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熱映:法律與道德的衝擊,《誤殺》與反殺的對抗

本片題材以一場由侵犯引發的"反殺"事件為切入點,大膽撕裂平靜生活的表象,將殘酷陰暗的一面暴露在觀眾面前。以電影為引,探究善與惡、弱勢與強權,法律與道德的多元衝突。

全國熱映:法律與道德的衝擊,《誤殺》與反殺的對抗

李維傑的大女兒平平被督察長的兒子素察侵犯,最後被平平誤殺,妻子阿玉想要報警,李維傑卻說"死的是督察長的兒子,報警的話我們沒有活的機會"。明明是素察犯罪在先,但李維傑一家卻因為無權無勢,加上對法律和警察的不信任,只能鋌而走險埋屍掩蓋,希望能夠瞞天過海。

法律的薄弱,警察的暴戾,在電影設定的背景下,李維傑的犯罪反而顯得更為正義,甚至受到群眾的支持。李維傑作為一名普通父親,面對女兒"誤殺"侵犯者,爆發出的是平凡人對子女對家庭本能的責任使命。

但戲劇化的情節推進下,我們看到的不僅是平凡人的掙扎,這更多地體現了以李維傑為代表的普通百姓的無奈和無力。我們都說,我們每個人都擁有自由權利、有尊嚴、有價值,而且要用於維護他人的自由權利、尊嚴和價值。但是在電影的故事背景中,這樣的訴求反而變成一種奢望。

全國熱映:法律與道德的衝擊,《誤殺》與反殺的對抗

電影標語"為愛犯險",言簡意賅地體現出這場"誤殺"案的核心,完美地呈現了電影的主題同時也強化了觀眾們的畫面感,完全大片的即視感。

全國熱映:法律與道德的衝擊,《誤殺》與反殺的對抗

其實,這是一部迷影電影,本片中出現了《肖申克的救贖》、《七宗罪》、《蒙太奇》、《白夜行》等等推理探案電影。父親李維傑學歷不高但酷愛電影,將從電影中習來的技巧運用實踐,憑藉過人的智慧與天賦達成了完美犯罪。並且利用強大對手的社會影響力反制對手,造成了社會動盪與暴亂,顛覆了權勢的地位。

全國熱映:法律與道德的衝擊,《誤殺》與反殺的對抗

對於觀眾一些來說可能這部電影的結局不夠"爽",甚至會質疑編劇太刻意,但也有觀眾覺得改編後的結局更有深度。這個結局告訴觀眾"爽"並不代表光明,男主知道罪行的存在,看到開始學會欺騙的小女兒,更目睹由抗議變為暴動的世態。

全國熱映:法律與道德的衝擊,《誤殺》與反殺的對抗

他代表被壓迫小人物的反擊,他給了民眾一個宣洩的契機,但當保護家庭的脫罪計劃已經開始影響到每個家人的心態,當他面對強權不得不借助的力量開始反噬,甚至慢慢演化成社會動盪,便是另一重的悲劇。

全國熱映:法律與道德的衝擊,《誤殺》與反殺的對抗

近段時間,有關校園暴力和成年人犯罪的案子屢見不鮮,在國家公開徵詢未成年保護法徵求修改意見的當下,監製陳思誠曾公開表示,"希望通過這部電影把這些東西傳達給普通觀眾,讓觀眾通過這部電影,更多地進行反思,更多地保護好自己的孩子,約束自己的行為。"對於影片所傳遞的社會意義,專家也表示讚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