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離職前必須先“吃透”這三句話?

  • 點擊右上角【關注】核桃課頭條號,淘到屬於你的一課。
  • 文章共計1320字,閱讀全文約需3分鐘。

話說,從離開校園算起到“一睡不醒”為止,漫漫幾十年光景用四種狀態便能全部概括,服嗎?


為什麼離職前必須先“吃透”這三句話?


無論服不服,都得尊重事實。而且這四種狀態,用四個詞就可以表述清楚——畢業、待業、就業和退休。

之所以用“狀態”,而非“階段”,是因為這四個詞並沒有先後順利。換言之,只要你願意,這四種狀態是可以主觀切換的。誠然,切換狀態的方法有很多,但有一件“法寶”卻簡單有效,那便是——離職。


為什麼離職前必須先“吃透”這三句話?


只要祭出這“法寶”,分分鐘完成狀態轉換。但在祭出之前,有三個口訣一定要理解清楚。

一、真的“做事做得好,打工打到老”嗎?

此話本是用來刺激勇於創業的,但不知怎麼就退變成對那些“逆來順受、安於現狀”的職場人的諷刺了,甚至上升到“離職座右銘”的高度。

不能死守工資活著,不能一份工作做到老,不能一眼望到“死”……

所以,要離開,要改變,要活出自己!

想法固然沒錯,但光鮮的表面下都是隱患。


為什麼離職前必須先“吃透”這三句話?


首先,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將一份工作做得好,就可以得到一個長久的崗位”,這是相當正確的想法,不然何來“鐵飯碗”的說法?

其次,即便想尋求改變,也和辦好一件事情、做好一份工作不衝突。試問,所謂的“尋求改變”究竟是追求自我的昇華呢?還是搞不定眼下,選擇了逃避呢?

為什麼離職前必須先“吃透”這三句話?

所以,做事做得好,打工沒啥大不了;改變需謹慎,多學多練不能少!

二、真的“和不合適的公司勉強在一起,是不會有未來的”嗎?

這句話可算是“離職金句”了,誠然,發現不合適及時撤出,這是降低損失的有效方法。

就像是人與人之間,難免感到“氣場不對、不合拍”,導致無法進一步相處。在此時及時控制交往程度,對彼此都是有好處的。

但如果僅此而已,卻沒有進一步分析為什麼“不合拍”、哪方面“氣場不對”的話,即便換一個人來也未必能相處融洽,因為終歸不清楚自己能跟什麼人相處。


為什麼離職前必須先“吃透”這三句話?


面對工作也是如此,感到“不合適”很重要,但只有找到“不合適”的原因,才能弄清楚什麼是“合適”的。只有清楚了自己“合適”什麼,才能更有目的性地換工作。

所以,不能只看到在不合適的公司沒未來,更要清楚,只有找到了合適的,才有未來!

三、真的“選擇一份工作,要麼為了理想,要麼為了錢”嗎?

其實這是一句大實話,人活一世,要麼為名,要麼為利,要麼名利雙收。如果在一家公司工作,發現”名利雙不收“,老闆卻還在畫餅的時候,這句話就是黑暗中指明正確方向的燈塔,避免“人財兩空”的明燈。


為什麼離職前必須先“吃透”這三句話?


但如今這句話竟被拆解成了衡量工作好壞的定律。甚至被斷章取義為:無論什麼規模的公司,掙錢多的就是好公司。

許多人因此著急得離職,可往往換工作後很短時間便出現了情緒上的波動,更有甚者開始懷念起自己以前的工作,覺得現在的公司還不如以前的。

這種情況,其實是因為自我的定位出現了偏差。追求高薪固然重要,實現理想更是無可厚非,但這一切的前提是需要有相匹配的能力。


為什麼離職前必須先“吃透”這三句話?


當發現目前的工作既不能實現理想,又不能多賺錢的時候,不要急於離職,先看一看自己的能力能否承擔得起更多的收入或者保護得了自己的理想吧。

所以,理想和錢都是工作的目的,但得擁有能夠到達目的地的能力才是關鍵。


當今職場,離職是很普通的事情,但普通不等於隨意。如果離職換來的只是在新公司重複老單位的工作,無異於在浪費生命

其實無論離職還是堅守,根本目的都是不斷提升自己,並謀求更好發展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