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傻錢多到智商鑑定,恆古不變的真香定律,來看手機界的鄙視鏈

從手機的第一個定義移動通訊電話開始,到現在集通訊、錢包、拍照等日常生活為一體的智能移動終端,不但成為當下主導生活必備良器,也成為娛樂消遣得到利器,一部分人們在探討與展望中產生了鄙視某品牌的觀念。現今我國各大手機廠商不斷在外觀設計上時尚華麗的追求,眼花繚亂的手機層出不窮。同理,時代在變,手機在變,鄙視鏈也在變。

勢不可擋的“水軍”。

在互聯網剛興起的階段,貼吧、論壇等社區為主導的“網上衝浪”模式中,一部分人在社區裡發一些無關緊要、無意義的帖子來吸引回覆,這種被稱為“水帖”的帖子,有積攢人氣的積極寫照,也有挑撥離間的負面影響。在水帖影響下,隨國內手機各大廠商崛起後,廠商為了自家產品熱度而找寫手進行片面的產品評測,誤導消費者而被廣大群眾冠以“水軍”的別稱。

人傻錢多到智商鑑定,恆古不變的真香定律,來看手機界的鄙視鏈

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和代言明星的推廣中,有“水軍”的加持,抱著“從眾心理”的人們失去獨立選擇產品的自主,廠商的產品熱度和銷量持續上漲,取得不錯的銷售成績。而這期間正值iPhone4發佈後、霸主諾基亞呈現崩塌的跡象、Android的初試啼音。

諾基亞的黃昏,掀起了群雄逐鹿的序章

人傻錢多到智商鑑定,恆古不變的真香定律,來看手機界的鄙視鏈

iPhone3g

iPhone3g(注:不是iPhone3GS)誕生了國內廠商的抄襲現象,這部全球為之震撼的3G手機在2008年6月10日發佈後,首周便取得100萬部的銷量,同時催生國內新興的手機廠商和其他行業的大廠入局:

1993年成立的酷派,2009年發佈智能手機G3。

1995年9月18日成立的步步高電子工業有限公司,vivo是步步高電子開發移動設備的部門,專門負責手機業務。:

  • 2000年OPPO品牌從中獨立,2011年推出X903手機宣佈進軍智能手機領域。
  • 2009年Vivo於全球註冊。2011年Vivo進軍智能手機領域。2012年11月 Vivo發佈智能手機Vivo X1。

2003年成立的魅族,2009年2月18日發佈智能手機魅族 M8 ,作為國內最早使用電容式觸控屏的智能手機,僅上市兩個月銷量就達到了10萬部,5個月銷售額就了突破5億元。

人傻錢多到智商鑑定,恆古不變的真香定律,來看手機界的鄙視鏈

小米第一款手機——M1

2010年4月小米科技成立,2011年8月16日發佈第一款手機M1;

而這期間,家電行業如TCL、海爾、海信等,網絡硬件企業如華為、中興、聯想等企業也紛紛藉助Android平臺發佈自己的手機。這些廠家逐漸開始對諾基亞、摩托羅拉、索尼愛立信的市場份額髮起挑戰,期間手機外觀也開始從翻蓋、滑蓋、旋轉等天馬行空的設計逐漸轉變成大屏直板的大一統設計。但是不同於新成立的手機公司,原先從事在大行業的公司主業務並不是手機,進而推出的產品這良莠不齊,在後來市場的競爭中逐漸屈居於劣勢。

儘管一部分用戶對諾基亞的產品持認可態度,儘管Android2代的流暢度尚可,儘管國內廠商開始試水手機市場,但是在用戶的探討和展望中,更多的是對觸屏時代的期許。

值得一提的是,之前在國內市場長期對抗諾基亞的三星,並未像摩托、索愛一樣被擠掉,依靠Android的初崛不但站穩腳跟,更在後來逐漸擴大市場份額,成為Android陣營中機皇的領導者。

鄙視鏈在iPhone4出現後逐漸分化

iPhone人群

人傻錢多到智商鑑定,恆古不變的真香定律,來看手機界的鄙視鏈

iPhone4的出現徹底改變了手機格局,這個“再一次改變”世界的手機,不但確立了蘋果在手機領域的霸主地位,還成為國內廠商爭相模仿和攀比的標杆,在媒體輿論的加持下,大部分人認為iPhone產品是最好的手機,沒有之一。以至於出現賣身賣腎買iPhone的新聞屢見不鮮,成了這部分人虛榮炫耀產生優越感的形象產品,開始嘲笑使用低端Android手機的人群。

iPhone4之前有鄙視鏈嗎?有,但是不明顯不對立,僅存在品牌機和雜牌機的範圍。

而iPhone4出現之後,鄙視鏈開始產生:

虛榮心作崇使用iPhone的人從流暢度不行、拍照不行等等方面,開始全面否定Android,更認為花差不多價錢去買一個三星Galaxy系列的手機是人傻錢多等等,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在Android的不斷更新和iPhone封閉的環境中,這部分人逐漸失去了虛榮心主導的“優越感”。

人傻錢多到智商鑑定,恆古不變的真香定律,來看手機界的鄙視鏈

互為鄙視的兩大陣營,而在Android陣營裡又是一番亂戰。

儘管這部分人佔據很少數,但是引發了Android陣營“仇富”觀念的產生,“仇富”觀念又引起“我窮我有理”思想的蔓延,採用“一杆子打翻一船人”的理念,給使用iPhone的人群貼上“失足婦女”“愛虛榮”等標籤,導致一些內心無偏見的人們受到莫名其妙邏輯的輿論。

