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量子技術超越了美國“還得感謝這位科學家”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

他是中國離諾貝爾獎最近的那個人。

他使中國在量子領域從落後到

完美實現對美國彎道超車,

是當之無愧的“量子之父”

“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首席科學家

在很多人眼裡,潘建偉是傳奇:29歲,他參與的有關量子隱形傳態的研究成果,同倫琴發現X射線、愛因斯坦建立相對論等世界重大研究成果一起,被《自然》評為“百年物理學21篇經典論文”;

31歲,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

41歲,成為中國當時最年輕院士;

45歲,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

中國量子技術超越了美國“還得感謝這位科學家”

中國量子技術超越了美國“還得感謝這位科學家”

主要成就

科學研究:潘建偉主要從事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等方面的研究。作為國際上量子信息實驗研究領域開拓者之一,他是該領域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科學家,取得了一系列有重要意義的研究成果。首次實驗實現量子隱形傳態及糾纏交換、終端開放的量子隱形傳態、複合系統量子隱形傳態、16公里自由空間量子隱形傳態。首次實現三、四、五、六、八光子糾纏。首次實驗驗證GHZ定理。提出利用現有技術可實現的量子糾纏純化方案,並完成實驗實現。實現突破大氣等效厚度的量子糾纏和量子密鑰分發。先後實現絕對安全距離超過100公里和200公里的量子密鑰分發及全通型量子通信網絡。提出基於冷原子量子存儲的高效量子中繼器方案,並完成實驗實現。利用冷原子系綜實現高品質的單光子和糾纏光子的量子存儲。利用多光子糾纏實現重要的量子算法和突破經典極限的高精度測量。實現任意子分數統計的量子模擬。

中國量子技術超越了美國“還得感謝這位科學家”

中國量子技術超越了美國“還得感謝這位科學家”

中國量子技術超越了美國“還得感謝這位科學家”

《自然》雜誌刊登的《量子之父》《自然》以《量子之父》為題報道了潘建偉,

開頭這樣寫道:“在中國,有人稱他為‘量子之父’。對於這一稱呼,潘建偉當之無愧。

在他的帶領下,中國成為遠距離量子通信技術的領導者。”提到量子力學,不少人都會想:

這是個艱深難懂的物理學概念吧?可當你知道,今天全世界,上到80歲的歐洲老太太,下到美國對嬰兒的早教,都在普及量子力學,

中國量子技術超越了美國“還得感謝這位科學家”

▲扎克伯格正在給剛出生的女兒念《量子力學繪本》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轉發,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