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從來不發脾氣的女人,其實每天都回家“吃藥”


那個從來不發脾氣的女人,其實每天都回家“吃藥”


“你看看人家,從來不發脾氣拍桌子,性格怎麼這麼謙和。”

這句話幾乎是所有人對張姐的評價。

她的世界好像沒有什麼著急的事,永遠都給人如沐春風的感覺。

曾經,我們都以為,她就是這種“沒脾氣”的性格。

直到有一次,朋友們去她家聚會,我們才找到了她溫柔的答案。

她並非沒有脾氣,只是背後有一個人默默的消化了她的情緒。

那天我們很多人要去她家吃火鍋,張姐夫婦熱熱鬧鬧的準備著。

到了快要開吃的時候,張姐打開冰箱突然發現沒有魚丸之類的。

她著急的衝著老公說:“提醒了你多少遍,還給你列好清單了,你怎麼還是忘了?”

說著,就要解下圍裙下樓去買。

那個從來不發脾氣的女人,其實每天都回家“吃藥”


我們剛想上去勸和,少吃點沒關係的,誰知他老公搶先一步走上去,笑著說:“現在‘二師兄 ’的肉比‘ 師父’的肉貴,咱們多請朋友們吃點實實在在的肉多好,吃那些添加劑幹啥……”

大家應和著,本以為這件事就過去了。

誰知過了大約半個小時,外面有敲門的聲音,原來張姐老公偷偷叫了門口超市送貨上門。

“其實吃不吃倒是不重要,就是怕你們張姐內疚,覺得沒招待好大家,她這個人啊,總是愛多想。”

看著張姐幸福的臉,看著姐夫全心全意為她著想的樣子,在場的女士都羨慕極了。

著急時,有人安慰著你;

出現狀況時,有人默默給你善後。

那個從來不發脾氣的女人,其實每天都回家“吃藥”


誰都不是神仙,都有七情六慾,都有壞脾氣。幸福的人,總是有人能幫她分擔,幫她解憂。

姜文說:若不是生活所迫,誰願意把自己逼得一身才華。婚姻中的女性也是一樣的,要不是生活壓力太大,不得不像個男人一樣扛起一片天;要不是家庭中需要自己承擔的太多,誰願意把自己逼的滿腹牢騷。

情緒穩定的媽媽,背後一定有一個寬厚的肩膀,支撐著她。

那個從來不發脾氣的女人,其實每天都回家“吃藥”


現在很多專家和育兒文章,都在不斷地強調著,媽媽情緒對家庭的重要性。

沒錯,我們都知道,媽媽的好情緒,是家庭的好風水。

妻子的好情緒,決定家庭的幸福與否。

可是,婚姻是兩個人的事,媽媽的幸福,需要爸爸參與。

Diane Dweller有一本自傳叫做《媽媽、躁狂與我》,她講述的是自己與媽媽的故事,可我們卻能看到她兩段婚姻的不同。

她的媽媽是個喜歡貶低,打擊,動不動就打她的母親,所以她也一直活在自我否定中,直到17歲的時候,她遇到了25歲的Tony,他們一見鍾情,迅速結婚生子。

那個從來不發脾氣的女人,其實每天都回家“吃藥”


結婚後,她發現Tony就是媽媽的翻版,總是責備她做的不夠好,也從來不跟她交流到底她哪裡不好。慢慢的,她也變成了“媽媽”,喜歡打罵孩子,暴躁無比。婚姻維持了五年後,他們離婚了。第二次婚姻,她遇到了Rex,一個非常有愛的男人,讓她的狀態變得完全不同。Rex很喜歡擁抱她,也非常尊重她。擁抱對於她來說,是從來沒有體會過的溫暖。不僅如此,Rex還幫助她修復與媽媽的關係,多去擁抱媽媽,也是給自己重生。從前暴躁的她,就這樣“消失”了。那個人從來都沒有變,改變的是身旁支撐她的那個人。一個家庭中,媽媽的作用是巨大的,

但家庭想要有和諧的氣氛,想要給孩子帶來豐富的能量,一定是全家共同努力。

女性面臨的事情往往比較瑣碎,加上女性本身情感就敏感細膩,時常有負面的情緒,抱怨幾句,是人之常情。

好的爸爸,最大的作用,就是做好媽媽的安慰劑,給媽媽寬厚的肩膀,堅實的依靠。

同樣的工作,同樣的家庭瑣事,一個心疼妻子的老公和一個“撒手掌櫃”式的老公,會造就不同的媽媽。

那個從來不發脾氣的女人,其實每天都回家“吃藥”


能活成公主,誰也不願意當一個刺蝟。

女性比男性天生渴望關愛,渴望感情,老公的責任感與擔當,直接決定妻子的幸福程度。

責任擔當,看起來是一個非常困難的詞,可實際做起來,真的很簡單。

只要做到兩點,把妻子考慮在首位,遇到事情不責備。

那個從來不發脾氣的女人,其實每天都回家“吃藥”


很多人都會問我,怎麼做到的不愛生氣,少發脾氣,是不是吃齋唸佛了?

