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後,英法美提出“道威斯”計劃,對德態度由“放血變成獻血”

一戰從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持續近4年的時間,席捲整個歐洲大陸,所有的歐洲國家全部投入到這場史詩級的戰爭中。整個戰爭由兩大陣營,進行玩命般的對抗,分別是以"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國"的同盟國為主的"英國、法國、沙俄、美國"為主的協約國。這場戰爭以薩拉熱窩事件為導火線,一經點燃便失去控制,使得歐洲遭遇人類史上最為嚴重的破壞。

一戰後,英法美提出“道威斯”計劃,對德態度由“放血變成獻血”

一戰中,德國士兵

同盟國與協約國雙方共投入6500萬人參戰,4年下來雙方死傷達3000萬(死1000萬,傷2000萬),堪稱人類歷史上的浩劫,至今給歐洲人民留下深刻的陰影,為了能夠贏得戰爭的勝利,雙方不惜一切代價,傾盡所有國力的同時,給戰後的經濟帶來嚴重的衝擊。

跟所有的戰爭一樣,戰後所面臨的頭一件事必然是戰勝國採取對戰敗國的制約措施,除了限制戰敗國的主權和軍事以外,經濟賠償往往是大家最為關心的事兒。

由於戰時的需要,雙方所有的精力全部投入到發展軍事工業,根本沒有能力發展經濟,再說整天槍林彈雨、飛機轟炸,所有的工廠要麼被徵用,要麼被轟炸殆盡,根本沒有條件去發展生產貿易經濟,所以戰爭結束後,面對戰勝國對戰敗國的經濟賠償要求,戰敗國根本無力償還。為了能夠既保證自己可以拿到相應的賠償款,又可以不激化戰敗國民眾的反抗情緒,"道威斯"計劃應運而生。


一戰後,英法美提出“道威斯”計劃,對德態度由“放血變成獻血”

一戰中,法國士兵

道威斯計劃,是1924年4月,由英法美三國共同擬定關於一戰結束後,解決德國面臨的戰敗國賠款問題。道威斯計劃的特別之處,一方面英法美繼續要求德國進行經濟賠償,另一方面又給德國提供無限度的經濟貿易支持,幫助百廢待興的德國恢復到戰前狀態。

不妨先來看看"道威斯計劃"的內容

1. 明確德國的賠款額度2690億馬克(約113億英鎊)。英法美要求德國共賠償35億馬克,採取分期付款的方式,頭一年賠償10億馬克,4年後賠償25億馬克,其他的賠款再議,但是這兩次的35億馬克的賠款必須支付。

一戰後,英法美提出“道威斯”計劃,對德態度由“放血變成獻血”

時人所作,描述道威斯計劃的漫畫

2. 將德國財政納入監管範圍。說到底是英法美想通過國際社會的外殼,間接介入到德國的國內財政事務。表面上說要幫助德國改革貨幣、重組銀行,實際上是想通過"幫助"的方式攫取德國財政的控制權。

3. 戰勝國將給德國提供戰後貸款。以美國為主的西方國家,想借助外匯貸款的方式,幫助德國恢復國力,一方面可以賺取貸款利息,另一方保證德國將來有能力償還賠償。

4. 有關一切賠償的問題,必須要國際仲裁委員會裁定,單一國家無權干涉德國。

一戰後,英法美提出“道威斯”計劃,對德態度由“放血變成獻血”

道威斯計劃,簽訂現場

以上是英法美為了解決德國問題,而制定的對德公約。仔細品味道威斯計劃,會發現特別有意思,除了第一條和第二條的部分要求外,實際上從條款的設置來看,英法美對德國還是非常"善意友好"。所以,歷史學家一直有這樣的論斷"原本是帝國主義給德國放血的契約,變成給德國獻血"。

問題:英法美三國為什麼要對德國這麼好?

1. 德國沒有能力償還。一戰後,德國的窮苦現狀實在難以想象,整個社會滿目瘡痍、百廢待興沒有希望,即便是將土地掘地三尺變賣也沒有任何能力償還賠款。加上英法美的貨幣改革措施,使得德國的幣值貶值到"買櫝還珠"的地步。大街小巷的小偷看到有個箱子裝著紙幣,跑上前去把紙幣倒掉,抱著箱子就跑。小孩子的玩具便是用成捆的紙幣當積木。

一戰後,英法美提出“道威斯”計劃,對德態度由“放血變成獻血”

百廢待興的德國社會

2. 大量工人失業,不滿情緒日益高漲。由於德國確實無法償還賠款,英法美又盯著不放,還出兵佔領德國的工業核心魯爾區,以此威脅德國。新上臺的古諾政府也豁出去,反正沒有錢,你愛佔就佔。拿一個魯爾區抵消所有賠款吧。英法美一看,此時的德國真的是"死豬不怕開水燙",它就是真較真不給,誰拿它也沒辦法。

3. 英法間的私心,是道威斯計劃的主要原因。德國是戰敗國實在可很可惡,在戰時狀態下,英法兩國毫無疑問地會結盟在一起對抗共同的敵人,然而戰爭結束後,國際矛盾便會轉化,由英法與德國的戰爭矛盾變成英法兩國的歷史矛盾。英國,想要有個陸地強國來牽制法國,防止法國做大做強,細數整個歐洲,只有德意志民族有這個實力來與法國抗衡,經過英國一系列的運作,扶持德國的道威斯計劃應運而生。

一戰後,英法美提出“道威斯”計劃,對德態度由“放血變成獻血”

失業後,流離失所的工人

俗話說,戰勝一個強大的對手很難,戰勝後以什麼樣的態度處理對手更難。拋開亂七八糟的利益瓜葛不說,若是處理的太輕,便無法達到預期制裁的目的,若是處理的太重又有悖國際人道主義,且容易激起戰敗國民眾的反抗情緒。

所以,道威斯計劃由最初的放血,變成給德國獻血也是英法美作為戰勝國,經多方利益權衡後的最佳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