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冠:不僅講述了一群女孩子的人生歷程,更反映了一個國家的成長

從《戰狼2》到《紅海行動》,從《中國機長》到《流浪地球》,近年來,國產主旋律電影終於殺出重圍,贏得了票房口碑雙豐收。

原本定在大年初一上映的主旋律電影《奪冠》(原名《中國女排》),因疫情原因,被迫延期,但這並不影響我們對它的期待。


作為體育傳記類電影,能搬上大銀幕的並不多,比較成功的有《傳奇的誕生》、《摔跤吧!爸爸》、《我,花樣女王》等,而中國電影在這一領域上,可開拓的空間還很廣闊。

《奪冠》的導演陳可辛大概也是看中了這一點,再結合時代大環境與女排精神,這部講述中國女排三十餘年的電影畫卷被緩緩打開。

奪冠:不僅講述了一群女孩子的人生歷程,更反映了一個國家的成長

《奪冠》海報


導演的精心佈局

●三場決賽奠定電影框架


1981年女排世界盃“中日大戰”

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的“中美大戰”

2016年裡約奧運會的“中巴大戰”

●兩個主角推進故事發展

陳忠和:從女排陪練到女排主教練

郎平:從女排隊員到美國女排教練,再到中國女排教練

兩人是一輩子的朋友,也曾是你死我活的對手

奪冠:不僅講述了一群女孩子的人生歷程,更反映了一個國家的成長

鞏俐&陳忠和


●一個偉大的團隊

西方人說中國人沒有信仰,其實他們錯了,我們從祖先開始就有了自己的民族信仰,我們相信“女媧能補天”、“精衛能填海”、“夸父能追日”。

中國女排正是在這種精神的鼓舞下,每日苦練,完成蛻變,逆風翻盤,成為國人新時代的偶像。

奪冠:不僅講述了一群女孩子的人生歷程,更反映了一個國家的成長

《奪冠》海報


體育傳記類作品想要拍的出彩,對主創團隊的要求很高。作為上帝視角的觀眾來說,我們已經知道了三場比賽的結果;我們也能從日常紛雜的訊息中,感受到女排精神;主創團隊設置的郎平、陳忠和的雙主角模式,給《奪冠》增加了看點,也保證了故事的有序推進。

主角的強力加持

黃渤飾演陳忠和,他是郎平最好的搭檔,也是女排奪冠的幕後功臣;

鞏俐飾演郎平,這位影視女王飾演王牌教練“郎平”,定妝照一出,郎平直呼:“好像”;

郎平的女兒白浪飾演青年郎平,她現在也是一名專業的排球運動員;

彭昱暢飾演青年陳忠和,這位差一點拿影帝的新人演員,演技非常值得期待;


奪冠:不僅講述了一群女孩子的人生歷程,更反映了一個國家的成長


黃渤、鞏俐的“王炸”合體;女排姑娘朱婷、徐雲麗、張常寧、惠若琪、丁霞、等的參演,外加“現男友”李現傾情客串;還有易烊千璽

的推廣曲《不分晝夜》,以及王菲、那英合作的片尾曲《生命之河》,這電影是要成為爆款的節奏。

奪冠:不僅講述了一群女孩子的人生歷程,更反映了一個國家的成長


最後的最後,《奪冠》能被大家所期待,不止因為女排姑娘們能贏回冠軍,更重要的是女排姑娘們身上所散發出來的精神,這種精神激勵了我們一代代的年輕人,為了理想去奮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