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安縣新屯鄉“357”產業佈局 打造農業結構調整加強版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縣農業農村工作會議暨脫貧攻堅推進會議精神,新屯鄉黨委圍繞縣委提出的經濟社會發展“35810”總體工作思路,開拓思路,確定“357”產業佈局,突出發展特色經濟,推動一產向高產優質高效邁進。


依安縣新屯鄉“357”產業佈局 打造農業結構調整加強版


“兩橫一縱”成網絡,輻射全鄉調結構。

“3”就是圍繞北富高速、齊北北線和鐵路3條主線,突出圍城沿路優勢。今年,新屯鄉將努力建成齊齊哈爾依安省級農業科技園區新屯鄉豐產村示範基地,種植高蛋白大豆1700畝,水肥一體化直播甜菜700畝,輻射帶動齊北北線、新先線沿路的東新、太平、洪發等村調整種植結構,從而帶動全鄉種植甜菜3000畝、高蛋白大豆60000畝。


支部、黨員、合作社,老牌新景結碩果。

“5”就是打造“支部領路示範區、黨員領頭示範區、高產高效示範區、返鄉創業示範區、特色瓜菜示範區”5個示範區。藉助“中國紫花油豆角之鄉”的品牌效應,通過建設以金星村為代表的紫花油豆角一村一品專業村;扶持依安縣雙佳農業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太民村種鵝養殖股份制合作社和依安縣源泉園林園林綠化專業合作社三個合作社提檔升級和加強新屯鄉老農香瓜合作社、依安縣新屯金星永春油豆角專業合作社、豐產村水稻種植合作社三個合作社規範化運營等措施,藉助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黨員+貧困戶”、“大戶+貧困戶”等多種模式,將黨建與產業發展相結合;新型經營主體與產業發展相結合;特色品牌和產業發展相結合,今年全鄉預計種植中草藥1500畝,油豆角、紅鮮椒、黃瓜、西紅柿等蔬菜2000畝,穩定生產水稻1.16萬畝,全面推進5個示範區建設成規模、見效益。

農業產業百花齊放,結構調整思路活

“7”就是建設“糖、薯、鵝、菜、豆、藥、糯高粱”七個產業基地。新屯鄉結合脫貧攻堅“半畝園、一畝種薯、百隻鵝、千袋菌+鄉村自有特色”的產業鞏固提升工程和全縣農業農村會議關於推進畜牧業發展的具體要求,圍繞北富高速、齊北北線和鐵路3條主線,依託5個示範區,努力為我縣打造東北高蛋白大豆生產核心區、北方馬鈴薯產加銷強縣、中國馬鈴薯種薯生產大縣、全國甜菜糖生產第一縣、“中國鵝城”貢獻新屯力量。一是建成甜菜產業基地。加強與東方瑞雪糖廠對接,爭取甜菜種植、回收上的全程技術支持,通過黨員引領、大戶帶動的方式,在齊北北線實施增糖行動。二是建成大鵝養殖基地。依託勝利村順金孵化廠和太民村種鵝養殖股份制合作社,選擇優質鵝雛,加大宣傳力度,今年,通過引導農戶採取自養和合作社代養兩種方式,預計養殖大鵝10萬隻,初步建成大鵝養殖產業基地。三是建成蔬菜產業基地。

依託東新村、太民村、豐產村圍城地域優勢,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科學規劃蔬菜種植品類,建成蔬菜產業基地。四是建成高蛋白大豆產業基地。以市場為導向、以與龍頭企業合作為依託,大力發展高蛋白大豆種植產業,今年種植高蛋白大豆60000畝的計劃中,僅齊北北線沿線村就可落實30000多畝。五是建成中草藥產業基地。與龍頭企業強強聯合,以大戶帶動為依託,發展中草藥種植,已在齊北北線的太民、豐產、新風村落實計劃面積的50%,預計4月底前全部落實完成。六是建成馬鈴薯種薯基地。依託原有馬鈴薯種植基礎,通過“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以貧困戶入股方式,繼續推進春城馬鈴薯合作社為全鄉貧困人口人均代種1畝馬鈴薯種薯計劃,既能實現全鄉扶貧的薯產業全覆蓋,又能進一步做大薯產業基地聯盟。七是建成糯高粱產業基地。以我縣打造中國北方原酒糯高粱生產基地為契機,為推進品類調整和非玉米化種植,新屯鄉廣泛動員各村,開展糯高粱種植,鄉政府在政策指導、技術推廣、協調溝通上為農戶開綠燈,使糯高粱產業成為種植結構調整新突破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