其實我的答案很簡單,就是有人消化了我的壞脾氣。

我和老公有一個“常務工作”,就是在吃飯的時候,交流當天工作的瑣事。

每次我做了什麼“傻事”的時候,他從來不給我做“人生導師”,而是想辦法絞盡腦汁安慰我:“中秋節的時候,我好像忘了給二姨送禮品,她會不會誤會我對她有意見?”

“這有啥,明天我給她打個電話解釋一下。”“今天輔導作業,我又把兒子嚷哭了,我有點後悔。”

“這小子又氣你?

沒事,我一會兒教育教育他去。”即使我知道,他是安慰我,一會還要去安慰兒子,可是就是有這麼一句話,心裡還是覺得很暖。

那個從來不發脾氣的女人,其實每天都回家“吃藥”


家裡的大小事務,他都只要一個原則——我高興就好。理財虧了,沒關係,錢可以再賺;車追尾了,沒關係,人沒事就行;孩子生病了,沒關係,小孩子感冒發燒正常。在做任何選擇,任何決定的時候,都是把感受放在第一位。感情被照顧的女性,沒有什麼理由不開心。當一個女人能夠活的“我不怕”時,她的行為就會舒心順心。我不怕,因為老公一定會諒解我;我不怕,因為有人為我遮風擋雨;我不怕,即使做錯也不會被指責。

那個從來不發脾氣的女人,其實每天都回家“吃藥”


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做“踢貓效應”,就是說一個人受到了某些人或事的影響,導致內心有情緒,但是由於情緒不好自然消失,他就只能把壞情緒轉移。

我們看起來那個滿腹牢騷,負能量滿滿的妻子,也許只是老公的不作為,引起的“踢貓效應”。

同樣,我理解的踢貓效應還有一個方面,那就是一個人的好心情,也會傳遞給對方。《做家務的男人》中,我們很少看見張歆藝發脾氣,這是為什麼?因為她真的沒有什麼事,是能讓她發火的。

那個從來不發脾氣的女人,其實每天都回家“吃藥”


早上她還沒有起來,袁弘就悄悄的去做了早飯。

那個從來不發脾氣的女人,其實每天都回家“吃藥”


聽到孩子哭了後,第一時間就去處理,為的就是讓老婆睡到自然醒。

那個從來不發脾氣的女人,其實每天都回家“吃藥”


在得知老丈人被騙買保健品後,張歆藝很生氣,因為多次叮囑過老人不要相信這些。而袁弘一直在追問,吃了多少,沒有不良反應吧。

他關注老丈人的身體狀況,還悄悄把張歆藝拉到一旁,說自己掏錢給爸爸,讓他安心。

對妻子的爸爸好,歸根結底是疼愛自己的妻子。

在生活的細節方面,他承擔起家庭的責任;在遇到事情的時候,他照顧每個人的情緒。這樣老公的支撐下,妻子怎麼會不幸福?

想要媽媽情緒好,就要給她“快樂資本”,而爸爸,就是最好的“資本家”。

一個人在婚姻中走的久了,太需要另一個人的攙扶。

周國平說:婚姻中不可能一個人過的很慘,另一個人過的很好。

既然都是同一個戰壕的戰友,何不笑著彼此攙扶。

那個從來不發脾氣的女人,其實每天都回家“吃藥”


夫妻本是一體,想要對方有個“好臉色”,自己就要有個好“肩膀”。

任何人的婚姻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都不可能是王子和公主的幸福童話。但是遇到再大的困難,只要兩個人能一起扛,就不覺得累;只要有人和我們並肩行走,就不覺得孤單。

女人是需要婚姻滋養的,女人的臉也是內心的折射。

那個從來不發脾氣的女人,其實每天都回家“吃藥”


想要妻子永遠笑意盈盈,丈夫就多做些讓她笑的事;想要孩子從小看到家庭的幸福,爸爸就多有些擔當。

婚姻就像一張大餅,一個人全吃了,另一個人會捱餓;一個人少吃,另一個人就要吃撐。

不如主動領取屬於自己的份額,共同分擔兩個人都覺得“吃不下”的部分。

一起笑的日子,比相看兩相厭的日子,要好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