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鋒:如何構建讀書框架,終生精進?

文|劉建鋒

寫作本文的目的:

1、對自己的警醒;

2、對親友的規勸;

3、引志同道合者為朋。

為什麼要構建讀書框架,

原因有二:

首先,讀書是安身立命,成就功名事業的捷徑

我們每個人身邊,

或許良師益友難尋。

但在書裡就可以碰到很多人,

這些人的人生境界高,

待人處事的觀念、方法都是我們的榜樣。

畢竟,這些人都是由千百萬人中選出,

經得起長時間的考驗,

才能保留以至於今日。

其次,

避免有限的生命消耗在無限的信息中,

渾渾噩噩過一生。

莊子說: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用今天的話來說,我的生命是有限的,

而知識是無限的,以有限的生命,

去追求無限的知識,那就完蛋了!


劉建鋒:如何構建讀書框架,終生精進?



建立自己的讀書框架,

好處則至少有4個:

1、界定學習的邊界;

2、選定必讀之書目;

3、在邊界之內,必讀書目反覆研習,持續精進。

4、邊界之外無關信息,勿視勿聽,以防移情奪志。

讀書框架包括5個部分:

1、作為自然人而非職業人必須讀的書(人生境界);

2、中國人所必須瞭解的知識(中國歷史);

3、地球人

所必須瞭解的知識(全球歷史);

4、 社會人所必需的職業技能(職業發展);

5、如何做一個有情趣的人(陶冶情操)。


一、

作為自然人而非職業人必須的讀的書

劉建鋒:如何構建讀書框架,終生精進?


這個社會上,有各種職業的人,

例如從事於藝術的人,

所可能的最高成就是成為大藝術家;

從事於實際政治的人,

所可能有的最高成就是成為大政治家。

人雖有各種,各種人都是人,

專就一個人是人說,

所可能有的最高成就是什麼呢?

中國古聖先賢告訴我們,

作為一個人的最高成就是“內聖外王”,

對內,人格達到最完美境界,

對外,有治理天下的胸襟和本領。

古人對人的等級劃分,

有聖人、賢人、君子、善人、小人、惡人,

我們應該通過怎樣的方式獲得人的成就呢?

哪些書可以教給我們這方面的經驗呢?

推薦書目:

《四書釋義》(錢穆)

《莊子補正》(劉文典)

《近思錄》(朱熹)

《傳習錄》(王陽明)

《六祖壇經》(六祖惠能)

《諸子百家》(梁啟超)

以上書目,包含了儒、釋、道思想之精華

錢穆先生對四書的解讀我覺得至為精當,

而劉文典先生是治莊子學的世界第一權威,

這幾本書,應置於案頭,終身反覆閱讀。

閱讀以上書籍之前,

建議先讀第二部分所推薦書目

在心中建立一個讀書的綱,

有了綱,就入了門,

未來選書、讀書就不會迷茫。



二、

中國人所必須瞭解的知識

劉建鋒:如何構建讀書框架,終生精進?


錢穆先生在《國史大綱》中,

對讀者有4則呼籲:

1、

當信任何一國之國民,

尤其是自稱知識在水平線以上之國民

對其本國已往歷史,

應該略有所知。

2、

所謂對其本國已往歷史略有所知者,

尤必隨附一種對其本國已往歷史之溫情與敬意

3、

所謂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有一種溫情與敬意者,

至少不會對其本國已往歷史

抱一種偏激的虛無主義

亦至少不會感到現在我們是站在

已往歷史最高之頂點,

而將我們當身種種罪惡與弱點,

一切諉卸於古人。

4、

當信每一國家必待其國民

備具上列諸條件者比數漸多,

其國家乃再有向前發展之希望

作為一箇中國人,我們應該讀哪些書,

從而對中國已往歷史,略有所知呢?

推薦書目:

《中國哲學簡史》(馮友蘭)

《中國思想史》(錢穆)

《國史大綱》(錢穆)

《中國通史》(呂思勉)

讀書治學,最難的是入門,

讀完以上書籍,

可以對中國思想之淵源、流派有系統的認知,

在心中建立了一個讀書的綱,

有了這個綱,未來選書就不會迷茫。



三、

地球人所應該瞭解的知識

劉建鋒:如何構建讀書框架,終生精進?


