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軟,並不是無能


最近看了中央一套的幾次《今日說法》欄目,內容都是關於家庭兇案的,一些問題使我深有感悟。

在家庭生活中,夫妻二人共同的目標是奔小康。在奔小康的過稱中,也就是在家庭的瑣碎生活中,肯定會產生摩擦,起糾紛,甚至會產生比較激烈的矛盾,繼而可能產生肢體相向的動作。這時該怎麼辦呢?不能二人爭得臉紅脖子粗,一定得分出個上下,一定得說清白誰對誰錯?我說,沒有必要。

這時,夫妻中的任何一方都要想想,再爭下去怎麼辦?會有什麼樣的結果?你認為對方是“犟驢”,你自己就不要犟了。首先把情緒穩定下來,冷靜了之後,就會想出解決的辦法了。切不可執意拗下去!拗下去就會出事了,小則婚姻破裂,大則家破人亡。電視上說的,日常生活中演的,這樣的家庭婚姻悲劇實在太多太多了!

服軟,屈服,並不是無能。無能的是那執意拗下去的一個。之所以說他無能,是因為他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他讓性子把他俘虜了。不是他的智商比你高多少,就算是他智商高於你,可性子把他拿住了,他的智商發揮不出來。你能控制住自己,不跟他鬥下去,糾纏下去,就不會發生大的亂子。可以先跟著他幹,是對是錯,時間總有公論。讓時間、事實來教訓他!就算是你表面上輸了,服從了他,可實際上是你贏了他,因為你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緒。你的選擇服軟使家庭處在了可控的局面之下,家庭不至於因為這一次大的矛盾而陷於破敗或流血。

服軟,屈服,並不是弱者。強弱怎麼分?誰勁大,誰就是強者?誰犟過去了,誰就是贏了,那才說不準呢。事實證明誰是對的,誰就是強者。夫婦二人,在家中的領導地位,不是爭來的,而是在處事、決斷事情的過程中確定下來的。誰一貫地、或是經常地把事情處好了,家庭一直向著正確的方向走,誰就會被認為是強者。

一般來說,好激動的,急性子,嘴快的,將屈服於冷靜的,慢性子,嘴慢的。這是性格使然。

在家庭中,服軟的一方不一定是失敗者,更不一定是弱者。時間不久的將來就會顯示出結果。更何況,家裡不是說理的地方,是宣情的地方。家中一旦因說理而鬧得烏煙瘴氣,傷了和氣,往往就失去了家庭的和諧和良好的家庭氛圍。這樣的結果一般不是我們想要的。當然,有時候,家庭會因他的錯誤決策而可能產生一些損失,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這就叫失敗為成功之母。這就叫吃一塹,長一智。我們家庭的成熟也就是在這樣的教訓中成熟起來的!也允許失敗,不能因為一次的失敗就說明他從來都不行。但兩次三次的失敗就能說明問題了。家庭的決策權也就是在這樣一次次的教訓中,確定下來的。

我服軟,不是你有理,不是你比我高明,而是我忍耐,我不想讓家庭為此而走向不可控的局面。是給家庭帶來平和,安寧,和幸福,會免去家庭的戰爭,流血,災難!

所以,服軟,並不是無能!

2019/11/28改就

���Ku�t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