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人們都只聽說過“宋家三姐妹”而沒有聽說過“合肥四姐妹”,這並不是說人們孤陋寡聞,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國歷史源遠流長、人物繁盛之極。人們只會銘記住,在歷史中,有著真正巨大影響力的人物,而對於一些沒有太大影響力的人,人們就會選擇自主性地忽略。
“宋家三姐妹”就是擁有著巨大影響力被歷史銘記的人,而“合肥四姐妹”則在很多時候被掩埋在了歷史的塵埃中,只有少數人知曉。
如果說“宋家三姐妹”嫁的是位高權重的人物,那麼“合肥四姐妹”嫁的卻是藝術界、文化界、學術界的名流。
張家是近代史上的名門貴族,四姐妹的父親是近代教育家張武齡,母親是崑曲研究家陸英。張武齡除了擁有萬頃良田,更熱心於結交蔡元培這樣的教育界名流、而且熱衷投資教育事業,成為一代民國世家。因為出身富家,張家四女都受過很好的教育,在那個年代是非常難得的。在父親的影響下,四姐妹也在文化界嶄露頭角,成為盡人皆知、才貌雙全的女子。文化界人戲稱她們為“合肥四姐妹”。
作家葉聖陶有一句廣為人知的話:“九如巷張家的四個才女,誰娶了她們都會幸福一輩子。”她們分別嫁給了著名崑曲演員顧傳玠、語言學家周有光、文學家沈從文 和德裔美籍漢學家傅漢思。堪比站在權力頂端的“宋氏三姐妹”。
而這“合肥四姐妹”雖然一奶同胞,然而在那個亂世中,卻秉持不同的愛情觀。
一 浪漫愛情觀:大姐元和,是著名的崑曲度曲家,一生致力於弘揚崑曲
張元和是四姐妹中的老大,成熟穩重、文靜端莊,屬於典型的大家閨秀。在上海大夏大學讀書時有“大夏皇后”之稱,追求者自然不少,但卻無一人入她法眼。
元和很痴迷崑曲,從小就和姐妹們一起學習崑曲。在讀大學期間,元和與她的朋友們都是顧傳玠的戲迷,常常去看顧傳玠的舞臺演出。直到後來結識了風流倜儻的崑曲名伶顧傳玠。
二人的相識頗具浪漫色彩。當時元和正與二妹允和等一些女孩子學唱《牡丹亭》“拾畫叫畫”一折,這折戲正是顧傳玠的拿手好戲。張元和很想看顧傳玠的這折戲,便給顧傳玠寫了一封信,希望他能加演這一折。這在當時也屬於比較大膽的行為了。
顧傳玠接信後很快就回復,同意在大世界上演“拾畫叫畫”一折——於是便有了張元和與顧傳玠的初遇和相戀。這一年,張元和22歲,顧傳玠20歲。元和對崑曲和舞臺的熱愛,促使她下決心嫁給這個男人。顧傳玠也為了不辜負名媛的厚愛,在他事業正值高峰之時,卻突然退出了舞臺。
在那個年代,一位名門閨秀和一個戲子之間,即使是退出舞臺的戲子發生感情也是不可理喻之事。因為那時候戲子的社會地位相當低下。所以1939年4月,元和與顧傳玠的婚事,曾令當時上層社會大為震驚,上海小報以"張元和下嫁顧傳玠"為題大事渲染。
顧傳玠和元和除了崑劇,沒有什麼共同點,不過一旦結合,他們的命運就被牢牢地連在了一起。儘管元和婚後的日子遠遜閨閣時的富有,但她對顧傳玠的感情始終沒有改變。顧傳玠退出舞臺之後,從事過很多事業,都以失敗告終。因此顧傳玠很自卑,感覺對不起元和。
元和的婚姻中顯然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困擾,她的遺憾也全與丈夫有關。但是,她也從不埋怨丈夫、從來不在背後說丈夫的壞話,人們甚至不知道顧傳玠有什麼壞習慣。元和不太顯露強烈的情感,除了丈夫和兒子,她對別人也沒有特別深厚的感情。
1949年5月18日顧傳玠率全家去了臺灣,因肝病於1966年去世。悲痛不已的元和,手書《崑曲身段試譜》,以作為紀念。
顧傳玠去世後張元和致力於弘揚崑曲。一次,在扮演《長生殿-埋玉》的唐明皇時,張元和忽然出戏,潸然淚下:“原來我埋的不是楊玉環,而是顧傳玠這塊“玉”呀!”玠就是“玉”的意思。
元和因對崑曲的痴愛,成就了她與顧傳玠的傳奇愛戀,這真是緣起崑曲,終也崑曲也!
二 英氣逼人的灑脫愛情觀:二姐允和,擅詩書格律,自稱“標準的家庭婦女”
張允和因是難產出生,出生時體重不足4斤,從小"瘦骨嶙峋",老二允和雖然身為女性,卻有著坦率倔強嫉惡如仇的英雄情懷。孩提時,姐妹同樣學崑曲,別人都喜歡杜麗娘,愛看情情愛愛的故事戲曲,但是允和就不喜歡,她喜歡那些性格鮮明勇敢激烈的英雄,而這些英雄裡就有她最喜歡的關公,因為關公講義氣。
允和從小學習崑曲,她在幾百人面前演出不怯場,出了差錯也不害怕。這培養了她的膽大,並擅長在公開場合演講。她依靠自己的大膽彌補了體格方面的缺陷。
在讀書期間,允和迷上幾何概念和數學推理。還在學校接觸到哲學、生物、當代政治和體育活動,最終獲得歷史系的學士學位。畢業後在光華附中擔任歷史課老師,1952年被調到人民教育出版社擔任歷史教材編輯。
18歲那年,張允和與周有光相愛。在談婚論嫁時,周有光擔憂自己窮不能給允和幸福,就有點猶豫。張允和鼓勵他說:“幸福是要自己去創造的”。於是在允和的鼓勵下,他們最終結成連理。
婚後,儘管對教歷史和編歷史教材頗有興趣,但她太直率,太容易打抱不平,也太過固執,不肯放棄自己的原則,容易得罪人,因此她最終選擇了做一名家庭婦女。
等到周有光成為語言大師,成為漢語拼音的創始人之一,張允和已經80餘歲,夫妻兩人每天上午一道茶、下午一道咖啡,喝時把杯子高舉碰一下,舉案齊眉。
在經歷了坎坷的歲月和人生風暴之後,允和的情感和身體竟然都沒有留下什麼創傷,一直活到九十多歲,這實在是個奇蹟。張允和93歲去世前一直優雅得體,被媒體稱作“中國最後一個閨秀”。
三 張兆和獨特而迷惘的愛情觀:三姐兆和是編輯,也是一位作家
四姐妹中的三妹張兆和,因為嫁給了著名小說家沈從文,在四姐妹中最出名。
在兆和的記憶中,她喜歡在傍晚和爸爸一起出去散步,和姊妹們一起讀經書,每天“大字寫兩張,小字抄一張”。沒有人嬌寵她,也沒有人會為她心痛流淚。母親很愛她,但是母親太忙,沒有太多時間管她,她會讓兆和呆在自己房間裡,在盆裡放一串糖葫蘆給兆和,讓她自個兒玩。
兇巴巴的家庭教師於先生拿著木尺打她的手心時,她不哭,姐姐允和欺負她的時候,她也不埋怨。她不在意獨自解決問題,情願保持沉默。 即使在調皮搗蛋的時候,兆和也喜歡單獨行動,悄悄策劃。在家裡,她是有名的"小搗蛋"。
張兆和在讀大學時,是公認的校花。她長相秀麗,性格開朗,追求她的男性隨便排一排,都可以組一支隊伍,吸引了眾多男性的眼光,成為了中國公學的萬人迷。1930年的某日,沈從文在操場上見到這位邊走邊吹口琴、不時瀟灑把頭髮一甩的女學生,瞬間淪陷,就忍不住向她傾吐了自己的心聲。
當時兆和是中國公學的大二學生,她回答沈從文說:“自己正專注學業,不需要什麼男朋友”。當校園紛紛傳言,沈先生再追不到張兆和就要自殺時,張兆和衝進胡適辦公室投訴,校長鬍適笑眯眯地說:“社會上有了這樣的天才,你應該幫助他!”在沈從文猛烈的追求下,半年後,張兆和終於接受了沈從文。
兆和婚後的生活說不上快樂或不快樂,她常常失望。兆和關心的是實際問題:諸如丈夫的消費習慣,她怎樣才能用那麼一點收入度日。正是與沈從文的夫妻生活,把她變成了一個家庭主婦,而且這種轉變來得很快。
