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頭泰山:如何尋找被低估的消費牛股?


時隔13年,特別國債將再戰江湖


憶往昔,我國曆史上只在1998年和2007年,發行過兩次特別國債,節操相對於美國財政部來說可謂審慎穩健,老成持重。


所謂特別國債,一般專門用於服務某項特定政策,支持特定項目。


洪水滔天的98年那次,是改善四大銀行資本金不足的問題,接盤不良貸款,既降低了系統性風險,又讓銀行輕裝上陣,順利完成股改,開啟了一箇中國城市化“土地信用”模式的輝煌時代。


熱錢湧動的07年那次,是購買外匯作為即將成立的國家外匯投資公司的資本金來源,一是為了保值順差帶來的鉅額外匯,二是為了對沖外匯佔款,回收流動性,給經濟降溫。


都曾為中國經濟立下過赫赫戰功。


一般而言,特別國債不公開發行,是政府憑空增加了一筆信用。


相對於債臺高築的地方政府和民間來說,特別國債是中央財政加槓桿,後者無論是抗債能力和抗債水平,還有不小的騰挪空間。

雖然特別國債的使用方式各方尚有爭議,但此時點發行,其目的不言而喻:救災,救急,救窮。


一是為國犧牲的湖北等地區需要支持,恢復經濟;


二是中小企業需要支持,就業穩天下穩;


三是受疫情衝擊較大的貧困人口需要支持,脫貧攻堅任務緊吶。


4月3日,央行定向降準、下調超準、市場操作,一系列刺激動作讓市場驚呼:


這是2016年以來最寬鬆的資金面!


祖國各地,有錢的地方直接發起了消費券,沒錢的地方也至少發了文件,政府帶頭,鼓勵消費。


當然,有人可能不屑,不就是印錢刺激麼?


要知道,社會主義的消費刺激和資本主義的資產刺激比起來,那可有云泥之別。


我們認為有必要心平氣和的坐下來,研究下消費股的幾個基本問題

有錢人再富,邊際消費並不會提高多少。

絕大多數的普通老百姓收入提升,會多喝一些牛奶,打好一點的醬油,坐一次飛機,買更大的冰箱。


2007年,中國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僅39.6%。


13年後,這個數字是57.8%,雖然還不及美國50~80年代水平,但已是拉動GDP增長的第一動力。

如何在行業週期尋找可靠的價值投資股?


策略如下。

策略一:


情況:資本漲潮時,過高的投資帶來過多的競爭,造成利潤下降,長遠看不利於投資回報。


對策:尋找競爭壁壘高的公司。


策略二:


情況:資本退潮時,過低的投資導致競爭者退出,剩者為王,利潤開始逐漸恢復。


對策:擇機尋找低估的交易標的,尤其是尋找利潤恢復高於預期的公司。


3月16日,英國聯合食品集團(ABF)出現了疑似烏龍指事件,盤中一度暴跌100%。


疫情衝擊下,這家歐洲市值最大的食品公司最多的時候,跌了40%+。


他的子公司英聯馬利,是世界第二大酵母生產企業,第一大是法國樂斯福集團,安琪酵母名列第三。


由於酵母行業環保要求高,資金投入極大,而且酵母種類繁多,非常依賴規模效應和技術優勢,天然是個趨向於集中的行業。


所以世界酵母市場基本由這三家瓜分,佔有6成以上市場。

這就有意思了,競爭對手的工廠大量集中在海外,酵母重要市場是歐洲和北美,這兩地疫情都尚未看到拐點,如果疫情難以控制,或者長期化,勢必影響生產情況。


而酵母又是個客戶輕易不更換供應商,粘性較高,易守難攻。


安琪酵母的傳統強勢區域一是國內,二是亞非拉。


那麼可以做一個合理推斷:


1、歐美市場可能會因為疫情影響打開局面;


2、能佔領更多的海外市場,同時具備提價能力;


3、趁危機海外併購,擴大地盤。

正因為“國際寡頭競爭”的行業格局,在疫情這個巨大擾動因素下,這何嘗不是一種變相的“資本退潮”。


類似的邏輯,A股還有生產甜味劑的金禾實業,生產蛋氨酸的安迪蘇。


喜歡炒股票的朋友,給我點個關注,每天都有乾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