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1萬餘戶!雨花13個老舊小區將改造

井巷社區原為二十三冶三公司的職工生活區,2005年企業破產改制後,社區環境越來越差。樓外私搭亂建,道路破損;樓內設施陳舊,潮溼陰暗。整個社區髒亂、破敗、擁擠不堪。

涉及1万余户!雨花13个老旧小区将改造
涉及1万余户!雨花13个老旧小区将改造

井巷社區綠意蔥蘢。

外凸式的灰色防護窗、三線下地、完善的排水系統……如今的井巷社區,紅牆黛瓦,綠意蔥蘢,道路乾淨寬敞,樓舍煥然一新,30年的老舊社區迎來新生,名聲越來越響,居民紛紛道出心中的喜悅。

社區,是城市的細胞;宜居,是衡量百姓幸福感最重要的指標。目前,雨花區共有老舊小區276個,自啟動實施社區全面提質提檔三年行動計劃以來,雨花區堅持“裡子面子同時改、硬件軟件同步抓”,高標準、高質量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已先後完成64個老舊小區綜合提質改造,打造了井巷、浦沅等一批全市典型示範社區。

涉及1万余户!雨花13个老旧小区将改造

提質改造後的井巷社區。

雨花區的老舊小區

綜合提質改造工作如何抓出成效?

“1234”工作法是關鍵。

涉及1万余户!雨花13个老旧小区将改造

一個“堅持”,即始終堅持黨建引領。雨花區在社區成立以黨員為骨幹的專門工作組,參與項目方案制定和項目施工監督,定期召開小區黨員和群眾骨幹會議,動員小區黨員發揮示範帶頭作用,積極推進社區提質改造。

兩個“注重”,即注重民意,注重品質。雨花區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將群眾需要和滿意作為提質改造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僅讓群眾參與項目施工監督,也邀請群眾進行提質效果點評,重點打造了一批品質高、群眾滿意的示範社區。

三個“兼顧”,即兼顧“面子與裡子”“地上與地下”“硬件與軟件”。按照全市老舊小區改造技術導則和標準,重點做好小區功能性改造,拆除違法建築,疏浚下水管道,安裝休閒座椅、便民晾衣架、路照燈等,完善社區辦公陣地,增設小區停車位,增加公共空間綠地,不斷優化教育、醫療、交通等配套公共服務。

四個“效果”,即環境更美、服務更優、幹群貼近、幸福提升。雨花區通過一系列舉措,開展社區垃圾分類處理、立面管線整治、油煙汙染治理,實現社區潔淨美;組織開展困難幫扶、文明共創等活動,促進居民 “大團結”“大融和”,實施居民自治協商,構建了多元治理工作格局,讓居民幸福感、獲得感逐步提升。

據悉,2020年雨花區計劃完成13個以上老舊小區改造目標任務,涉及房屋230餘棟、住戶10000餘戶。截至目前,東塘街道省人大社區、圭塘街道銅鋁材廠宿舍、井灣子街道井圭路社區的景灣小區等8個小區已啟動建設,雨新路社區、長重社區、湖橡社區等社區正在進行項目實地踏勘,力爭6月底前實現項目開工建設。

下一步,雨花區將重點在精緻精美、宜居宜業,提升改造標準和建設品質等方面持續發力,堅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手抓、兩手硬,以務實的舉措積極投身“大幹一百天、實現雙過半”百日競賽活動,堅決把疫情耽誤的時間“搶回來”,為長沙打贏經濟社會發展保衛戰、持續改善城市人居環境品質貢獻力量。

來源 | 區融媒體中心記者謝旺 通訊員熊剛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