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聚焦】崇信縣“變廢為寶”! 舊窯洞變身“金牛窩”

崇信縣黃寨鎮把牛產業作為助農增收的主導產業和脫貧攻堅的首位產業,按照“全鎮養殖、扶大帶小、戶繁場育”的發展思路,以建設甘莊-茜窪窯洞養牛示範帶為抓手,創新養殖模式,擴大養殖規模,全力打造紅牛養殖特色小鎮。

【媒體聚焦】崇信縣“變廢為寶”! 舊窯洞變身“金牛窩”

走進黃寨鎮窯洞養牛示範帶,一排排整齊的窯洞裡傳來“哞哞”聲,維修加固的廢舊窯洞進行規模化養殖已見雛形。黃寨鎮圍繞做強紅牛產業、創新養殖模式,在保持窯洞素有的古氣、老氣的基礎上,對甘莊、茜窪村周邊集中連片的廢棄舊窯洞進行維修加固,配套修建飼草場、活動場、辦公用房等基礎設施,打造出了既接地氣又獨具特色的窯洞養牛示範帶,這種低成本接地氣的養殖模式,將帶動更多群眾利用窯洞飼養紅牛增收致富。

黃寨鎮甘莊村窯洞養牛場負責人侯春生說,黃寨鎮甘莊村大力推行“支部+合作社+公司+貧困戶"的黨建扶貧模式,以產業提升、助農增收為目標,緊盯紅牛產業,註冊成立黃寨塬紅牛養殖公司,計劃引進崇信縣紅牛公司飼養紅牛500餘頭,目前已飼養100頭。

【媒體聚焦】崇信縣“變廢為寶”! 舊窯洞變身“金牛窩”

黃寨鎮窯洞養牛示範帶建設項目概算總投資1800萬元,目前已完成投資530萬元,建成了“四區一辦”,維修加固窯洞101孔,硬化道路5公里,修建辦公用房11間、硬化生活場地4500平方米,修建青貯窖9座,綠化美化6000平方米,項目建成後,將有效帶動周邊群眾分散飼養紅牛800餘頭,解決貧困戶就業12人,推動牛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夯實群眾增收基礎。

為了將廢棄窯洞利用起來,崇信縣出臺獎補辦法,對建檔立卡貧困戶、非貧困戶當年每改造1孔窯洞並飼養紅牛3頭(含3頭)以上的,每孔窯洞補助10000元,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利用廢棄窯洞飼養的紅牛基礎母牛每頭補助3000元,養牛產業讓幾乎被歷史遺棄的窯洞又煥發了新生。

【媒體聚焦】崇信縣“變廢為寶”! 舊窯洞變身“金牛窩”

【媒體聚焦】崇信縣“變廢為寶”! 舊窯洞變身“金牛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