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這5個民俗,就別說你瞭解四川,更別說你是四川人

中國,一個有著五千年燦爛文化的文明古國。悠久的時光,留下許多文化遺產,這些都是人類文化的瑰寶。我們每一個人對遺產都要心存敬畏、對文化充滿自信。

1、跳曹蓋

不知道這5個民俗,就別說你瞭解四川,更別說你是四川人

“白馬-跳曹蓋”是四川綿陽市平武縣境內聚居的白馬-的一種古老的驅邪祭祀祈福活動。

白馬-歷來信奉原始的自然宗教,不信喇嘛教,不吃酥油,每年的正月各寨子都要“跳曹蓋”祭祀山神,祈禱來年風調雨順、無病無災。

跳曹蓋整個活動包括:宰羊唸經、引出曹蓋、鎮邪、劈魔、祭祀山神等幾項內容。“曹蓋”與“白該”的舞蹈是整個“跳曹蓋”活動中的重要內容。

跳曹蓋的活動一般歷時兩天。這兩天中,全寨子的人共同分享羊肉、燒饃,邊跳圓圓舞邊飲青稞酒,大家都非常興奮,情緒熱烈。跳曹蓋其實就是白馬山寨的狂歡節。

2、川劇

不知道這5個民俗,就別說你瞭解四川,更別說你是四川人

川劇流行於四川省、重慶市及雲南、貴州、湖北省的部分地區,是中國西南部影響最大的地方劇種。它主要有高腔、胡琴、彈戲、崑曲、燈調五種聲腔,是明末清初以來中國戲曲聲腔劇種演變歷史的一個縮影。明末清初,崑曲、弋陽腔、青陽腔、陝西梆子、湖北漢調、徽調等聲腔流入四川,乾隆、嘉慶年間與當地的薅秧調、川江號子、地方小調、宗教音樂等逐漸融合,基本完成了外來聲腔“四川化”的演變過程。辛亥革命前後,高腔、崑曲、胡琴、彈戲及四川本土的燈戲在同臺演出過程中融為一體,形成“五腔共和”的川劇,一直延續至今。

3、瀘州雨壇彩龍

不知道這5個民俗,就別說你瞭解四川,更別說你是四川人

四川瀘州雨壇彩龍以其悠久的歷史和浪漫的龍舞表演藝術被譽為“東方活龍”。清光緒十八年左右,當地藝人將原有的“草把龍”改成彩龍,到1919年,出現了第一條雨壇彩龍。自此每逢年節或婚喪嫁娶,當地百姓都要舞彩龍。

雨壇彩龍的表演重在一個“活”字,“人龍合一”。表演時舞者“動於中而形於外”,“心有性情,手衍神色”,“手隨眼動,眼隨心動”。在川劇打擊樂的伴奏下,龍與“寶”交織纏綿,緊緊呼應,在龍舞中對龍的個性特徵、生活情態進行生動的描摹。雨壇彩龍按連綿不斷的太極圖案行進表演,套路變幻莫測,表演活潑靈動,變化多端,或脫衣,或翻滾,或嘆氣,或擦癢,極顯龍之性情。在此過程中,舞者與龍的情感融為一體。

4、抬閣(青林口高抬戲)

不知道這5個民俗,就別說你瞭解四川,更別說你是四川人

“青林口高抬戲”指流傳、活躍於川西北地區江油青林口古鎮的一種民間喬妝戲表演樣式。每年農曆二月初一,江油市的青林口都要舉辦傳統廟會。當地這一習俗已沿襲多年,每年這個時候都要扎高抬、唱大戲。具有較強的觀賞性、趣味性和參與性。因年代久遠,已成習俗,每逢會期,必有表演,十里八鄉,觀者如潮。

5、夾江書畫紙

不知道這5個民俗,就別說你瞭解四川,更別說你是四川人

夾江書畫紙,歷史悠久。夾江手工造紙始於唐,繼於宋,興於明,盛於清,康乾時期成為“貢紙”和“文闈捲紙”,抗戰時期達到頂峰,年產萬噸,產量之多,品種之繁,品質之佳,為全國之冠。

以上5大民間藝術,都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珍貴的藝術瑰寶。它們凸顯出“中國範兒”,不僅廣受國際友人的歡迎,也在中國人民的世代傳承之下,不斷髮揮出新的光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