名黃浩。黃浩娶符氏,生一子,取名黃南昌,乃太學生,娶符氏,生四子,即黃回、黃損、黃河、黃海。

黃氏遷瓊始祖——黃篪,恩義千秋,族譜中的古老印記

位於海口市秀英區長流鎮的黃篪墓(黃愚子 攝)


黃氏遷瓊始祖——黃篪,恩義千秋,族譜中的古老印記

位於定安縣定城鎮大底村的丹桂坊(黃愚子 攝)

 

後來,黃回遷居瓊山(今秀英區)東山鎮蒼原村,黃損遷居定安縣定城大底村,黃河留居長流鎮博撫村守祖業,黃海生八子,留下第七子名而錦,立籍文昌邁南村,其餘七個兒子全部帶回福建祖籍地。明洪武三年(1370年),居瓊的裔孫們為紀念篪公恩德,在博撫村建起大宗祠,即方塘公祠,牢記“方塘世胄分支遠,安撫宗親一脈昌”的輝煌歷史。

  而今,黃篪支系枝繁葉茂,已傳至38代,現今總人口約30多萬,主要分居海口、定安、澄邁、屯昌、文昌、瓊海、瓊中等海南10多市縣、300多個村莊,福建省(黃篪裔孫黃海一支敷衍至今有8萬多人),有部分僑居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文萊及臺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更多關於黃氏資料請搜索關注黃氏大家族。黃篪是海南黃氏遷瓊始祖支系中人口最多、分佈最廣的一支。

  2010年7月,由黃篪第二十八世孫、中國作協會員黃昌華根據黃篪渡瓊主政為題材創作的長篇歷史小說《開埠緣》正式出版發行,全書約25萬字,以宋代為歷史背景,通過人物故事,勾勒出一幅宋代海口開埠的歷史畫卷。


  

黃秉恩義千秋傳

  

黃篪後裔世代傳承先祖“勤勉、厚德、重教”的家風,以德傳家,歷代人才輩出。到明、清兩個朝代,較出名的是黃公澤一家“五代四登科”。據《定安縣誌》及《黃氏宗譜》記載,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大底村黃公澤在廣東鄉試考中舉人,成為定安歷史上第一個舉人,接著他的子孫也先後中舉,開創了海南一家“五代四登科”之先河,芳名流傳至今,而他們的故事也被後裔世代口口相傳,留下許多佳話和美譽,至今仍為人們津津樂道。

  黃公澤是黃篪的第十世裔孫,生黃秉、黃謙二子。他考中舉人後,官至廣西柳州府融縣教諭。

  黃公澤教子有方、書香傳家,長子黃秉、孫黃景晟、玄孫黃玠先後中舉,先後分別任福建泉州府安溪縣教諭、四川敘州府訓導、湖廣長沙府瀏陽知縣。

  《海南黃氏篪祖損公族譜》記載:黃秉在任安溪縣教諭期間,收養遺孤李日良,視如己出,悉心培養。李日良於天順壬午年(1462年)考中進士,傳臚及第,官至廣東巡按御史,他始終念念不忘養父一家恩德。為報恩,他親自回大底村建造一院三進的“報恩祠”,並鋪設一條通往定城的石道和建起一座石橋;後又在定城中街建立丹桂坊。

  但據《瓊州府志》記載,初建於定安縣定城中街的丹桂坊,為時任巡按廣東監察御史的李日良感恩於黃秉一家而為其建造的紀念物。當時,他因政務繁忙,便委託其副使到定安,會同瓊州府知府、定安縣知縣、定安縣儒學教諭在定城中街建造了丹桂坊。後來,定城中街丹桂坊因年久失修等原因逐漸破損,在風雨飄搖中倒塌不存。

  原定城中街的丹桂坊倒塌後,再過254年,即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黃公澤十一世裔孫黃爵在家鄉大底村按照原建於定城中街的丹桂坊的建築風格重建一座牌坊——大底村丹桂坊。牌坊為全石質古軒杆欄式結構,三間四柱;牌坊橫樑正面正中陰刻橫書“丹桂”兩個楷體大字,右側陰刻直寫楷體小字“進士巡按廣東監察御史”,左側陰刻“中憲大夫按察使司副使 瓊州府知府同知 定安縣知縣 儒學教諭 康熙五十一年壬辰孟秋吉旦十一世孫爵修”;牌坊中間兩根石柱上陰刻“底鄉通籍無復勝,建邑開科第一坊”直寫楷體大字。

  屹立於大底村西側,經歷了300多年風雨的丹桂坊,是這一家族輝煌歷史的文物見證。2009年5月,丹桂坊被海南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更多關於黃氏資料請搜索關注黃氏大家族。

  年過七旬的大底村鄉賢黃寶奎從小就多次聽村裡老人們講述黃秉培育養子李日良勤學成才的故事。2012年,因著黃寶奎及大底村眾宗親提供素材,新編歷史瓊劇《恩義千秋》在海口首演,並榮獲海南省首屆藝術節文華大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