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港文化轉型失敗 如今鉅虧8億又再募5億

鹿港文化(601599,SH)公告披露將募集資金總額不超5億元,全部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此前不久,轉型失敗的鹿港文化業績預告顯示將虧損6億至8億元,同時三季度報顯示其債臺高築。在業績“滑鐵盧”及高企的負債之下,鹿港文化實控人錢文龍幾度尋求“賣身”。

兩度“賣身”

4月14日晚間,鹿港文化披露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擬發行數量不超2.14億股,發行價格為2.34元/股,發行對象為戰略投資者淮北市中心湖帶建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安徽高新投新材料產業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此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5億元,將全部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2019年三季度報顯示,鹿港文化資產負債率已高達58.37%,現有流動負債35.08億元,其中短期借款15.76億元,2019年前三季度的財務費用為9213.34萬元,較上一年度有所下降,但仍處於較高位置。

中國網財經記者注意到,債臺高築之下,鹿港文化資金緊張。為了上市公司補充流動資金貸款,實控人錢文龍、股東陳瀚海的股票多次質押,質押率分別為90.8%、99.99%,幾乎滿倉質押,而鹿港文化實際控制人錢文龍此前已經兩度提出“賣身”。

2019年2月1日,鹿港文化公告稱,錢文龍及繆進義等多位主要股東與麗景融合簽訂了協議,以2.8億元將上市公司5.1%的股份轉讓給後者,並將合計14%的表決權委託給後者行使。由此麗景融合將成為上市公司控股股東,麗景融合背後的洛陽市老城區政府將成為公司新的實際控制人。

然而這筆交易到了當年7月卻宣佈終止。但在數月之後,公司又宣佈,錢文龍及主要股東繆進義等與淮北建投簽訂框架協議,擬將上市公司5.11%的股份轉讓給淮北建投,並將15.43%的表決權委託給後者。交易如果完成,淮北建投將持有上市公司5.11%的股權並擁有20.54%的上市公司表決權,公司的實際控制人也將由錢文龍變更為淮北市政府國資委。截至目前,上述與淮北建投的股權轉讓還在進一步的商討之中。

另外,本次定增與特定對象淮北市中心湖帶建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簡稱淮北中心湖帶)、安徽高新投新材料產業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間存在關聯關係。2020 年4月14 日,鹿港文化與該兩家公司分別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及附條件生效的股份認購協議。其中淮北中心湖帶正是淮北建投的子公司,定增完成後,淮北中心湖帶將持有公司10.85%的股份,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

此外,2019年4月27日,鹿港文化曾試圖發行可轉債籌資資金。公告顯示,公司擬通過發行可轉債募集資金,本次發行的可轉換公司債券的存續期限為自發行之日起六年。最初的預案顯示,公司擬公開發行總額不超過10億元可轉換公司債券,但隨後募資規模遭下調至6.78億元。

除募資規模發生變化外,對於募投項目,鹿港文化也作出過調整。鹿港文化最初計劃將募集資金投入5個項目,分別為採用新型緊密紡技術改造傳統環錠紡細紗機項目、採用新型緊密紡和無梭織造技術生產高檔精紡面料項目、採用先進紡紗設備生產高檔羊絨紗線項目、回購公司股份以及補充流動資金。最終經過調整後,鹿港文化取消了“回購公司股份”項目,並相應調減了補充流動資金規模。

而10月份,鹿港文化卻向證監會申請撤回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申請文件。在此前8月份,積極向淮北市政府表現“誠意”的鹿港文化已經與淮北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簽署關於毛紡產業的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共同建設“綠尚小鎮”項目。

對此,市場人士認為鹿港文化撤回之前發行可轉債的申請,也是因為公司將與安徽淮北開展合作。其不過是在尋找“接盤人”,而國資委比普通債權人而言實力更豐厚,能夠給予上市公司的幫助也更多。