風情浪漫從來與柴米油鹽互相沖突。這意味著,你如果需要她打理繁瑣的生活,她勢必就得放下風情。至少,在揮動鍋鏟時,她不能穿絲綢旗袍,一來不方便,二來會沾染油煙汙了綢絲,三來,實在不合時宜。
婚內的沈從文痛苦極了,但他的痛苦全因他自己而起。而張兆和的痛苦,卻是沈從文給的,而他給了這痛苦後還渾然不覺。
張愛玲曾說“愛情如果不落實到柴米油鹽吃飯睡覺這些瑣事上,便是不能長久的愛情。”這話表面是說愛情需要生活磨礪,其實它真正的意思卻是在說:如果人在生活的柴米油鹽裡不會表達愛,這愛便是不可靠的。
在這場婚姻中,沈從文是自卑的。他的妻子是名門閨秀,而他始終只是一個高攀的“鄉下人”,他更像是一朵攀援的凌霄花,始終在扮演一個仰視妻子的角色。沈從文在某些方面從來趕不上妻子,使他很壓抑,而這壓抑的根源在於他的自卑心理。
在自卑的壓力下,沈從文出軌了文藝女青年高青子。直到張兆和產子後,家庭的責任感才讓沈從文恍然間如夢初醒。只不過這一次,心高氣傲的張兆和再也沒有回頭。夫妻倆雖然沒有正式離婚,但是也就此分居,形同陌路。
在今後的數年間,他們的數次分分合合,有時也是出於自願,這並不會太多地影響到他們的婚姻或帶給他們過多痛苦。一起吃頓飯、寫封信,有的時候會比分享同一空間更讓他們親密。
直到1988年,沈從文與世長辭。臨終前,他只對張兆和說了三個字——“對不起”。然而,這一聲道歉最終還是沒能換來張兆和的原諒。
在沈從文過世後七年,兆和整理出版了他們的通信,並寫下一篇後記。
《後記》中寫道:“從文同我相處,這一生,究竟是幸福還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後來逐漸有了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壓,是在整理編選他遺稿的現在。過去不知道的,現在知道了;過去不明白的,現在明白了。他不是完人,卻是個稀有的善良的人。”
張兆和表示,她現在能夠理解沈從文生前所受的重壓。只是,字裡行間,也同樣可以讀出她曾經的掙扎。
在某種程度上,張兆和並沒有原諒沈從文的背叛。沈從文有自己的理想主義,而張兆和也有自己的驕傲和堅持。在不同性格、迥異價值觀的碰撞下,他們的婚姻也必然經歷這樣一場風雨。只是這個中代價和遺憾不免讓人讀來唏噓。
四 傳統愛情觀:民國閨秀、“最後的才女”張允和
充和是四姐妹中最小的一個,因學識淵博而頗有名望。
三歲前,她就學會了背唐詩,然後又讀了幾種啟蒙書,為繼續攻讀"四書"打下基礎。七八歲時,充和開始學作對子,然後就學習寫詩。這時,她的姐姐們就知道這個妹妹不同凡響。她們承認小妹妹的學問根基更紮實,也更有自信,就連充和寫的詩歌也更新穎且富於原創性。二姐夫周有光評價張充和,說她的古文造詣比其她姐妹都高。
充和童年時遠離自己的兄弟姐妹,幾乎總是獨處,養成了她獨特的工作方式、思維方式和寧靜的氣質。充和每天要學習相當長時間,她也很少有分心的事。所有這些,讓她養成了學者的習氣,也讓她有時間自在幻想。