我們既是中國人,

也是這個地球上的一分子。

古人求知著眼於天下。

古時之天下,

受限於科技手段,

僅知中國及四方未開化之地為天下。

今天,描繪全球自古以來之學術思想、政治制度、

社會經濟發展淵源書籍俯拾皆是,

我們又該如何選讀呢?

推薦書目:

《西方哲學史》(羅素)

《西方三大師》(汪子嵩)

《全球通史》(斯塔夫裡阿諾斯)

以上書籍可拓寬我們的全球視野,

對人類文明的發展有系統的認知,

把我們的頭腦弄的清明,

會有更高的智慧在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處事。



四、

人的職業發展所必須的學習

劉建鋒:如何構建讀書框架,終生精進?


今天社會分工細緻,

每個人的一生,

很可能只需從事某一專業領域的事務,

在自己所從事的專業領域,

如何藉助前輩的經驗,

幫助自己更快更好地成長成才,

從而在社會上站穩腳跟,

進退有得有守。

職業發展書目包括理論和技能類,

理論類書籍選擇方式:

自己所從事的職業分類,

當前社會公認由誰所創?

創立者的代表著作有哪些?

該職業創立至今經過怎樣的發展?

發展過程中有哪些人物做出了重大貢獻?

這些人物的著作有哪些?

弄清楚以上問題的答案,

自己所需的職業發展書目也可以確立了。

以我自身舉例,

我的職業是企業治理。

所以我的職業必讀書目包括:

管理類:

現代企業管理之父德魯克系列;

古代管理先驅《管子》;

古代管理之傑出者《韓非子》;

現代軍事管理家《毛澤東選集》;

現代管理諮詢之父馬文·鮑爾《麥肯錫本色》;

……

營銷類:

現代營銷奠基人菲利普·科特勒系列;

對營銷發展作出傑出貢獻的艾·里斯及特勞特系列;

對營銷發展作出傑出貢獻的邁克爾·波特系列;

對營銷發展作出傑出貢獻的戴維·阿克系列;

對營銷戰略有重大貢獻的《藍海戰略》;

現代廣告巨擎霍普金斯《科學的廣告》;

現代廣告巨擎霍普金斯《我的廣告生涯》;

奧美之父大衛·奧格威《一個廣告人的自白》;

……

經濟類:

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的《國富論》;

創新理論的奠基人熊彼特《創新發展理論》、

《經濟分析史》

……

傳記文集類:

《孔子傳》

《曾國藩傳》

《曾文正公全集》

《富蘭克林傳》

《梁啟超傳》

《王陽明全集》

《朱子新學案》

《明儒學案》

……

首先,不要對上面的書目感到驚詫,

這些書並不是要求自己一次性讀完的

有些書可以作為參考書目,

閒暇時按目錄章節翻閱,

開卷必有益。

我的計劃是持續閱讀,以5年為一規劃,

每天讀10頁20頁即可。



五、

做為一個有趣的人應該陶冶情操

劉建鋒:如何構建讀書框架,終生精進?


培育我們的情操,

使得對人生抱有一種欣賞。

無論是自己怡情自樂,

還是朋友間相處,

抱有一種歡喜,歡樂。

培養情操類的書,

最有效的是文學作品。

學習對詩、詞、歌、賦、文的欣賞,

樂趣便在其中了。

推薦書目:

《唐詩300首》

《宋詞300首》

《古文觀止》

有了學習框架,如何終生精進?

必讀之書,不求一遍讀懂,讀通,

而應是置於案頭,反覆翻讀

日日、月月、年年。

讀一遍有一遍的收穫,

十遍有十遍的心得。

如果讀書以五年為一限,

每日讀10頁,5年可讀18000頁。

學貴有恆,有恆必有成。

以上,是我對自己讀書的要求,

也希望能有志同道合之朋,

同修共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