轉型失敗

上市以來,除去IPO時公開募資,鹿港文化曾於2015年進行非公開發行,彼時正是紡織行業低迷之際,其主營業務收入持續下滑,鹿港文化提出轉型影視業。

公開資料顯示,鹿港文化2011年上市,前身為鹿港科技,主營各類精紡、半精紡紗線以及高檔精紡呢絨面料的生產與銷售。

財報顯示,上市後鹿港文化業績出現“大變臉”。2012-2013年淨利潤為1017.69萬元、1321.13萬元,較上市前近億元的淨利潤出現大幅度下滑,下滑近90%。或許是為了扭轉這一趨勢,2014年鹿港文化突然提出以多元化發展的戰略,並舉紡織業、影視業雙主業。

與此同時,鹿港文化開始了募資+併購的兩大資本運作展開轉型之路。為了體現轉型的決心,鹿港科技還改名為“鹿港文化”,正式以影視作為其未來主要業務方向。2015年,鹿港文化發佈公告稱擬募集資金10億元,7億用於互聯網影視劇項目,3億用於償還銀行貸款。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定增計劃於2014年提出,而實控人錢文龍、股東陳瀚海此後卻宣佈退出認購,募資金額從12億元降至10億元。

除此之外,鹿港文化還收購了世紀長龍以及天意影視搭建起“影視班子”。轉型之初,鹿港文化業績變化明顯,影視業收入佔營業比例迅速增加。

然而募資7億進行轉型的鹿港文化卻始終是“門外漢”。在遭遇了2018年的影視寒冬之後,鹿港文化業績再次出現下滑。公告顯示,鹿港文化預計2019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出現虧損,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6億元至-8億元。

對此,鹿港文化解釋稱,受影視大環境影響,世紀長龍、天意影視、互聯影視2019年度營業收入同比出現大幅下滑,同時2019年度應收賬款回款速度整體下降,導致壞賬準備上升,還將計提減值準備約3億元至4億元。另外,拍攝的部分影視項目,銷售情況不容樂觀,預計無法收回全部投資成本。

無奈之下,鹿港文化又再次將此前收購來的天意影視回售給原持有人。

子公司出售條件“離奇”

2015年,鹿港文化以現金收購及增資的形式,從吳毅控制的新餘上善若水獲得天意影視51%的股權,轉讓作價2.17億元。2017年,鹿港文化再次以現金方式收購天意影視股份,此次45%的股份轉讓作價為3.95億元。

鹿港文化兩次從新餘上善若水處共獲得天意影視96%的股權,共計支付6.12億元。

該筆收購伴隨著業績補償,新餘上善若水、實控人承諾,2017年到2019年,天意影視淨利潤不低於1億元、1.2億元、1.5億元,天意影視前兩年完成了業績承諾。而到了2019年年前三季度卻虧損4180.06萬元,遠低於前期業績承諾。按照協議,應當給予鹿港文化業績補償款。

但鹿港文化在將天意影視47%股權以作價4.09億元回售給新餘上善若時,鹿港文化卻免除了上述補償款。另外,鹿港文化此前還向天意影視及其子公司提供借款本金及利息共計 10.58 億元,根據雙方的投資約定,這些借款將分五年還清,並以天意投資的應收賬款為質押。

在影視寒冬之下,新餘上善若水為何同意高價收回天意影視?鹿港文化的10億借款,若天意影視劇集銷售不及預期還能否有回收的可能?兩家公司之間是否有損害上市公司的行為?種種怪象迎來上交所的詢問。

至於另一影視公司世紀長龍是否會遭到處置,鹿港文化稱公司目前暫未有處置世紀長龍的計劃。本次股權轉讓只是基於目前對影視行業發展趨勢、宏觀經濟環境等因素公司管理層做出的調整戰略。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從事紡織行業,在該行業已經深耕發展20多年,紡織業務綜合競爭力較強,未來公司將繼續深耕主業,做大做強。

如今,轉型失敗的鹿港文化帶著高企的負債和虧損的業績將“賣身”於國資委,對於其原實控人而言,這或許是個好消息。但對於接手的國資委和上市公司自身來說,能否翻盤卻成了實實在在的挑戰。

記者裡豫

原標題:鹿港文化轉型失敗、“圈錢不停” 實控人兩度“賣身” 如今鉅虧8億又再募5億

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經濟視野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