張充和的文藝細胞受到蔣介石、章士釗、沈尹默的稱讚;詩人卞之琳對她一見傾心,寫出著名的《斷章》四句: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充和也是一個萬人謎,有著眾多的追求者,卞之琳就是其中之一,還有一個不修邊幅的方先生,是研究甲骨文和金文的專家。方先生給充和寫信,用的全是甲骨文,讓充和哭笑不得,因為完全看不懂。
在沈從文的介紹下,充和認識了傅漢思,並於1948年11月,舉行了中西合璧的婚禮。婚後一個多月,充和隨丈夫前往美國。她隨身只攜帶著一方古硯,幾支毛筆和很少的行李。
赴美后,漢思攻讀中國文學,後來應聘耶魯大學,教授中國詩詞,之後成了著名的漢學家。充和在在哈佛、耶魯等20多所大學執教,在耶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中國書法多年,課外兼授崑曲,成為頗有名望的學者。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默默地耕耘了一生。
90多歲時,張充和依然在院子裡種玫瑰,種牡丹,種梅花。身為漢學家的傅漢思曾經這樣寫道:“我的妻子體現著中國文化中那最美好精緻的部分。”
充和才思敏捷,學養深厚,且將嚴謹和靈活集於一身,她談吐中的機鋒和雙關語,常能給人很大的樂趣,被譽為民國閨秀“最後的才女”。
合肥四姐妹均為知識女性,有極好的家教和修養,這樣的姐妹不要說在當時的中國鳳毛麟角,即便放在今天,也足以令所有父母感到自豪。但是,她們之所以被後人津津樂道,除了她們自己的才華外,更重要的還在於兩個外在原因:家庭和婚姻。
婚姻上面已經提到了,那麼她們的家庭是什麼樣的呢?
當時的張家,是合肥有名的大富之家,四姐妹的出身,都是不折不扣的千金大小姐。
千金小姐易得,詩書禮樂樣樣精通的大家閨秀卻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當時的張家能一下子培養出四位大家閨秀,在很大程度上都要歸功於她們的父親——張武齡。
她們的父親愛讀書、重教育,在對待四姐妹的教育問題上,張武齡如水一般,潤物無聲,沒有任何說教的大道理,而是給予她們更多發展可能的自由空間。
現在,這個九如巷的四姐妹,已曲終人散,願“合肥四姐妹”此時已在天上相聚!
結束語:大姐的愛情浪漫而悽婉,跟名伶的結合是不被祝福的,但是大姐堅守了自己的初心,一生不悔。二姐的愛情熱烈而纏綿,勇於追求自己的幸福,一生相護相攜、舉案齊眉。三姐因感動而生愛,步入婚姻後,由於門第的懸殊、思想的差異,讓他們的婚姻一波三折,晚景淒涼。小妹是四姐妹中最幸福的一個,相親成就了美好姻緣,彼此愛好相投、琴瑟和鳴,幸福一生。
美好的愛情大都相似,而不幸的愛情最後都成了故事。
我是梧桐滴疏雨,一個愛看書,熱衷於學習的職場人士,願和你一起分享讀書的快樂!如果喜歡我的文字,歡迎關注我。
閱讀更多 梧桐滴疏雨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