而每次iPhone新品發佈會中,都會引起這些Android人士“全盤否定”,唯一不可否認的是iPhone系列在市場上的強勁表現和相當不錯的保值率。

發燒而生,燒的腦子都沒了理性

人傻錢多到智商鑑定,恆古不變的真香定律,來看手機界的鄙視鏈

號稱要打敗iPhone的小米,無時無刻都充滿了東施效顰的味道。

定位於為發燒而生、主打極致性價比的小米贏得了不少人的追求,而小米從官網文案到線下營銷,甚至舉辦新品發佈會,甚至掌門人雷軍在發佈會上的穿衣都照著當時蘋果老大喬布斯,全方位照著蘋果的方式走。而雷軍則要被冠以“雷布斯”的稱呼,也誕生出小米要打敗iPhone手機的雷人語錄,使得“雷布斯”這一形象更被人貶義化。

人傻錢多到智商鑑定,恆古不變的真香定律,來看手機界的鄙視鏈

而追隨小米的人群中不乏產生的偏執狂,他們持“理性消費”的自負觀念,認為小米手機的如此極致的性價比,為什麼還有人會買其他國內友商“高價低能”的產品?不但不理解其中的緣由,還自認為國內友商僱傭水軍來搞營銷誇大其產品,更有甚者已認為掌握“宇宙真理”般而自持狂妄的來全面否定友商產品——“科普”。這之中更有甚者認為:國內手機廠商通過芯片組裝,定價與他們計算的“實際價格”差千元之多,而定義友商發佈的手機為“智商鑑定機”的可笑邏輯,如同不理解其他人購買“高價低能”的產品一樣,他們也同樣不理解廠商還要在設計和銷售等環節上需要投入的成本。

“中華酷聯”

人傻錢多到智商鑑定,恆古不變的真香定律,來看手機界的鄙視鏈

“中華酷聯”是曾經佔據當時國內手機出貨量的前四家公司(中興、華為、聯想和酷派),這四家公司主業務其實並不是手機,現如今在手機市場上僅剩華為。華為進軍手機市場後,最初開始走的是運營商定製路線,這項策略使得華為手機出貨量一路攀升,但低利潤率也嚴重拖累整個華為公司的利潤。而當時產品也良莠不齊,並未佔據諾基亞崩塌後國內手機市場的主導地位。

而負責華為手機業務的餘承東要求華為上海研究所專注於智能手機的研發,併成功說服曾擔任西門子產品概念設計總監、寶馬主設計師的範文迪擔任華為手機產品首席設計總監。之後華為在手機市場開始發力,從相對疲軟的“中華酷聯”中脫穎而出,加上以研發網絡設備為主業的成功身份,在投入百億費用的華為營銷策略加持下,以及對創始人任正非及企業文化的宣傳,使得華為手機在推廣方面是一致好評。

人傻錢多到智商鑑定,恆古不變的真香定律,來看手機界的鄙視鏈

其實在國內廠商的營銷中,各家都請水軍來為自家產品造勢,而投入百億營銷的華為位列各家之首,正如此當水匯聚的多了,也就成海了,於是便被人稱為“海軍”。而華為在國內手機廠商之中,國產化水平是最高的,研發的麒麟處理器和大規模的宣傳,華為成為用戶購買手機的一個熱點話題,而國產化水平則牽扯了過多的國家情懷。

人傻錢多到智商鑑定,恆古不變的真香定律,來看手機界的鄙視鏈

但是在網絡上,愛國情懷直接就是一個熱點,這些“海軍”把華為與愛國情懷綁在一起,從用華為手機發文稱好,到最後演化成為了製造話題和博取眼球而證明存在感的鍵盤俠和槓精,這類人的惡意消費導致國內手機用戶的反感和牴觸,片面的把愛國情懷和手機這種工具綁架到一起來指責其他用戶的道德,也是為人不齒的一種惡劣行徑。

從廠哥廠妹機看三六九等之分

不知何時把OV生產的手機定義為廠妹機,但是得益於這類手機外觀設計華麗、拍照性能強勁、價格不高等因素,這類銷量也是勢如破竹的取得一定市場份額,縱使再被一些人定義為“智商鑑定機”,但也無法阻擋OV在手機市場的佔有率。

人傻錢多到智商鑑定,恆古不變的真香定律,來看手機界的鄙視鏈

付出大量勞動的人們都要被歧視的話,價值觀將不復存在。

正如農民被作為嘲諷人孤陋寡聞的網絡用語一樣,“廠妹機”也同樣被定義了人的三六九等。價值觀扭曲的人把廠商定位在中低端領域的手機,也同樣定義了人群來產生歧視,這種邏輯開始從使用某款手機來定義人的貴賤和高低,恰恰反映了這種人卑微思想的病態心理,作為一種集通訊、工作和娛樂的生活用具,即使沒有良好的品德,使用再昂貴的手機等產品來彰顯身份,又怎能裹住來自內心深處的這種卑微思想呢?

無論iPhone還是Android,無論三星還是華為,無論小米還是OV,代表一部分科技的手機,和宗教、音樂藝術等,同樣應該是沒有國界、沒有歧視、沒有種族群分的領域,即便是科學家有國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