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金校尉 發丘中郎將 搬山道人 卸嶺力士有什麼區別呢?

盜墓之事古來已有,追根溯源,自項盜秦後,歷二十三朝,天下無不發之冢,世間朝代更替,穴地掘冢之輩多如牛虻,按其手法,動機,宗系區分,不外乎摸金,發丘,搬山,卸嶺四派。

摸金校尉 發丘中郎將 搬山道人 卸嶺力士有什麼區別呢?

摸金校尉重規矩,發丘中朗將重合作,搬山道人重技術,卸嶺力士重工具,四大門派各有所長。盜墓在中國自古就有,最早有盜墓記載的是《呂氏春秋》,提到當時的陵墓“具珠玉玩好財物寶器甚多,無不抇之墓”,至漢朝文景之治後,國庫充盈,厚葬之風盛行,東漢末年盜墓尤為猖獗,漢墓大多都被盜過,考古界人士常稱“漢墓十室九空”,也能體味出他們“漢墓考古靠運氣”話語中的無奈。

摸金校尉 發丘中郎將 搬山道人 卸嶺力士有什麼區別呢?

摸金校尉:

摸金的雛形始於戰國時期,精通“尋龍訣”和“分金定穴”,注重技術環節。曹操設立摸金校尉一職,專門掘丘,所以摸金門弟子又被稱為摸金校尉。不過在摸金門傳承中,只有獲得正統摸金符的人,才能被稱為摸金校尉。與發丘天官的手段差不多,最善於以風水星象計算出古墓寶藏的方位。凡是掘開大墓,在墓室地宮裡都要點上一支蠟燭,放在東南角方位,然後開棺摸金。動手之時,不能損壞死者的遺骸,輕手輕腳地從頭頂摸至腳底,最後必給死者留下一兩樣寶物。在此之間,如果東南角的蠟燭熄滅了,就必須把拿到手的財物原樣放回,恭恭敬敬地磕三個頭,按原路退回去。


摸金校尉 發丘中郎將 搬山道人 卸嶺力士有什麼區別呢?

發丘中郎將:

發丘中郎將又名發丘天官或者發丘將軍,與摸金一派的手法幾乎一樣,只是多了一枚銅印,印上刻有“天官賜福,百無禁忌”八個字,在掘丘者手中是件不可替代的神物,號稱一印在手,鬼神皆避。比較注重眾人合作。行動時邀集多人,做好詳細計劃,對可能出現的情況做出應對措施。然後按部就班,依次進行。因此在掘丘過程中危險性最低。古代經常以當鋪的朝奉,古董商等身份為掩飾。不輕易出手,偶爾行動多針對某些大型陵墓,是四派中唯一不忌諱與官方合作的一家。清代因為外族迫害,流亡海外,多活動於東南亞及美洲一帶,曾經在諸多大型古代陵墓發掘隊中發現過他們的身影。國內餘支多以考古學者的身份混跡於政府部門。


摸金校尉 發丘中郎將 搬山道人 卸嶺力士有什麼區別呢?

搬山道人:

搬山道人挖掘古墓,不為求財,只為尋找雮塵珠,謂其:“搬山道人發古墓者,以求不死仙藥也”。他們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找到雮塵珠,解除身上的詛咒。搬山道人採取的是喇叭式掘丘,是一種主要利用外力破壞的手段。他們大都扮成道士活動,正由於他們這種裝束,給他們增加了不少神秘感,好多人以為他們發掘古冢的“搬山分甲術”,是一種類似茅山道術的法術。搬山一派,最早在秦漢時就有雛形,但是興盛于于清朝中葉,機關陣法是其所長,破解墳墓中各類機關很是拿手。風水上只是粗通門道,但與其他三派相差較遠。搬山道人行事多獨來獨往,很少與他人合作。傳統武功比摸金強一些,但對付殭屍多用提前設置的陣法,以及自制的各種小型手工武器。前身與茅山略有淵源,但因為理念原因,互相排斥。因為創派比較晚的緣故,繼承風水法術不多,對傳統行規基本無視,被其他門派所排斥,所以極少表露真實身份,以道士的身份周遊各地。


摸金校尉 發丘中郎將 搬山道人 卸嶺力士有什麼區別呢?

卸嶺力士:

卸嶺盜墓用“力”,依靠長鋤大鏟,土炮藥答石,加上大隊人馬,還有被稱為卸嶺甲的蜈蚣掛山梯,卸嶺的手段,向來離不開這些器械。其術不外乎“望,聞,問,切”四訣,四字分八法,各有上下兩道,首先是這望字訣,望字訣又分上下兩法,上法乃是上觀天星下審地脈,下法乃是觀泥痕辨草色,卸嶺派為了保持鼻子的靈敏程度,都忌菸酒辛辣之物。用鐵釺打入地下,拔出來之後拿鼻子聞,鐵釺從地下泥土中帶上來的各種氣味,還有憑打土時的手感,地下是空的,或者有木頭,磚石,這些手感是不同的。卸嶺一派,弟子名稱卸嶺力士,或散佈天下,或聚嘯山嶺,敬關帝,並尊西楚霸王為祖師,逢有古墓巨冢,便蜂擁而起,眾力發掘,毀屍平丘,搜刮寶貨,毫釐不剩。介於綠林和掘丘兩種營生之間,有墓的時候挖墳掘墓;找不著墓的時候,首領便傳下甲牌,嘯聚山林劫取財物,向來人多勢眾,只要能找到地方,縱有巨冢也敢發掘。卸嶺門派據說創始人得異人傳授,能令人力大無窮,通曉武功,因此被稱為力士。卸嶺力士多是極端的民族主義者,對華夏一族的傳承很是重視。雖然活動範圍不在中原,但傳人只在漢人內尋找,對可能危害到漢人中原政權的國家,無所不用其極。精擅傳統武功,行跡類於俠客。但對近代科學理論頗有研究,致力於將風水陣法等理論與科學理論結合起來,並偶爾製作陰氣測量儀,針對殭屍的干擾波發生器等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