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王》—技術還是情懷

這其實已經算是一篇遲到的影評了。

如今《獅子王》的熱度在國內早已被《哪吒》甩到不知哪裡去了。餃子導演曾經說過一個故事,自己因為苛求特效而把一個特效師逼瘋,選擇辭職,但這個特效師沒有想到的是,換了個公司,竟然還是接到了這個活,最後磨出了那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申公豹變成豹子頭的特效。這當然可以說明國內的特效並不是做不好,我們也是可以磨出好作品的,但是對比《獅子王》,我才真的發現中國的整體電影工業水平比起好萊塢來說真是天差地別。

《獅子王》—技術還是情懷

不可否認的是,好作品一定是磨出來的,但相比於好萊塢來說,中國的很多電影像是一個個分散的人的努力結果,我們彷彿還沒有整合成一塊,還需要外包公司,很多團隊來合著製作一部電影。而好萊塢因為電影工業水平的發達,則更顯得是一個整體的結果,所以我們的電影則更注重個人的堅持,因為真的,假如沒有他,這部電影還就真的是不成。

迪士尼在1994年推出獅子王后,立即席捲全球,甚至打敗了《阿甘正傳》,成為了當年全球總票房最高的電影。木法沙告訴兒子的那段話"Remember who you are and remember your place in the circle of life"。至今還是很多人的座右銘。所以當真人版(真獅版)上映時,幾乎我們所有人都是抱著情懷去看的,去看愛,看成長,看責任,看那永久不變的生命輪迴。

《獅子王》—技術還是情懷

很多人對於這部《獅子王》的觀感並不是很好,坦白說,真人版的《獅子王》也確實沒有老版那樣表情生動,如果拋去配音的話,我們簡直就是在看一部動物世界(在此,十分想念我們的趙忠祥老師),我們很難捕捉到他們的細微的表情。但不得不說,這很真實。很多畫面看起來極其震撼。起碼倒也對得起這張電影票。

《獅子王》—技術還是情懷

關於動畫電影是堅持2D還是3D技術,一直都有爭論,關於這些,小編就是個門外漢。但在中國,很多人的評論中確確實實的體現了看不上這部CG版的獅子王,我們的第一反應並不是技術畫面的震撼,而是故事人物的失敗。面癱的辛巴彷彿失去了靈魂。

《獅子王》—技術還是情懷

中國大多數的觀眾其實沒有那麼關心特效,很多時候,我們評價一部電影的好壞,依然還是以故事和深度為主。不在這個層面上談,技術再好,也是基本抓瞎。但尷尬的是,中國的電影目前來看,並沒有多少人能夠講好一個故事,刻畫一個人物,就更別說再上升點思想高度方面了。也許會有很多人把原因歸結為電影審查制度,但我不認為這是根本的原因。

中國是一個大國,大到我們自己對自己的要求是極高的,我們既想每年都在三大電影節中亮相,又想獲得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既要求特效趕超好萊塢,又想能不能像臺灣,韓國那樣另闢蹊徑。所以目前來看,中國的整體電影就有點四不像。我們是特效特效沒有做好,故事故事也沒有講清楚,再加上資本流量的裹挾,大多數電影在沒有開拍之前就已經能預見的判斷好壞了。

《獅子王》—技術還是情懷

一部電影最重要的到底是什麼,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去判斷什麼電影才算得上是一部好電影。遺憾的是,在今天的中國,恐怕大多數人是判斷不出來的,電影作為一門藝術早已變成人們消遣娛樂時的對象了。

而當這門藝術種類的科技性越來越高的時候,我們還能否跟得上。對於大多數觀眾來說,我們可以看出5毛特效和一塊的區別,但分不出一塊和一塊零一分的區別,而更悲哀的是一塊的特效在中國都已經是鳳毛麟角了。其實小編倒也認同電影的核心應該是故事,不應該以技術為主。但這並不是中國特效不行的藉口,做特效有做特效的一批人,寫故事也有寫故事的一批人,並不互相沖突,衝突的其實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是否認真的在做電影。

《獅子王》—技術還是情懷

真的希望中國的電影工作者能保持著那份對電影的赤子之心,就像姜文做客《圓桌派》的時候說的,你得給大家觀眾一個理由,離開家裡的沙發,我憑什麼選擇去電影院看電影

技術也好,情懷也罷,最起碼的,要對得起觀眾花錢買的那張電影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