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還是種地,農民工該如何選擇?

打工還是種地,農民該如何選擇?

隨著社會的發展,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咱農民焦慮的事情也隨之而來了,是出去打工還是在家裡種地,是個難以抉擇的問題。

打工還是種地,農民工該如何選擇?

一、種地難

咱農民本就以種地為生,地裡的作物自然是主要的經濟來源。但是近年來種地成本增加,糧食價格卻下降了,種地越來越賺不到錢。未來10年農村的趨勢可能是這樣的:

打工還是種地,農民工該如何選擇?

●少數人耕種90%的土地

大家都知道過去國家是不允許土地流轉的,但由於新形勢下農村閒置資源日漸增多,國家政策也開始向土地流轉傾斜,並且連續幾年出臺各項政策,來推動農民流轉土地:其中就包括三權分置、土地確權,以及最近最熱的政策——農村土地承包期再延長30年。

三權分置使土地流轉在理論上具備了合法性,土地確權頒證讓農民不用擔心土地流轉出去之後無憑無證,而承包期延長讓流轉雙方都不用再擔心承包期限。

因此,未來大多數農村可能都會是這樣的場景:大戶、家庭農場、合作社集中了村子裡90%以上的土地,甚至有的村可能只需幾個人打理所有的土地,大多數農村人則被城市吸納,不再從事農業。

小戶已經很難賺錢,但如果有技術的話,做規模種植、養殖,進行現代化標準化生產,還是符合農業發展趨勢的,做好了也能發家致富。現在國家提倡土地流轉,適度經營的規模農戶還能獲得扶持和補貼,因此未來幾年都是大戶發展的紅利期。

●農民將成為一種職業

農村戶口已經在31個省份正式取消,城鄉一體化的戶籍制度將全面鋪開。可以預見在未來10年,“農民”這個身份將逐漸消失,農民將不再是一個階層,而是一種職業。

既然是職業,就意味著是可選擇性的,沒有人是因為戶籍而從事農業。未來從事農業的大多都是“新型職業農民”,就如同其他任何職業一樣,要通過技能培訓,獲得職業資質,然後上崗,以確保能有足夠嫻熟的技能打理大片的土地。

2017年12月15日農業部副部長葉貞琴介紹,中國初步計劃2018年將要培養100萬以上新型職業農民。《“十三五”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發展主要指標》要求到2020年,新型職業農民隊伍不斷壯大,總量超過2000萬人。農民要向新型職業農民轉型,他們將是農村最會掙錢的人。

打工還是種地,農民工該如何選擇?

二、打工難

以前,農民外出務工無外乎到工廠去當工人,或者搞裝修、搞建築,大多數人從事的都是勞動密集型行業,一年到頭來雖然很辛苦,但是還能攢下一些錢來。而現如今,許多外出務工的農民工在外轉悠幾個月甚至還沒有找到正式的工作,只能依靠打零工賺取生活費。據相關的調查數據顯示,超過80%的農民工認為這兩年錢不那麼容易掙了,工作也不是那麼好找了。

打工還是種地,農民工該如何選擇?

三、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作為國家農業政策多年以來的決策者之一,陳錫文最近在《財政》雜誌主辦的“財經年會2018:預測與戰略”活動中發表了自己的看法。陳錫文指出,八九十年代,農村剩餘勞動力由鄉鎮企業解決;鄉鎮企業衰退後,進城打工成了農民的就業新去向;未來,農民的就業去向還將有新的變化。

隨著現階段互聯網信息化的普及,很多手機軟件也都將傳統的信息彙總在各個平臺,工友幫APP就是這樣一款能夠幫助農民工兄弟不用來回跑,手機就可以實時找到工作的軟件,全國海量真實建築行業招工找工信息發佈,大家可以手機搜索工友幫下載使用,幫助大家找到合適高薪的工作。

無論打工還是種地,答案永遠在你自己心中,選擇適合自己的路,去努力和奮鬥吧 !


分享到:


相關文章: