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安全感是包裡有錢,頭腦有貨

成年人的安全感是包裡有錢,頭腦有貨

2019年最火的是什麼?

是裁員大潮,是中年危機,是996,是猝死…

每天這些關鍵詞幾乎都是各大社交軟件上的熱門,是朋友圈爭相轉發的話題,直擊現代人的痛點,讓人陷入深深地焦慮當中,各種不安全感也席捲而來。

那麼到底是為什麼會讓我們產生不安全感呢?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視網膜效應”,也就是說當你開始關注一件事情的時候,你會發現周圍全是這樣的事。

同樣,當這些關鍵詞充斥著你的生活時,你就會發現周圍全都是失業人群的哀嚎,全都在工作的重壓下“苟延殘喘”。

而在這樣的氛圍當中,當然就會讓你變得越來越沒有安全感了,越來越焦慮,越是焦慮你就越不能靜下心來理性對待自己的生活,更不能靜下心來好好沉澱自己了。

慢慢地就會形成惡性循環,工作中時刻擔心著自己會被裁員,生活中靜不下心來學習害怕猝死,如此一來不安全感不僅沒有減少,反而日益劇增。

成年人的安全感是包裡有錢,頭腦有貨

如何避免不安全感呢?

人在孩提時代,需要通過父母來獲得安全感,需要在父母精心地培養下才能建立良好的安全感,從而很好地和外界相處。

但不幸的是,不是每個父母都懂得培養孩子的安全感,以至於我們成年後,多多少少都有著這樣或者那樣的不安全感。

再加上出身社會,面臨著各種各樣的打擊和競爭,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壓力,不安全感就俞發濃烈。

而要真正抵抗住這些不安全感,要麼包裡有錢,要麼頭腦有貨。

包裡有錢

王爾德曾說:在我年輕的時候,曾以為金錢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東西,現在我老了,才知道的確如此。

在這個世界上90%的事情可以通過金錢來解決,同樣有了錢至少能夠緩解你80%的不安全感,可以解決你80%的焦慮。

無論是年輕人還是中年人都需要養成儲蓄的習慣,在暴風雨來臨之時,你就會有抵禦風險的能力,更不會陷入視網膜效應,而讓自己過得擔心害怕。

頭腦有貨

懷左老師曾經說過“這個社會根本沒有穩定的工作,有的只是你不斷遷移的認知能力和思考能力”,也就是說頭腦有貨永遠是你抵抗風險的安全感。

寫到這裡我便想到了同學的姐姐,一畢業就在一家石油公司上班,儘管工作一直都是勤勤懇懇,還是沒有得到升職加薪的機會。

直到近兩年石油公司的業績出現大面積下滑,需要大面積調整人員,很多位高權重的老總們都被裁掉了,很多無足輕重的職員也成為了公司優化的對象。

那段時間公司人人自危,誠惶誠恐,而她的姐姐卻在這樣的危機面前卻成功地逆襲了,得到了升職加薪的機會。

原來她姐姐之所以能夠在危機面前坦然自若,能夠成功逆襲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於姐姐平時的學習和努力。

她深知只有不斷優化自己的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認知才能夠抵抗住職業上的危機,才能夠擁有安全感。

於是在別人聚會的時候姐姐在刻苦努力地學習,在別人混水摸魚的時候姐姐在認真學習專業知識。

因此,在人人都說姐姐運氣好時,只有她知道姐姐一路的成長。

成年人的安全感是包裡有錢,頭腦有貨

在瞬息萬變的時代裡,無論是用錢來獲得安全感還是用知識來獲得安全感,都需要自己給予自己,你自己才能決定了你自己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