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的尾巴又小了!

本文參加【科普新星培訓營】,內容為作者原創。


據美國宇航局(NASA)和歐洲空間局(ESA)合作的哈勃太空望遠鏡在2019年8月公佈的新拍攝的木星圖像看,清晰展示了天文愛好者眾所周知的著名的大紅斑和其周圍複雜、美麗的木星雲帶。可以看到,大紅斑與周圍雲帶相互作用,規模明顯比前幾年強烈(有一條明顯外伸的“尾巴”),但紅斑也在縮短。

木星的尾巴又小了!

2019年8月哈勃拍攝的木星。大圖:5.9MB,版權:NASA、ESA。

圖像中最顯眼的特徵就是色彩斑駁的雲層,尤其是處於C位的大紅斑。這個巨大的反氣旋風暴(就是我們平常說的高壓),看似不大,但是其直徑大約為一個地球,夾在上下兩個雲帶之間,以逆時針方向轉動。

據報道,大紅斑存在了150年以上,並且在持續縮小。一個世紀以來,木星表面不斷生成大量的小氣旋(氣旋就是低壓,譯註)和反氣旋,但它們通常只能存在幾個小時就消失了。

在大紅斑南部下方,有一條蠕蟲狀的雲團,它是一個“小型”氣旋(以木星的角度而言,譯註),旋轉方向恰好與大紅斑相反。研究者注意到,各種類型的小氣旋廣泛分佈在整個木星雲層中。圖中還有2個白色的反氣旋,它們看起來像是小型的大紅斑。



木星的尾巴又小了!

2017年4月3日,哈勃在木星大沖期間拍攝的木星。

哈勃圖像還清晰顯示了木星大氣頂多個明顯的、平行於赤道的彩色雲帶,它們是木星高速自轉時,各個緯度的大氣流動速度不一致造成的。

它們由含量不同的冰凍氨(NH3)顆粒的不透明雲層組成,其中亮帶的顆粒含量比暗帶高、雲層也比較薄。顆粒含量不同的雲帶,被木星上的高速風驅動,風速可達650千米/時(180米/秒)。(高速風:木星和其他氣態行星表面有高速颶風,其形來成的風暴有時甚至比地球還大。)


注:對木星的觀測是哈勃太陽系外層行星大氣觀測遺產項目(Outer Planet Atmospheres Legacy,縮寫OPAL)的一部分,哈勃每年抽出一段時間對四大行星進行觀測,存檔數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