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生憑藉說話技巧出彩

《弟子規》作為一本儒家啟蒙教育讀本,就是通過規範生活中的言行來塑造一個人的良好品格。那麼,透過《弟子規》,我們將學習到日常說話中的咬字吐字,以及把握語言節奏的輕重緩急。

讓人生憑藉說話技巧出彩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這幾句話已經關注到說話時的咬文吐音,說話的時候應該口齒清楚,聲音洪亮,發音舒緩,不要著急,也不要含糊其辭。這是非常細節的地方,也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忽視的地方。

讓人生憑藉說話技巧出彩

我們在平時,更多地是重視是不是口齒伶俐,是不是語言快捷,是不是反應極速靈敏,但是更重要的是,把握說話的度同樣重要。不論在什麼場合,說話都應該“重且舒”,不僅會使自己想要表達的意願更加清楚,而且也能使對方明白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更有利於合作共贏。在日常工作中,表達清晰的人,更能夠獲得上司,領導的賞識。

彼說長,此說短;不關己,莫閒管

讓人生憑藉說話技巧出彩

大千世界,總是發生著各種各樣的事情,有說長的,也有道短的,只要是跟自己沒有關係的,就不要去管閒事。毫無疑問,這四句話表達的一箇中心思想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再或者說“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

但是這種思想在今天應該辯證看待:一方面,在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今天,我們應該見義勇為,主動關心他人;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該兢兢業業,認認真真地做好眼前的事情,集中精力,專心致志地完成自己的學習和工作。

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

“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看到別人好的地方,你要馬上下定決心,要發這個願,要有個這個志向向他人看齊;即便你們之間還有很長的距離,也要定下一個長遠的規劃,逐漸地趕上他。

讓人生憑藉說話技巧出彩

古人言“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你看見一座高山,就會心生敬仰之情;你看到一個很好的行為,你會去追隨它。這都是在講榜樣的重要性。在古代,有很多人把“見賢思齊”作為自己的座右銘,時刻提醒自己,時刻要求自己。如果我們可以將“見賢思齊”這句話在腦海中紮根,讓我們不停地用一個較高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用一個比較長遠的規劃來實現自己的志向,那麼任何人,都會在自己的人生中取得成功。

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

“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要求我們做到,你如果發現別人有做的不妥的地方,看到別人的不足之處,你要馬上反省自己,你自己有沒有這樣缺點?如果有的話,馬上改掉,沒有的話,你要時時刻刻提醒你自己,不要犯同樣的錯誤。

古人關於這樣的表述還有很多,例如:“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等等。可見古人對於總結經驗教訓是十分重視的。

讓人生憑藉說話技巧出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