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真實的賣房人比電視更辛酸

疫情期間最火的電視劇莫過於由孫儷主演的《安家》了,這部以房地產中介為題材的電視讓人耳目一新,更通過不同階層對待房子的態度,來揭示現實生活中人們的焦慮。

在這個沒有房子就不結婚的時代裡,房子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同時也帶動了房產中介這一職業的火爆,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安家》才格外地讓人期待。

在情節的設置上編劇繼承了《都挺好》裡蘇明玉的“悲慘”人生,給女主房似錦創造了一個不幸福的原生家庭,讓她比一般人更有毅力和決心,更有拼搏的精神。

儘管如此,該電視劇對房產中介這個角色的解讀無疑是失敗的,因為現實生活中的房產經理人比電視劇更殘忍。


《安家》:真實的賣房人比電視更辛酸


01

沒有什麼不擇手段只有跑斷腿的付出

在電視劇中房似錦是銷售精英,她的口頭禪是“沒有我賣不出去的房”,甚至為了能夠在大城市生存下去,她不擇手段,搶同事的單子,賣給戶主凶宅和跑道房。

看似開了掛一樣的人生,卻多多少少透露著一些不真實的味道。

雖然我並沒有賣過房子,也從來沒有體會過房產經紀人的辛酸,但是我的朋友大學畢業後就在賣房子,對於房產經紀人的這個職業她更有發言權。

當她看了《安家》後就發出了一句感慨,這也太假了吧,每個區域都有自己固定的銷售,不同的種類更有不同的人來服務。

就好比租房就會是固定的人來接待,其他的同事更不會搶你的單子。而你所有的業績都是帶著客戶一次又一次看房所得來的,不用耍任何心機和手段。

關於賣房子也並非能夠開掛,一個房產經紀人在一個月能夠賣出一兩套就已經是謝天謝地了,更不用說在一開始就賣出好幾套。

而編劇這樣安排無疑是神化了女主,給女主創造一種不可超越的既視感。


《安家》:真實的賣房人比電視更辛酸


02

房產經紀人的生活根本和普通人一樣辛酸

在電視劇中不管是房似錦還是徐姑姑,他們都居住在上萬的單身公寓裡,享受著一個人獨處的美好時光。

不可否認的是有些房產經紀人確實有能力負擔這樣的費用,但是絕大多數的房產經紀人的工資並不能支撐起奢侈的單身公寓。

他們或許在一兩個月裡運氣很好,賣出了好幾套房,有機會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但是未雨綢繆都是每一個房產經紀人懂得的,因為他們知道很可能在未來的好幾個月裡沒有任何業績。

而這也就是他們常說的“一不開單就不開,一旦開單吃一年”。

再加上嚴格的制度考核,每個人每天的工作就是帶著客戶看房子,瞭解房源,拓展渠道,學習房屋風水等。

只要是想一直待在這個行業,就一定要逼著自己成長為專業人士,沒有一刻是能夠輕鬆自在的。他們的生活比普通人更辛酸,他們的付出比普通人更多。


《安家》:真實的賣房人比電視更辛酸


03

各個階層都看得清清楚楚

房產經紀人是一個離現實最近的職業,在這個有房子就有底氣的年代裡,每個人都渴望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

不管是公務員,富人,平民百姓都會通過經紀人來和房子產生鏈接。在這個過程中你會發現這些人的背後都有著對房子的一種期許,有著對生活的一份期待。

就好比朋友的一次真實經歷,她說有一個靠著賣酸辣粉積攢起來的錢,顫顫巍巍地走進售樓部,只為給自己的兒子買一套結婚用的房子。

他小心翼翼地對朋友說,我這一生辛辛苦苦攢下來的錢,沒想到就花在了這個冷冰冰的房子上了,你不知道兒媳婦一直拖著不肯結婚,就是因為我家沒有買房子,現在聽到要買房子了,就早早地把結婚證領了。

本來這錢是留著給我們老兩口養老的,卻因為兒子的一句話就把我們洗白白了,一下子拿出這麼多錢來,心裡就如刀絞一般。

聽著老人的一席話,朋友的眼睛溼潤了,都說養兒防老,到頭來卻輸給了房子。

當然,還有一些從不在乎錢的富人,一出手就是大手筆。面對這樣的客戶睡著就要笑醒,因為他們實在是太闊綽了。

但反過來一想又會覺得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怎麼會這麼大呢,一個是用一生的積蓄才能換來一套房,另一個只要大手一揮就能夠擁有很多套房。

唉,人生啊有時候就是這麼不公平,可是又能怎樣,除了努力改變生活,你只能無可奈何!


《安家》:真實的賣房人比電視更辛酸


04

還記得電視劇《北京女子圖鑑》裡有句經典的臺詞“沒有在長夜裡哭過的人,都不足以談人生”,而房產經紀人就是這樣一群被現實生活捆綁著,卻又要努力面對生活的人。

他們看見過的現實永遠是你無法看到的,他們經歷過的生活永遠是你無法體會的,他們所遭遇過的辛酸不比任何人少。

所謂藝術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你所看到的僅僅只是冰山一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