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教授”易中天首次迴應力挺方方,他為何比方方的爭議還多?

引言:方方日記國外出版,易中天卻意外陷入輿論漩渦

最近一段時間方方日記在國外出版成為爭論最大的熱點話題,許多人或多或少的都對其發表過看法,其中也有部分人“被”發表了看法,例如文化界的名人易中天。

“超級教授”易中天首次回應力挺方方,他為何比方方的爭議還多?

網上曾有一篇自媒體文章以“易中天:站在方方這一邊,就是站在‘人’這一邊”為標題,似乎說明了易中天公開為方方站臺之意,但易中天很快就公開闢謠,說自己從未說過如此絕對的話,並發表了《現在比任何時候都需要共識》一文,表達了自己對方方日記的正式看法。

“超級教授”易中天首次回應力挺方方,他為何比方方的爭議還多?

作為中國文化界的名人之一,這其實並不是易中天先生第一次面對輿論風暴,也不是他第一次面臨質疑,那麼易中天一共面臨過哪些質疑?為什麼總有人喜歡拿他出來做文章呢?

“超級教授”易中天首次回應力挺方方,他為何比方方的爭議還多?

百家講壇時代:亮點還是槽點?

自2006年易中天先生在央視《百家講壇》開講以來,尤其是《易中天品三國》系列節目播出以後,他可以說一下子在中國爆紅了起來。家喻戶曉的三國故事,幽默風趣的講解風格以及新穎嚴謹的歷史觀點,再一次在中國掀起了一股“三國熱”,同時也捧紅了這位原本並不為眾人所知的大學教授。於是乎,“明星學者”、“超級教授”等一系列頭銜開始加在了易中天的頭上,許多人跟追娛樂明星一樣的開始深挖易中天先生的私人生活,似乎想要“全方面”的詳細瞭解他。

“超級教授”易中天首次回應力挺方方,他為何比方方的爭議還多?

然而在爆紅的同時,關於易中天的負面消息也開始逐漸流傳,慢慢地有不少人,包括大學教授在內,開始批評易中天,認為其身為一個大學老師,不好好花時間與精力在教書做學問上,反而熱衷於上電視,這是一種沽名釣譽之舉。也有人批評他對三國曆史的講解是一種歪曲,或者說只是他的一種個人觀點,但他的節目帶給觀眾的感覺好像是他說的才是真三國,等等。這些爭議可以說一直存在,直到今天還依然有人拿這些理由去批評他。

“超級教授”易中天首次回應力挺方方,他為何比方方的爭議還多?

當場回應網友質疑:為何不務正業?

而對於這種輿論風暴,易中天先生也早就有過評論。他回答了自己當初為什麼會上《百家講壇》的原因,他說當初自己想買一套房子,但是還差三萬元,而《百家講壇》當時是一集一千塊,扣掉稅九百六,整期節目錄下來他可以賺個四萬八,湊夠買房的錢,這就是他當時上節目的初衷,至於後來自己會不會火,則是當時的他完全無法預料的。

“超級教授”易中天首次回應力挺方方,他為何比方方的爭議還多?

而對於身為一個大學老師,不好好花時間與精力在教書做學問上的質疑,這個也曾在央視《開講啦》節目中由一個大四學生再一次提出,並質疑易中天把業變成了餘,把餘變成了業,易中天則表示自己當初上《百家講壇》,學校的課自己沒有落下過一節,而且表示大學老師也是人,也有自己的業餘時間,至於自己的業餘時間如何支配,是自己的自由。

“超級教授”易中天首次回應力挺方方,他為何比方方的爭議還多?

而對於他現在為何經常上電視“刷存在感”的質疑,易中天更是簡單的以“退休啦”三個字回懟。其實,易中天先生面臨的這樣一種輿論風暴其根源就在於傳統學者形象的顛覆效應,在大多數國人的眼中,學者的傳統形象就是帶個厚眼睛,穿著很樸素,整日埋首於書本之中,是一個“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形象,然而易中天先生的爆紅打破了這樣一種形象,自然就會引來不認同這種形象人的質疑。但是,當我們仔細思考一下之後就會發現,這種質疑是站不住腳的。

成為富豪:竟以一人之力寫一部中華史

而另一個關於易中天的質疑則是《易中天中華史》的寫作。2013年5月,易中天宣佈將會撰寫六部《易中天中華史》,從傳說時代一直寫到近現代。這個消息一出,立刻就吸引了許多人的關注,書籍出版之後更是大火,甚至讓易中天登上了中國作家富豪排行榜中。

“超級教授”易中天首次回應力挺方方,他為何比方方的爭議還多?

然而,對於這部著作,有人欣賞的同時更是引來了不少的批評,而這次的批評有不少專業人士的加入,例如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研究員馬勇認為,當今中國的知識分子沒有寫作通史的能力,易中天先生勇於突破,敢於嘗試寫作通史的舉動雖然值得鼓勵,但是易中天先生他對於史料的把握,以及他的知識積累的程度是否能夠讓其勝任這項任務,是值得懷疑的。據說當年呂思勉批《二十四史》批了三遍,易中天先生是否能像老一輩史學家一樣能夠窮究史料?畢竟中國歷史的史料是浩如煙海的,而且時間越到後面材料就越多,不可能做到盡閱,那麼這樣子寫出來的通史是否有代表性呢?

“超級教授”易中天首次回應力挺方方,他為何比方方的爭議還多?

這種質疑筆者認為是具有代表性的,個人通史的寫作是一項大工程,在史學界中也毫無疑問是一項壯舉,但最終做出的成果是否能夠得到眾人的認可則是有待時間去證明的。《易中天中華史》的出版得到了許多普通讀者的熱愛,但是在學界,這部著作其實並沒有引起學者們的重視,大家更多的還是將其當做一套歷史普及類讀物,也許易中天先生在寫作這部書時的本意就是將其當做歷史普及類型來寫作的。

“超級教授”易中天首次回應力挺方方,他為何比方方的爭議還多?

但不管怎麼說,《易中天中華史》的推出,的確已經掀起了一股歷史閱讀的熱潮,它能夠吸引眾人對歷史產生興趣,進而讓人們更加深入的去了解歷史,研究歷史,其實亦是功勞一件。

結語:理性辨是非

易中天先生經常成為眾人討論的焦點,也經常被人拿來大做文章,這說明他的確是火了,但不管是支持還是批評,我們都應該建立在理性的基礎之上,因為唯有理性,才能幫助我們清晰的分辨是非對錯。

“超級教授”易中天首次回應力挺方方,他為何比方方的爭議還多?

方方和易中天都是從武漢大學文學院畢業。這次易中天對方方日記的點評,也說明他是一位快意恩仇,卻也頭腦非常清醒的學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