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上看起來的差不多的茶葉,手工茶一定比機制茶要好嗎?

最近這段時間,隨著各地春茶季如火如荼的進行中,想必大家多多少少也是嚐到了自己喜歡的新鮮的茶葉,現在做茶的賣茶的都喜歡講什麼茶几代幾代什麼的?說實話這個我認為不重要。重要的是當下你做的茶怎麼樣?在我慢慢長大的時候。茶開始擴大種植規模。我的家鄉個個大隊部有茶廠。並有機械化了。但我記得,手工茶還是受歡迎些。

市場上看起來的差不多的茶葉,手工茶一定比機制茶要好嗎?


純手工,在現在是一個流行的說法。你去買東西,遇到一件東西價格偏貴了,你和店家討價還價,店家的解釋往往會是—這是純手工的。不言而喻的一種感受就是手工茶代表著茶葉的高品質和高消費,往往大家在喝茶的時候都喜歡標榜自己的茶葉,喝的是某某大師的純手工製作的茶葉。在茶葉圈,手工茶的價格就要比機制茶貴得過,但是許多人或許真的還不明白,純手工的茶和機制茶的差別真的就那麼大?


市場上看起來的差不多的茶葉,手工茶一定比機制茶要好嗎?


俗話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對於手工製茶和機械製茶,本質上市場經濟的需要,或者說是現代製茶工藝在傳統工藝上產業的升級,能夠讓茶葉更快更高效的實現量產,也能讓更多的人及時喝到新鮮的好茶葉。不管是手工茶還是機制茶,對火候的把控,對天氣的預知,以及炒制的技術才是最關鍵的,沒有好的技藝和長久的經驗累積是很難做出好喝的茶,好看的茶容易做,好喝的茶確難做出來,摒棄外觀,迴歸本質,好喝才是硬道理。


什麼是傳統純”手工茶“:

市場上看起來的差不多的茶葉,手工茶一定比機制茶要好嗎?

我們國家在歷史上就是一個產茶大國,也形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茶文化,茶葉作為大自然給予人們的饋贈,經過文化和人們勤勞的雙手,變成了我們現在茶桌上一杯香甜可口的茶湯。那麼在茶葉採摘階段,如果想精製一泡好茶,那就需要靠純手工,才能夠採摘標準的“兩葉一芯”,一個經驗豐富的製茶師傅往往將自己的獨特經驗、手法、對茶青發酵程度、炒鍋溫度控制與感知融入到自己精製的這批茶中,從而形成茶葉個性化的區別特徵。

而用上機械採摘,那是快刀斬亂麻,連同一些粗枝老葉,都有可能被一刀採摘下來,從而影響了茶葉的整體品質。

市場上看起來的差不多的茶葉,手工茶一定比機制茶要好嗎?


比方說我們知道的鐵觀音,在製作的搖青環節上,手工搖青的效率肯定是是比不過機械搖青的效率,而兩者搖青的效果其實差別並不大,反而機械搖青不僅工作量大,效率高,而且更加均勻。又例如:在製作武夷巖茶時,一個經驗豐富的壯年製茶師傅,工作效率大概是10斤/小時左右,而搖青機工作效率大概是600-800斤/小時,可以想象出市場需求和製作成本效率的問題。

什麼是機械化流水線“機制茶":

炒制時,手工茶具有根據經驗以及對炒鍋溫度的靈敏度,能夠有效把控茶青的發酵程度,從而製作出獨具特色的茶中優品。不過由於受茶師精力水平、心情以及天氣情況的變化,同一天採摘的茶葉,最終制作出來的茶葉品質並不一定完全一樣。

市場上看起來的差不多的茶葉,手工茶一定比機制茶要好嗎?


而機械製茶的好處,就在於能夠有效控制茶青的萎凋時間和溫度控制上,確保品質穩定,同時有效降低勞動強度。但是,機器再聰明,它也只能根據程序設定執行固定的程序,沒有辦法根據天時、地利進行即時更新,真正頂級的優質茗品,機械化是難以大規模生產出來的。

“別人都說手工殺青好,我就說肯定是機器殺青好,機器如果比不上手工,肯定是機器設計得不夠好。就像英女王坐那個賓利汽車,全手工嘛,還不是經常拋錨。”這是魔方設計師楊淳的理念。

傳統手工藝並非僅僅具有經濟價值,它同時還具有科技價值、藝術價值、歷史價值、文化價值等。手工製作的數量是十分有限的。一個物種變得稀有了,便出現了“保護”的字樣;

市場上看起來的差不多的茶葉,手工茶一定比機制茶要好嗎?


某種商品類似的面貌、品質增多了,便出現“正宗”的字樣。機械製作的茶數量多了之後,逐漸地,“手工茶”、“手工製作”、“純手工製作”便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了茶葉包裝上。

春茶季您喜歡喝點什麼茶?

無論是手工茶還是機制茶,茶葉最終是用來品飲享受的,喝到一杯喜歡的茶,也是舌腔內一瞬間的驚喜,茶的真滋味才漸入人心。往後再喝,難忘初見時的驚喜,卻鍾情於穩定的香氣。

茶的味道,難以定性,沒有絕對的好壞,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就像吃牛排有不同的追求:有的人追求三分熟的嫩,有的人追求八分熟的韌,也可能只是單純圖個樂趣。對牛排美味最終的判定標準,還要看那個吃進嘴裡的人;對茶葉口感好壞的標準,也要看品飲者的個人狀態。這裡也只是基於平常心態給出一定的品飲建議。

市場上看起來的差不多的茶葉,手工茶一定比機制茶要好嗎?


個人認為:“茶無好壞,適口為珍”喜歡一個人沒有道理。喜歡一杯茶也無需太多理由,喜歡的那一刻,進入甜蜜的包圍,好好享受就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